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教学应对接儿童思维

2020-06-22 13:05陈璐璐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境文本教师

陈璐璐

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在具体施教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特点和接受心理,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字词学习不是简单地认读和释义,需要考量更多制约因素,提升关联性、对接性,才能形成丰富教学亮点。

一、整合字词资源,对接学生生活认知

教材文本中有丰富字词资源,教师要建立筛选意识,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展开相关操作,以提升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1.生本文本对话

字词教学启动后,教师不能单独进行字词教学,需要先让学生深入文本,展开多重文本生本对话,在理解文本整体意思的基础上,再来关注字词教学。文本生本对话,这是最为常见的阅读学习方式,教师要在对话内容、对话形式等方面做出必要的引导和安排,以促使学生顺利就位,展开正常的文本对话。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找到一些比较生疏的字词,结合文本内容了解这些字词的大意。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很快就找到一些典型的字词。例如,“淘洗、溪水、卵石、风俗、泼剌、汩汩、田埂、镀亮、闪闪烁烁”等,教师让学生结合文本解读这些字词的大意,学生都能够积极给出回馈。例如,溪水:就是小河。风俗:约定俗成的做法和规矩。汩汩:是形容河水流淌時发出的声音。教师针对学生解读给出更多纠偏意见,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文本深度阅读之中。教师让学生搜集文本字词,结合文本解读字词大意,给学生提供字词学习机会。学生学习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2.链接生活认知

教材文本具有普适性特点,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文本阅读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梳理阅读,找出典型的字词信息,自然形成初读感知。教师要注意作出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结合文本整体意义展开字词梳理学习。

在教学《繁星》这篇课文时,学生积极阅读文本内容,梳理出一些典型的字词。如:“纳凉、密密麻麻、无处不在、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柔和、静寂”等。教师要求学生解读这些字词的意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生活认知展开应对。“夏天的夜晚,人们都要出来凉快,这就是纳凉。”“密密麻麻是形容多而密,晴空万里的夜晚可以看到数不清的星星。”“半明半昧应该是似乎明亮,而又有些隐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若隐若现吧。”教师肯定学生的字词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典型字词,然后鼓励学生自行解读,这是一种信息回馈,更是一种学习交流,学生主动探索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优化字词引导,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字词教学也没有定法,教师要有关联对接设计,联系具体语境学习字词,关注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感知字词,才能形成崭新学习认知。

1.关联语境解读

字词有特定应用语境,这是字词学习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在字词学习时,需要将字词放入特定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形成字词特有含义。如果字词离开了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重大变化。所谓“词无定性”“词无定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关联具体语境解读字词,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教学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启示。

字词有语境特点,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认识,唯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对字词作出准确解读。如教学《麻雀》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文本阅读时,找到了一些关键词:“呆呆地、无可奈何、像一块石头似、扎煞、尖叫”等。学生开始展开关联性分析:“呆呆地是傻傻的站立不动的样子,这里是对小麻雀被吓傻样子的真切描绘。‘像一块石头似的是对老麻雀不顾一切冲下来的场景描写,表现老麻雀护子心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展开字词学习,成功将学生思想情感与文本形成对接,强化了情绪交流,达成更多学习共识。

2.关注语感体验

字词学习离不开语感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时,需要关联具体语境,也需要结合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所关涉的内容极为丰富,对语感成长也有重要促进作用。字词学习不能单独操作,优化教学设计势在必行,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和设计,让学生在字词学习体验中成长学科综合能力。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典型字词:启示、避开、敏锐、铃铛、系、塞、障碍物、荧光屏等。要求学生对这些字词进行分类分析,结合语境展开体验学习。学生开始对接文本解析这些字词。例如:“避开、系、塞”等,都属于表示动作的词语,写出了蝙蝠敏捷的表现,也为雷达设计提供更多启示。如“敏锐”,写出了蝙蝠的灵巧性,我们生活中会针对动作敏捷的特点进行相关描述。教师为学生准备典型字词,学生展开分类性分析,语感构建意识比较突出。

三、创新字词训练,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字词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强化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内化字词,这样的训练才有更多价值。

1.增设造句应用

造句和仿写等训练是字词教学重要手段,小学生对字词的理解需要实践来检验,而造句和仿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展开仿写操作,也能够提升学生字词学习品质。教师在学生参与训练过程中,需要展开对应指导,确保训练成效。

学生对造句是比较熟悉的,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仿写的机会,这样可以提升训练效果。如《牛和鹅》,教师找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仿写。例如“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教师给出引导:仿写要注意句式高度相似,还需要有语意关联性。学生开始仿写,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仿写操作。有些是这样写道:“在争辩中,我的嘴发不出连贯的声音,思维也开始混沌了。”教师为学生准备仿写任务,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2.延伸训练维度

字词训练设计要对接学生生活认知,自然有拓宽诉求,教师要注意延伸训练设计维度,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学习,活学活用这些字词,形成完善的字词学习认知系统。读写结合是最为常见的操作方法,教师要发动学生针对重点字词展开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活动。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展开文本阅读,筛选出一些典型字词,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字词写一段话,要求针对一种事物进行描绘。如典词:新鲜、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波纹。这五个词语至少用上四个。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展开思考和讨论,字词训练进入崭新环节。经过一番努力,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读写任务,虽然有些写话不是很有逻辑性,但对这些词语的内化已经已经完成。教师发对学生展开对应读写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字词学习也实现自然升级。

字词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链接学生生活展开字词解析,提升对接性、关联性、实践性,确保字词教学顺利展开。教师要在字词教学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给学生做出更多针对性引导,利用丰富训练推开字词教学,赢得字词教学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221000)

猜你喜欢
语境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