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0-06-27 14:06王亚男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王亚男

摘要:读写结合是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引导学生仿写出发,提出了以写促读和以读带写两种具体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模式

引言

写作和阅读教学分而教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特别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显然,出现这种教学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写作和阅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现写作和阅读教学无缝对接,共促学生素质提升。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从低年级开始同时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遵循了语言习得理论中的基本规律。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有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根据语言习得理论,阅读是输入环节,写作是输出环节。在一次语文教学中,既有输入环节,又有输出环节,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应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抓住读和写的密切联系,可以从引导学生仿写入手,进一步发展至以写促读和以读带写环节。下面分为三个方面来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仿写渗透,夯实基础

仿写是指根据已有的内容模仿写作的一种方式。仿写的形式十分灵活,可以仿写句子、段落、文章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安排仿写练习。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仿写句子;对于中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仿写段落;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仿写整篇文章。在仿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阅读材料中的词、句、布局、修辞等,这样不仅仅强化了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基本的写作能力。由于仿写比较简单,因此建议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将仿写融入阅读教学中。

《影子》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体裁是儿童诗,整首诗非常简洁生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儿童诗《影子》,以熟悉语篇。在学生熟悉内容后,教师再让学生仿写。本儿童诗的第二段为:“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有学生这样子仿写:“爸爸在左,妈妈在右,爸爸妈妈常常陪着我,他们是我最爱的人。”虽然学生仿写的文字非常简单,但是这个过程让学生有了初步的写作体会,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会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本诗的教学中,教师让低年级小学生仿写简单的课文段落,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可以让学生学习品味文章的方式。学生借助于仿写可以品味课文,体验儿童诗的节奏和韵味。第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技能。学生仿写时要写句子,要连接成段落。可以看出,长期进行仿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以写促读,深入理解

小学语文课本以不同题材的课文为主线,因而教学十分重视课文的阅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课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小学生来说只能从文章的表面去理解。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的浅层学习,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发展非常不利。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实施以写促读教学模式。教师让学生将两者融合起来,引导他们体会课文的深层意义,从而建构达到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再将写作练习与课文阅读联系起来。

《秋天的雨》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课文。这篇文章采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秋天的雨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学生初读课文是无法体会到这种美的,教师可以采用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美景视频,再要求学生写一段有关春天美景的文字。在學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并将课文和自己所写的文字进行对比。他们发现课文中采用了许多高超的写作技巧,而自己的文字则是干巴巴的。因为有了对比,所以学生对课文中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印象很深。比如,有些学生将“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记在了摘抄本上。在以后的写作中,他们可能会采用类似的描写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没有立刻进入阅读教学中,而是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写一段相关文字。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自然会对比课文与自己的作文,这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巧妙手法,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增强了。

(三)以读带写,强化能力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并能够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方法。如果将阅读教学和写作练习结合起来,那会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对某些语言知识的认识。进行即时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起来,这不仅仅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知识的应用方法。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以读带写的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生命 生命》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描写了生命的顽强和力量,可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在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被课文中所描写的各种神奇的生命现象吸引了。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外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然后自己也写一篇有关生命的作文。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然后根据课文的主题布置学生在课外开展写作练习。以读带写,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应用起来,锻炼自己的应用技能。

结束语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联系读和写,使两项能力交替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8).

[2]张金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模式运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8).

[3]陆燕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J]. 吉林教育, 2018(6).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