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腔曲牌研究若干问题辨正*

2020-06-29 09:14吴宗辉
文化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普天抄本乐府

沈 翊 吴宗辉

(上海音乐学院 研究生部, 上海 200031;浙江大学 古籍研究所, 杭州 310028)

调腔是流行于浙东一带的高腔剧种,明末便有演出记载(见张岱《陶庵梦忆》),现因仅存于浙江新昌一隅,又称“新昌调腔”。调腔剧目众多,曲牌遗存丰富,部分传统剧目仍采用“一唱众和”的“干唱”形式来演唱,风格古朴典雅。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关调腔音乐的研究成果,除方荣璋《调腔乐府》(新昌调腔剧团1982年编印)、吕济琛《调腔初探》(《戏曲研究》第7辑)等的一般性介绍外,系统的研究仅见罗萍、华俊的《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①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等编:《浙江戏曲音乐论文集》第五集,1992年,第66—111页。一文。《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新昌调腔概述”和罗萍《绍兴戏曲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三章第三节“调腔的剧唱”,都是以《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就研究材料而言,各家莫不以调腔作曲者方荣璋(1927—1986)所编《调腔曲牌集》八部(1963—1964)和《调腔乐府》七卷(1982)为据,然而,《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在曲牌处理上实有不少失误,直接影响了相关研究的准确性。本文即从考订《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的失误入手,尝试廓清调腔曲牌音乐的一些基本问题,以期推动相关的研究。

一、《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曲牌失误及考订

方荣璋先生根据调腔老艺人的演唱,撰成《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资料珍贵,但在曲牌记录上存在较多的问题。所幸调腔目前尚有数量相对可观的清代民国抄本存世,这些抄本见藏于新昌县档案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处,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下文将参照调腔抄本,对《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曲牌处理的失误之处加以辨正。

(一)曲牌名题写有误

曲牌名题写有误主要表现为曲牌名误题和分合不当,举例分析如下。

曲牌名误题主要指曲牌名张冠李戴、名称不确。例如《调腔乐府》卷三收有不少罕见曲牌名,但大部分实为常见曲牌的误题。如出自《四元庄》的“剔尾灯”“醉风阴”“扬州序”“墨令”“刻蓉埙”“熟像好”“一麟令”共七支例曲,实当作“剔银灯”“醉春风”“梁州序”“蛮牌令”“刘泼帽”“越恁好”“缕缕金”,系因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按,此时公历年已是1901年)杨德□《四元庄》吊头本(案卷号②此案卷号为新昌县档案馆档案编号,下同。“吊头本”是只抄曲文,为后场乐师所用的脚本。:195-1-147)的讹误或模糊而误题。其中,所谓“刻蓉埙”的前五句,实系《四元庄》文本里前一曲【皂罗袍】第五至九句的误入③相关曲文为:“(贴旦唱)【皂罗袍】堪怜空思那晨昏,憔瘦容颜飘荡魂。忘餐废寝心思忖,如醉如痴不顾身寒温。(外上)(唱)看他才貌,少年青春;遭此狼狈,膏肓病困。叫人兀突无凭病。(白略)【刘泼帽】(外唱)潘王世袭治国政,忠孝家盖世簪缨,青年少貌多俊英。不幸今朝痴病深。【前腔】(贴旦唱)慷慨大义正人伦,遭患难蹭蹬命运,(白略)(外唱)心神恍惚神不定。(白略)(唱)早难道为着相思害女身。”曲文参照抄本校订,下同。按《调腔乐府》误以“看他才貌”至“早难道为着相思害女身”为所谓“刻蓉埙”。;“熟像好”“一麟令”两者重见于《调腔乐府》卷二,正题作“越恁好”和“缕缕金”。

又如《调腔曲牌集》古戏之部二《赐马斩颜·赐马》“中原宰相”和“心中暗想”两曲,曲牌名题作【驻云飞】,但词式与【驻云飞】迥异,应据《古城记》第十五出《赐马》订作【出队子】④“中原宰相”曲曲谱参见参考文献[4],第117页;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五集附录一(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第115—116页)收有“心中暗想”曲曲谱,题作【北六幺令】。按,【六幺令】词式与【出队子】稍近,题名或致互误。,如此便与调腔南【出队子】的词式和用法(用作角色上场的冲场曲)相吻合。

