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

2020-06-24 09:43陈晓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经络肌力偏瘫

陈晓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脑病科,江苏 泰州 225500)

中风又被称作为脑血管意外以及脑卒中,中医理论认为中风是由于患者机体气血逆乱以及脑络痹阻所引发,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昏仆、舌强语謇、半身不隧以及肢体麻木等,同时也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急性脑中风患者的诊疗水平也显著提升,然而患者的残疾率仍然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此类患者瘫痪一侧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直接影响其日后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分析联合采取中医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对于改善中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2018年1月—2019年2月止诊治的76例中风肢体偏瘫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男女性别比为21/17,年龄区间处于57~80岁,均值(65.2±1.5)岁。对照组:38例,男女性别比为20/18,年龄区间处于55~80岁,均值(66.1±1.3)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起坐训练、床上活动训练以及翻身训练等,同时通过拍打和挤压等措施促使其神经兴奋性改善,进而诱发主动运动。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予以治疗。①穴位按摩:通过拿、捏、揉、滚、碾手法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促进其肌肉得以放松。取穴方式如下:取上肢肩髎、外关及手三里穴,取下肢风市、丰隆及足三里穴。以上各个穴位均需要进行点按30次,之后对其髋部、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40分钟。②穴位敷贴:对于局部皮肤进行清洁,适量姜汁加入经络激活散当中拌匀后呈现为膏状并涂抹在无菌纱布上。取穴包括上肢肩髎、外关、手三里穴,下肢风市、丰隆及足三里穴。药膏纱布敷贴于上述穴位并进行妥善固定,敷贴时间为30分钟,每日服帖1~2次。

1.3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肌力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对期治疗效果予以评估,显效:即肌力增加达2级及以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效:即肌力增加达1级,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效:即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为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1.5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中风后患者出现肢体偏瘫情况,是由于其肌肉无法受到神经的有效控制,因而产生肌肉无力以及丧失行动能力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对于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较多,然而单一治疗方案的效果欠佳,因而多主张采取综合疗法。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进行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该组肌力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穴位按摩属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通过对相关穴位采取点按手法与刺激,能够促使其经络和气血的舒展,有助于改善患肢肌力及神经敏感度。而穴位敷贴也是经典的中医外治疗法,能够对患肢穴位形成刺激,可对经络之气产生激活作用,同时经络激活散当中包含的三七、肉桂及血竭等均具有活血化瘀及通经活络等作用,能够调节机体血气阴阳达到扶正袪邪的效果[2]-[3]。通过联合采取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有助于发挥双重治疗价值,因而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中风肢体偏瘫患者治疗中联合采取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有助于促进患者肌力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经络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