台德凤
知识的获取不只有学习这一种形式,提问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问”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认知的束缚,对固有教学模式优化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问”平台,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做好主动“发问”准备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知识的被动获取者,这一观念会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心理,更不要说促进学生主动“发问”。因此,现阶段教师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发问”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挖掘中。
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时,我会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问”平台。课堂开始,我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确保他们之后课文阅读的顺利。接着我改变了以往固有的教学习惯,不是专注于理论内容的讲解,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阅读课文,并且带着“发现问题”的精神深入探究文章内容。通过这一手段将课堂氛围变得宽松自由,减少了对学生语文思维的限制,大部分学生也改变了课堂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到课文阅读中。由于之前良好的教学铺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充分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探究问题,也会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提问的机会,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纷纷主动“发问”:“精卫填海”的目的是什么?”“精卫填海”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发问中被体现,在下阶段教学中我会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深入讲解,全面展现促进学生主动“发问”的正面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促进学生主动“发问”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但是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也要时刻重视学生的学习诉求,将其作为教学模式调整的主要参考,确保之后学生在“发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轻松地完成一系列语文学习任务。
二、增加趣味性,激发“发问”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整体较为枯燥乏味,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便失去了提问的兴趣。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发问,增加整体的教学趣味性十分必要。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发现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够理解乌鸦喝水怎么体现了乌鸦的智慧,但是由于教师强调这能够体现乌鸦的聪明,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其中缺少了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因此,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决定结合小游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探索文中的乌鸦是如何喝水的。课堂一开始,我给学生每人发一个一次性杯子,在杯子中倒了六分之一的水,要求学生将杯子放在桌子上,想一个办法喝到水。学生自然而然的拿起杯子,仰头喝水;这时候我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大家不能够用手触碰杯子,看看要怎么喝水呢?要求学生将手背在身后,然后尝试喝水。这时候学生就犯难了,开始讨论起来要怎么喝水,有的学生提出:“老师,可不可以用吸管呢?”我回答:“如果你有,并且不用手触碰吸管,能够喝到水就可以。”在这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不会用吸管吸水,要怎么才能喝到杯底的水呢?大家都陷入了困境,没有学生能够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时候学生反问我:“老师,那乌鸦又是怎么喝到水的呢?”听到学生中主动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知道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并且自己想不到其他的方法,是真心好奇乌鸦喝水的方式,我便开始进行课文内容的引入。
三、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发问
每个学生语文能力上的差异普遍存在,问题定义在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中是不同的,这一现象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发问”是不小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发问,将自身探究中遇到的难题以“发问”的形式和他人分享,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我会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问”。第一步,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在分配小组成员时我会秉持公平性和互补性两大原则,公平性体现在每个小组中都有文言基础扎实的学生和文言基础薄弱的学生;互补性原则体现在小组中有发现问题能力强但解决能力差的学生和解决问题能力强但发现问题能力差的学生。第二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我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并且明确各自分工,提高合作效率。第三步,激发“发问”欲望。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我会强调“发问”的必要性。实际合作中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同,文言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针对文中的语法、词汇向其他成员发问,在小组合作中及时解决;文言基础扎实的学生则是向我主动“发问”:伯牙为何在鼓琴时能激发他人共鳴?而我会给出启发性建议,调动学生语文思维,鼓励他们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完成。
学生“发问”的对象不仅只有教师,也能同学间相互发问,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全面引入合作学习法,减少对学生语文思维的限制,进一步激发“发问”的积极性。
四、激发好奇心,调动“发问”热情
古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适用,教师在促进学生主动“发问”时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发问”热情,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发问”的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我会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促进他们主动“发问”。课堂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疑问:蒙古包是按照包子的样子建的吗?其他学生听到后哄堂大笑,导致这位学生羞红了脸。我走到学生边上,摸着他的头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真有趣,实际上蒙古包就是一个用特殊材料做的包子啊,但是大家再思考一下,蒙古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每个人都投入精力围绕此问题深入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后,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蒙古包中装的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加主动地“发问”,这也是我在设计本堂课教学方案时的预期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遏制学生的好奇心,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每个人都能从自身想法出发,提出各种类型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能只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考虑到学生未来语文发展需求,将促进学生主动“发问”作为当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主动“发问”习惯的养成能帮助他们更加轻松地完成语文探究任务,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正面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叶集明强学校(23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