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前意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020-06-22 13:05张宁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尝试写作能力意识

张宁

“前意识”指的是在行动前可以意识到的内容,在指导学生展开写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养成“意在笔先”的写作方法,先构思成熟,然后再展开写作的活动。若能基于学生的视角指导学生做好写作的准备工作,就能促使学生形成写作前意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表达与交流,唤醒自我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要通过写作将自己感受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前意识,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和表达,说说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学生展开写作前,先鼓励学生就要写的主题展开讨论,说说自己是否有什么个性化想法,这个过程能唤醒学生的“前意识”,让学生写出自我。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后,学生都对野外生活很感兴趣,此时鼓励学生围绕“郊游”这个主题展开写作活动,尝试写一下自己在郊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前意识,首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表达,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一下自己想围绕该主题写一些什么,然后再尝试列出大纲,最后展开交流的活动。如有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要写郊游的话,就要写一下自己看到的与众不同的景色,尤其是那些城市里没有,只有在野外才有的风景。”其他学生在看到该学生的观点后,对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是否有与之不同的看法,将该观点写入作文中,就写出了自己的创意。如有学生就提出:“我觉得要写一下在野外遇到的困难,比如,迷路了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这样才能让作品更有趣味性。”

在组织学生展开交流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交流的内容过于空泛,避免出现内容雷同的现象。所以要鼓励学生在交流前先写一份大纲,列出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倾听他人的看法,若发现自己的看法与之雷同,就要及时修改大纲,力求说出更具有个性的内容。

二、观察与积累,储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外延,要写好作文必须要进行持久的观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积极观察和积累的意识也是写作前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学生写作前,要鼓励学生结合写作主题进行社会观察,将自己临时出现的想法用简短的笔墨记录下来。在写作的时候就要找出相关的各种素材,然后展开整理和归纳,看看哪些内容更适合该主题。

阅读了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后,尝试唤醒学生的写作前意识:“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观察过什么有趣的自然景观呢?有没有让你心中一动的景物呢?尝试展开观察,并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吧。”这便促使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并积累素材。如有学生就提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东西和平常的时候不一样,然后分析一下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或许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展开积累,可以用笔记本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手机拍摄,加上批注的话语,记录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学生就逐步养成了勤于观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学生的写作前意识得到了触发,在正式写作的时候就能结合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

在观察和积累的过程中,除了要积极观察自然和现实社会外,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扩展阅读,尝试从名家的作品中积累更多的文字素材。因为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阅历不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积累人生经验,这样就能为写作打好基础。

三、实写与虚写,彼此交融

要想提升写作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并在自主写作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各种技能进行写作。若学生能将实写与虚写等写作技巧彼此融合起来,则能提升自己的写作“前意识”,在自主写作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加以运用。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实景虚写的活动,在景物描写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填充自己的想象,还要鼓励学生运用虚景实写的方式,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地表现出来。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的时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手法。鼓励学生阅读文章中写景的段落,并鼓励其说说这样的景物暗示着什么。学生提出:“首先让人想到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这样的夜晚小动物才会来。其次枣子的段落让人想到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和下面的小刺猬来偷东西相互呼应。”这样学生便意识到了在实景中能体现出情感,传递其他的信息。此后鼓励学生想象:“你觉得刺猬若是看到了‘我,会是怎样的情感呢?你能将刺猬此时的形象写下来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结合课文了解实写和虚写,体会到了怎样描写景物才能起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样便唤醒了学生的写作前意识,在自主写作的时候也能巧妙地相互融合,写出精彩的作品。

“前意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长时间储存的记忆,只有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回忆才会对其产生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实写与虚写的技能转化为学生的“前意识”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写作的时候就会主动展开运用,自主贯穿到写作中。

四、语言与细节,折射功力

在小學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要达到内容充实、情感充沛和语句通顺的特点。要鼓励学生在平常的阅读中积极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尤其要探究一下作品中的细节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尝试吸收自己发现的语言技巧,提升自主修改作品、遣词造句和行文构思的能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前意识,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合理地运用,提升写作水平。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后,鼓励学生探究作品中的语言,感受文章的细节描写,鼓励学生说说作者用什么方法形象化地描写黄山的石头,展现出石头的神奇之处。学生发现:“适当地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能让文章变得更为生动。”此后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也积累相关的好词好句,并思考哪些比喻句写得更有新意。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尝试将生动的描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将遣词造句的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前意识”,此时再安排学生写作,学生就能写出更多妙语。如有学生就用:“他说到开心的地方,哈哈笑了起来,五官缩成了一只小笼馒头,可是,还是在不停地笑。”这样的比喻显得十分新颖,这就是学生自觉运用前意识,追求新颖写法的结果。

锤炼文字的能力和对语言描写的敏感度都是写作前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学生在平常的阅读中就能自主关注语言和细节,那么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也会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这方面。学生能更自然地展开写作,让作品充满魅力。

在培养学生写作前意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交流、表达,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积累,这样学生就能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点,储备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这样就能给写作做好准备,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221400)

猜你喜欢
尝试写作能力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尝试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