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6-24 09:43孔德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无痛性次数发作

侯 霞,孔德秀,郝 颖*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上海 200123)

冠心病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多见,无痛性心肌缺血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对心肌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发生猝死[1]。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5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2~83岁,平均(67.6±3.1)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1~84岁,平均(67.3±3.3)岁;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指导正确用药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加强基础护理

为患者安排舒适、安静的病房,减少人员探望次数,保证患者有舒适的环境休息,增加睡眠时间;评估每位患者的病情,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等变化情况,对于高危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以免发生危险。

1.2.2 心理护理

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程长,反复发作,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同时出现多种负面情绪,甚至抵触治疗;而不良情绪可导致血压、心率发生变化[2],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主动和患者沟通,对患者讲解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可导致疾病加重,使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了解,增加依从性,并能自我预防和护理,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1.2.3 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积极纠正患者不良饮食方式,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油炸、辛辣等食物,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对患者腹部进行适当按摩,增加胃肠蠕动能力,减少便秘发生。

1.2.4 运动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心态及胃肠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等[3];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在10~30 min左右,且不感到疲劳。运动量不可过大,以免加重心肌缺血症状。运动时应有家人陪同,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心肌缺血发作情况;心理状态采取SAS、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心肌缺血发作情况采取发作次数、发作时间、ST段情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代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比较(±s)

组别 n 时间 SAS SDS观察组 25 护理前 52.7±5.3 55.7±4.8护理后 40.1±3.4 43.6±3.8对照组 25 护理前 52.4±5.1 55.4±4.5护理后 48.6±4.2 51.3±4.7

2.2 无痛性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 T段段压低减少次数分3.2±1.4)次/日,(12.7±1.5)h、(155.7±9.2)次;对照组分7.3±1.6)次/日,(18.7±2.8)h、(96.4±7.5)次,P<0.05。

3 讨 论

心肌缺血是由冠脉狭窄、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器质性病变,其发病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患者多表现胸痛等症状;而无痛性心肌缺血同样出现心肌血流灌注、代谢异常,但不存在胸痛的等症状,不易被诊断,同时老年患者的各器官功能降低,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脏受损严重,甚至出现猝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中对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护理,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危险性,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给予疾病足够的重视,同时增加治疗依从性,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无痛性次数发作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警惕善于伪装的肿瘤无痛性征兆
依据“次数”求概率
谨防无痛性疾病“偷袭”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