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读本《生本学材》的新定位(上)

2020-06-27 14:07王永春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王永春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读本《生本学材》的新理念、编写思路和特点,以一年级下册为例进行了解读。生本学材是以学生(及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材。《生本学材》将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小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2)学生获得这些本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核心素养等层层递进,构成了数学的本质。构建实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以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讲授、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融合的基本教学范式。本套小学数学读本《生本学材》与现行教科书单元内容同步,作为现行教科书的补充拓展资源配套使用。每个单元主要呈现知识综合、拓展提高、应用实践三个板块,重点体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整体自主建构、掌握重要思想方法、培养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以一年级下册为例,介绍了内容与结构、编排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生本学材 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当今我们生活在智能化、网络化、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我国在与此相关的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5G技术的逐步推广将深刻影响未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得华为公司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华为事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科技及贸易,更深层次的影响恐怕是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因為数学及芯片水平决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水平。华为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与其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00多名化学家的参与研究是分不开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数学教育必将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为我国经济、科技等的转型升级打下基础。而课程教材的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从2016年开始,组建了人教版教材研究团队,历经三年时间的理论研究与试教,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从2019年秋季开始陆续出版了小学数学读本《生本学材》的学生版、教师版,上线了智能教学系统,该读本与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章节内容结构基本配套,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关于《生本学材》,在笔者的专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以及其他期刊当中进行了介绍,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生本学材》,本文我们再进行简要介绍。

一、生本学材

我们在此提出新的教材观,即“学材”和“生本学材”的概念。“学材”这一概念早在1987年的日本教育界就被提出并接受,在关于《教科书的内容和版式的改革》研究报告中,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了将教科书变为学生的“学材”的建议。这一建议在1987年被当时日本的文部大臣咨询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所接受,“学材”这一概念被写入了教育改革第三次审议报告之中:在信息化和教材多样化的过程中,从尊重个性、推进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立场出发,必须重新审视教科书的性质和用途,特别要强调教科书作为学生使用的学材的性质,胜于强调作为教师为教学而使用的教材的性质。传统的教材,从狭义的角度界定,即教科书,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师和学生用书,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的用书。而学材是与传统的教材(教科书)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的学生用书,即教师引领下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用书,学材与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界定。“生本”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的教育新理论、新理念,他在《教育走向生本》的前言中说道“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他认为生本与人本主义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说的生本,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社会中的独立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生本学材是以学生(及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材。

我们将在《生本学材》中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小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2.学生获得这些本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生本学材将重点体现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整体自主建构、掌握重要思想方法、培养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生本学材的编写以新知识观、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可持续地发展,使得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培养各级各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核心素养基础。

二、小学数学本质的重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高中数学课标”)在继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及四基、四能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现。它在学生的自主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既反映课程内容的主线、聚焦课程目标要求,也是学业质量标准的集中反映。更一般地,数学核心素养还包括学会学习、数学应用、创新意识。我们简称其为“六核”。那么,“六核”与“四基”是什么关系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四基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由此可以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四基”“四能”目标的进一步提炼、聚焦和提升,是整体数学素养中的精华部分,是把数学能力从数学内部和一般生活中的应用上升到用数学面对现实世界的高度,即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标志是学会“三会”,即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核心素养等是数学的本质。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课堂的革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里的“课堂革命”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搞题海训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师生都累,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和需求了。为了破解素质教育无法在课堂上落实的难题,找到师生和谐而可持续地发展的模式,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學习本来是各种学习方式(听讲、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中的一种,那为什么唯独强调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基于自主学习的学习,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学习,所以应成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自我的认识觉醒与自主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比什么都重要,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高度: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自我成长能力的形成,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依赖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这是一种过程的教育。通俗地说,你想让学生将来(至少到18岁高三毕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每堂课都应该像你希望的那样去做,这需要用一生去日积月累,而不是仅仅靠18岁一个成人礼的宣誓仪式就可以达成的(当然,这个成人礼很重要)。关于自主学习,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就有论述,《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大意是说,只有自觉地依靠正确方法思考学来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教师应深刻认识到:通过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经验的积累,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还能够减轻工作负担,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能力。逐步理解:为什么专家建议自己要这么教?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慢慢地感受到这样去教学,工作就会很轻松,如果学生会学习了,自然也会学得很轻松。做与不做是不同的,这样去教学不是专家或校长强迫你去做的,不是被动去做的,而是能够主动地去这样做。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教师自己,为了能够在教育的蔚蓝天空中自由、快乐、轻松地翱翔,也真正达到了给教师和学生减负的目的。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要构建实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多种学习方式融合的基本教学范式,而不是只有自主学习这个唯一的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范式

依据上述理念、观点和学习方式的探索经验,我们主张“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探索在教师引导、组织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其他学习方式为辅的教学(学习)范式。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与学生享有各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活动归教师,学生的活动归学生,教师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全部环节或部分环节。

本套读本的体例及呈现方式将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数学本质的重点目标清晰呈现而不是隐藏在内容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关联与学习;情境的创设联系真生活、加强趣味性,有利于教师轻松教学。(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