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演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2 13:05江靖华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本评价语文

江靖华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受限于课业压力和实际应用的局限性等原因,课堂中的角色演绎教学仍存在实施表面化、方法单一、评价失衡等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正确解读角色演绎的教学内涵,立足实际教学情况,从明确目标、丰富版样、多元评价等方面优化角色演绎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挥角色演绎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成长奠基。

一、明确目标,创设情境

角色演绎教学能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融入到生動的表演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对角色演绎的目标设计应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契合学生现有能力,引导学生在记牢角色台词的基础上,对学生演绎时应注意的语言、动作进行必要的辅导,使学生的角色演绎更加有趣逼真。

小学生对角色演绎活动有更高倾向性,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布设,以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教学亮点。如教学第六册语文《剃头大师》,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结合文本阅读观察这些图片,梳理文本主要情节和内容。为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角色演绎任务: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饰演“剃头大师”,一人饰演小沙。自行创编台词和动作,准备参与班级演绎活动。学生接受演绎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明确角色,对角色进行讨论,创编适合的台词,展开课堂彩排训练。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课堂演绎活动顺利推开。学生开始演绎操作,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对学生的个性表现展开积极评价,让学生在演绎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师及时为表现优良的学习录制视频,并反馈到课堂之中,对学生形成更多信息冲击。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表演被制成视频后,都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学生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演绎环节,这是教师教学设计引导的结果。面对演绎学习挑战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演绎操作获得丰富效果。教师借助角色演绎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新知学习的热情,巩固学生阅读效果,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表达的学习意识,形成崭新阅读学习能力。特别是为学生制作演绎视频,对学生形成的心灵冲击更为剧烈,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历,其成就感会更为强烈,自然形成重要激发效果,让学生在多种激励中建立学习信心。

二、丰富版样,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角色演绎大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演绎,演绎形式和演绎类型较为单一,容易流于形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读,挖掘其中可利用的角色演绎素材,实现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提高角色演绎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链接,使角色演绎不拘泥于教材,甚至不拘泥于语文,丰富学生角色演绎的方法,打造多元化、多维度的语文教学课堂。

学生对课堂演绎形式有创新诉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作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演绎展示机会,为阅读教学提供更丰富动力支持。例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以故事形式展开文本,教师针对性设计演绎任务:课文中有众多对话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演绎训练,组长要做好角色分工,对每一个角色性格特点展开对应分析,然后进行演绎展示,看哪一个小组能够成功演绎角色。学生快速做出回馈,主动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对角色展开对应解读和分析,调整诵读策略。教师进入学习小组之中,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对应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展开角色诵读学习。

语文学习需要用语文的手段,阅读理解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课堂演绎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感知是立体的、鲜活的。在这个角色诵读活动之中,学生率先对人物角色进行先期分析,自然确定角色身份,让学生对语气语调有重点把握,可以为阅读学习提供丰富助力支持。小学生大多有积极参与集体展示的欲望,教师合理布设演绎性训练任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自然进入到课堂互动学习环节,形成多元阅读认知。

三、多元评价,正面强化

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等正面强化手段往往要比批评和打击获得的教学成效高。教师对学生角色演绎成效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语文语言表达的好坏,还要将学生的表演效果、应变能力等作为评价维度,从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等多方面作出评价,更多的是关注于学生表现较好的方面,采用赞扬、鼓励等正面强化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角色演绎的自信心,调动和保护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学生对演绎活动有特殊参与热情,这是重要学情信息。教师如何合理应用这个契机,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智慧。例如,教学《池子与河流》这篇寓言故事,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梳理文本内容,对角色性格展开深入探究。学生结合教辅材料,经过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对文本中池子、河流两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通过观察和检测,对学生文本掌握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然后给学生设计了“独角戏”演绎任务:课文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以角色身份展开诵读,需要注意角色的变换,运用不同语气语调诵读文本内容,而且要适当增加一些表情形态语言,以说评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对这种表演形式还比较陌生,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刘兰芳的“岳飞传”相关内容,学生倾听非常认真。学生进入训练环节,教师跟进指导,让学生大胆展示,学生逐渐找到了感觉,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学生开始表演,教师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专业点评,并要求其他学生展开互评活动,给学生表演带来更多鼓励和启迪。为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深刻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做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角色塑造体验展开思考和归结,促使学生建立自省意识,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重要帮助。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先对学生表现较好的部分,例如,动作表情丰富到位、发音标准、断句停顿准确等方面进行表扬,再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加以纠正和提升。面对学生在角色演绎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教师选择正面强化的激励手段,先从多个方面发现和表扬学生表现优秀的地方,再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既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演绎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又充分尊重和维护了学生自尊心,减轻了学生的受挫感。

角色演绎的有效应用极大的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生动的语言表达环境,提升学生应用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借助角色演绎教学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南校区(221100)

猜你喜欢
文本评价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