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云南素材”

2020-06-25 03:18陆良县小百户中学王崇翔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古歌元阳哈尼

陆良县小百户中学 王崇翔

云南地处边陲,这里山川秀丽、风景独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因她的神奇而独特,在大家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年来,“云南元素”也就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一、在“语文知识与积累”题中,选用写“云南”的语句、语段

这样的题目大部分出现在词语、成语运用题、病句题中用写云南的句子编题。还有用写云南的语段编语句排序题,如:

例1 (2018年江西卷)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_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析】这里就是用一段描写云南元阳梯田的语段设置的排序题,元阳梯田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杰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神奇的自然图画,因而她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这里先写元阳梯田的大体风貌,再写春季、夏季的不同景色,空缺处就是转折句,答案是B。

二、在“综合性学习”题中,选用写“云南”的素材

综合性学习题因为需要语言文字材料多,所以用这种题型较多地选用了“云南元素”的素材。如:

例2 (2019年陕西卷)请你参加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写寄语】(略)

【活动二:展风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记者张明的身份对高艳能同学进行采访。

要求:①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学生高艳能是一个单腿残疾人。他拒绝照顾,毅然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测试,借助双拐,用单腿跑完100米,完成了测试,被誉为“奔跑少年”。

【活动三:宣誓言】(略)

【活动四:有行动】(略)

【分析】2019 年罗平马街一中的高艳能,他是一个残疾人,按理来可以免除体育考试,但是他拒绝照顾,毅然参加体育中考,他借助拐杖单腿跑完全程,完成测试,被称为“奔跑少年”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坚毅执着的精神打动了大家,所以陕西用该材料设计成考试题。

答题示例一:高艳能同学,你好!我是记者张明。你本来可以免试,为什么还要坚持跑完1000 米全程呢?

答题示例二:你好,高艳能同学。我是记者张明。你的事情感动了许多中学生,作为同龄人,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三、在“现代文阅读”题中,选用写“云南”文章

云南以其独特的山川美景、奇异的风俗人情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无数作家、诗人写云南,赞美云南。写云南的诗文也很吸引全国各地的读者。因而各地的命题专家也很看重写“云南”的文章,现代文阅读题,选用写云南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例如,2017 年山东济宁的现代文阅读题《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中就有写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

还有2018 年湖北鄂州卷的现代文阅读题《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也写了云南勐海县几个青年种茶的事迹:

“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得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2018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卷的现代文阅读《偶遇》中也有些云南风俗人情的内容:

“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2019 年北京卷的现代阅读就选用云南作家张永权的《天上梯田听古歌》一文设题,此文就是写云南元阳梯田上听当地少数民族唱歌的情景,具有山水田园美景的描写,也有对风俗人情的描绘:

“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看哈尼古歌艺术团的演出后,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

选用描写云南的课文的试题就更多了。2019年西藏卷就选了军旅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一文设题,文中有云南山川美景的描写:“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也有对边疆少数民族助人为乐精神的赞扬,主题鲜明,充满了正能量,颂扬了雷锋精神代代传的边地人民的淳朴品格。

2019 年四川德阳卷的代文阅读选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描写昆明特有的风俗: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选描写云南的课文设计中考题的还有2018 年贵州铜仁卷、遵义卷、山东泰安卷都选了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文。

这些云南独特的文化元素进入试卷,不但表明了云南特有的文化的魅力,也说明了全国各地专家对云南文化的情有独钟。

猜你喜欢
古歌元阳哈尼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元阳梯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哈尼幸福万年长
苗族古歌《仰阿莎》
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探讨
哈尼之心
元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