曲牌名分合不当主要指同一曲牌误拆为多段、曲牌句数遗落、甲曲误入乙曲的现象。例如《调腔乐府·套曲之部》将《双玉配》第十号【梁州第七】“儿虽是嫩柳娇娥”一曲拆分为【梁州第七】【千秋岁】【画眉序】三曲,与抄本仅题【梁州第七】不符。①“号”是调腔戏分出单位,第十号即第十出。该【梁州第七】全曲为:“(贴旦唱)儿虽是嫩柳娇娥,当日个女木兰代父辅佐。单身的亲向边关,有谁个因依识破,因依识破?(白略)(老旦唱)今日个香车馨郁,宝扇初开,三星喜祝。少刻时准备香茗满金波,莫使他醉酩酊两眼认糊模。(贴旦唱)乔打扮假男子香尘步蹙,假斯文、知书达礼多,(白略)(唱)这根缘有谁知么?(白略)(唱)莫使他因依猜破,露机关羞脸难躲,羞脸难躲。(白略)(老旦唱)这的是暗机关,移星换月措。掩耳偷铃是有反复,因依难说其情局。”《调腔乐府》以“今日个”至“羞脸难躲”为【千秋岁】,余下为【画眉序】。按,调腔曲牌结束时常用重句,而因插白、情感转换等也会出现重句,《调腔乐府》似有些拘泥。又如《游龙传》第十号【锦缠道】之后的曲文:

(正生上)(唱)【普天乐】正冠裳问安好,进南楼、问余老。说什么起义七星,同甘苦布衣旧交。(白略)(唱)令人怒恼,国法不容饶。他律犯萧何,齐赴云阳道。(白略)(老旦唱)丹心照,顶天立地护当朝。秉丹心何惧那枪刀,一个个南征北讨。(白略)(唱)你可也仔细猜摩访察奸刁,问清浊江山自保。(白略)(正生唱)为巡街祸苗,披发小儿曹,直恁的纵横胡闹。(白略)(唱)衅起无端威风浩浩,竟把那国法轻藐。(白略)(老旦唱)岂不闻倾国倾城,花媚月妖,褒姒三笑,直恁胡闹?叹祖业开基,昼夜苦勤劳,昼夜苦勤劳。②参见《游龙传》吊头本,新昌县档案馆案卷号:195-1-109(5),第66—68页。

《调腔乐府·套曲之部》以“正冠裳问安好”至“一个个南征北讨”为【普天乐】(图1),其后的内容则题为佚名曲牌。实际上,“丹心照”及以下当为【古轮台】。

图1 《调腔乐府·套曲之部》【普天乐】曲谱

首先,就词式而言,《调腔乐府》划定的【普天乐】句数过多,且三字句“丹心照”并不符合【普天乐】词式。其实,“正冠裳问安好”至“齐赴云阳道”依词式就是《新编南词定律》所说的【大普天乐】③据清吕士雄等辑《新编南词定律》,【普天乐】可分为【普天乐】【大普天乐】【小普天乐】三种,句数一般不多于10句。其中,【普天乐】下连【雁过声】【倾杯序】等曲牌成套;【大普天乐】与【北朝天子】循环使用,词式为“6,6。7,7。4,5。4,4”;【小普天乐】句数较少,参与【锦缠道】套。但调腔三种【普天乐】都有参与【锦缠道】套的例子。,“丹心照”至“昼夜苦勤劳”的词式则与【古轮台】基本相合。用法上,南中吕【古轮台】可接于南正宫【锦缠道】【普天乐】之后,如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出“仗策渡江”。调腔也有用例,如抄本曲牌名题写完整的《六凤缘》:

(正生、小生、小旦上)(合唱)【普天乐】行来时步匆忙,将到此宦门墙。暗扮妆神鬼难量,管叫他难猜难详。(白略)(正生、小生同唱)急步前往,到他家如何行藏,如何行藏?(小旦下)【古轮台】(小生唱)甚难详,其中不解好悒怏。沧州陶潜,难聘着旧族书香。(后从略)①参见清末蔡源清《六凤缘》小生本,新昌县档案馆案卷号:195-1-132(2),第35—36页。

其中【古轮台】前四句“甚难详,其中不解好悒怏。沧州陶潜,难聘着旧族书香”,与“丹心照”至“一个个南征北讨”词式相当。

其次,尽管高腔剧种同一组曲子常常表现为有限的几种腔调材料反复使用,但曲谱对于曲牌的考订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宁海平调为调腔的支派,传统唱腔与调腔差别甚微,可资比勘。检宁海平调《双龙锁》【普天乐】[1]84—85包含10个腔句,前9个与调腔“正冠裳问安好”至“齐赴云阳道”所配的9个腔句相似;《双龙锁》【古轮台】[1]61—62共15个腔句(包含3句用来念的),第1、2、5、6、7、8、9、11、12、13、15个腔句除第十一和第十三个须对调外,其余大致能与调腔“丹心照”至“昼夜苦勤劳”所配腔句顺次对应。如宁海平调【古轮台】前两句“细思量,节孝二字惊触目”[1]61,不仅词式与调腔“丹心照,顶天立地护当朝”相同,且所配腔句“”也与调腔所配腔句(见图1)相近。

