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X线与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分析

2020-06-24 09:44郑玉芝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单侧球菌螺旋

郑玉芝

(敖汉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300)

隐球菌肺炎属于目前十分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类型的疾病,是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诱发,在临床中主要分成亚急性类型、慢性类型两种,治疗难度很高,如果不能正确的诊断,将会导致治疗工作受到威胁。下文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正确的评价X线法和多层螺旋CT法的优势。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的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中,选入78例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39例。

实验组:年龄:31岁到66岁,中位(42.11±0.55)岁。性别:男19例,女20例。

对照组:年龄:31岁到67岁,中位(42.12±0.54)岁。性别:男20例,女19例。

纳入:采用实验室检查符合新型隐球菌肺炎的诊断要求。

排除:拒绝参与此次研究。

相关的数值使用SPSS 21.0软件正确的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未见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多层螺旋CT方式,使用64排的设备开展检查工作,对准胸部扫描,获得胸部区域的影片。

对照组:利用X线法合理的进行扫描,使用相关设备拍摄,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具体的拍摄工作[1]。

1.3 判定指标

记录单侧部位、双侧部位的检出率;记录上侧部位、中侧部位和下侧部位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各种数据利用SPSS 21.0软件合理的进行计算,通过卡方和百分比的方法分析数据,在相互比较存在差异的时候,利用P<0.05的方法表达。

2 结 果

2.1 单侧和双侧的检出率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单侧和双侧检出率(%)

2.2 上侧部位、中侧部位和下侧部位的检出率

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上侧部位、中侧部位和下侧部位的检出率

3 讨 论

新型隐球菌肺炎是当前十分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疾病,与内源、外源和继发类型感染存在直接联系。在发生之后症状多表现为高热、咳痰还有咯血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如果不能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导致病情延误,出现十分严重的疾病问题,所以,应该尽早的开展相关诊断工作,采用有效的措施治疗。

上文研究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X线与多层螺旋CT的应用,实验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单侧检出20例,双侧检出18例,检出率为97.4%。对照组单侧检出15例,双侧检出15例,检出率为76.9%。P<0.05。多层螺旋CT法在检查中的应用,可全面检出肺部空洞情况、玻璃影情况、空气支气管情况和分叶的病变问题,有助于更好的将发病特点和规律显现出来。虽然采用X线检查法可通过图像了解到肺部的表象症状,但是,难以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实际状态正确进行检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各方面检查结果准确性受到威胁[2]。

健康肺部的肺泡处于气体填满状态,如若已经患病,处于病理的状态,肺泡之内就会进入一些液体,形成相关的肉芽组织,很容易使得单位体积之内的气体数量降低,采用多层螺旋CT法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单位像素之内的气体数量减小,有磨玻璃结节的图像,利用病理学研究方式和图像分析方式可全面了解其中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3]。

综上所述,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法,有助于提升检出率,推广优势很高。

猜你喜欢
单侧球菌螺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焦作某医院中段尿分离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旋风“螺旋丸”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