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PVP术的应用分析

2020-06-24 09:43郭世存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压缩性老年性经皮

郭世存

(南京张文新骨伤科,江苏 南京 211800)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本病通常可由是外伤导致,也可无任何外伤史造成,临床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脊柱畸形,其次为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近2年收治的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92例为研究对象,就不同方案的疗效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4月~2019年6月,将92例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患者19例,女患者27例,年龄(62~94)岁,平均(77.5±9.4)岁;观察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36例,年龄(60~93)岁,平均(78.5±9.6)岁。上述资料保持同质性(P<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具体流程为:患者卧硬床板休息,佩戴支具,并服用止痛药物。同时给患者补充维生素D3、碳酸钙,肌注降钙素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指导其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此外,患者在卧床休息2~3个月后,佩戴腰部护具下床活动,对于回家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完成后续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其流程为: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协助患者处于俯卧位经椎弓根进针,在进针时应在C臂机正位透视下对穿刺点进行选择,当穿刺针到达椎弓根后缘外上限骨皮质处时,在确定进针方向后采用敲击法让穿刺针进入椎弓根,然后在确定穿刺位置后把穿刺针敲击进入椎体前1/3处,在确定穿刺位置后拨出内芯,并调制好骨水泥,当骨水泥呈拔丝状态后,将其缓慢注入病椎。等到骨水泥凝固后拔出工作通道,对穿刺点的创口用无菌纱布进行按压,在确保无出血后对创口进行包扎,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量表,对术前、术后3天以及术后1周后的疼痛感进行评分,采用十分制,<3:轻度疼痛;4≤分数≤7分:中度疼痛;8≤分数≤10分:剧烈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定量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表示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1周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术后3天 术后1周对照组 46 6.94±1.41 7.52±1.63 6.38±1.72观察组 46 6.93±1.38 3.18±0.95 2.31±0.37 t P

3 讨 论

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该骨折会使患者的腰背产生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往,在对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时,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该方式虽然起到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治疗时间长,需长期卧床,导致肺不张、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增大了患者的治疗风险。据冉仁国等[2]人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时,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能够有效增加椎体的抗压强度,消除和减轻腰痛,预防椎体再骨折发生,对提高整个脊柱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第二天可佩戴腰部护具下床活动。此手术在治疗本类患者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止痛效果好,卧床时间短等优点,从而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1周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说明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有价值,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度极高。

猜你喜欢
压缩性老年性经皮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