综上所述,《调腔乐府》【普天乐】曲谱当中的“丹心照”至“一个个南征北讨”,应当是次曲【古轮台】的误入。

此外,《调腔乐府》若干曲牌名题写与抄本不符,如卷三《八美图》【黄莺儿】“焚香义结女金兰”一曲,当从抄本改题为【集贤宾】。《调腔曲牌集》对于《白兔记·出猎》《赐马斩颜》《三关斩卞》《百花记·赠剑》等调腔早期剧目的部分曲牌名题写也不可尽信。

(二)曲牌名推断疑误

第一,曲牌名拟合有误。《调腔曲牌集》古戏之部一套用【新水令】【步步娇】南北合套来拟合《妆盒记·救主》(《调腔曲牌集》题作《抱妆盒·装盒》),实际上,光绪十八年(1892)抄本(案卷号:195-1-42)所收《妆盒记·救主》抄本首曲题【北一枝花】,其余曲子源出自元杂剧《抱妆盒》和明戏文《金丸记》,与【新水令】【步步娇】南北合套没有关系。《调腔曲牌集》关于《妆盒记·盘盒》的曲牌名题写同样与抄本不合。

第二,曲牌名牵合致误。调腔《双喜缘》第十五号《后绣房》和第三十二号《四元庄》在抄本题写的【快活三】和【朝天子】之间有若干唱段,据词式和曲谱都应是三支【快活三】叠用,而《调腔乐府》卷二及《套曲之部》牵合《西厢记·请生》(对应于明凌濛初刊本第二本第二折)【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将前者的三支【快活三】叠用订作三支【满庭芳】叠用。这一推断除了与词式和曲谱不合,还与【快活三】例与【朝天子】相连的做法不符。

第三,《调腔乐府》有的曲牌名推断与词式、曲谱不合,且没有考虑变例。例如《三婿招·闺怨》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之后的曲牌名抄本缺题,对此《调腔乐府·套曲之部》作了补题(以圆弧括号标示),今参照词式和曲谱重新改订(以中括号标示),如下:

(【好姐姐】)[【哪吒令】](老旦唱)浪霏霏人儿轻贱,轻辜负青春少年。此际是打发何言,一个个都是亲口许姻缘。(小旦唱)(【天下乐】)又不是结层楼东床选,又不是、金谷缘渡飞仙。又不是天台景,游桃园,又不是登高魁及第一仙。

[【天下乐】]我只得仰望苍天,阿吓天也么天,怎把我郑氏女,忒冷的罡风起在半空旋,罡风起在半空旋。(老旦唱)(【寄生草】)慢悲啼休泪涟,莫烦恼安心田,待明朝有主见,管叫你愁容换喜面,愁容换喜面。

(【鹊踏枝】)[【尾】](小旦唱)哪得个神州飞渡降天仙,又何来昆仑海岛蜃楼献?我这里双锁眉尖,只落得坐香闺,无昼夜常闷恹恹,常闷恹恹。

首先,《调腔乐府》的补题不符合调腔曲牌的词式和用法。一是不仅曲律上属于【南仙吕入双调】过曲的【好姐姐】不大可能参加北曲【点绛唇】套,而且其词式也与曲文全然不合。二是《调腔乐府》的补题完全脱离曲牌的词式特点,实际上,曲文“天也么天”是调腔【天下乐】的标志性词式;调腔的【点绛唇】套除了可删减曲牌,自【天下乐】及以下的连接顺序也可变,而《调腔乐府》有牵合习惯顺序来补题之嫌。①调腔时戏【天下乐】常见的词式为“7,1也么1,3,7。6,6,6(此句或省),6(重)”。元人剧套和明清传奇中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结合较严,其后【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常依序出现,但调腔可有变例,如《龙凤图》第三十三号把【天下乐】置于【油葫芦】【鹊踏枝】之后。

其次,《调腔乐府》的补题在音乐上也有可商榷之处。例如所谓【好姐姐】的曲谱(图2),分别与《调腔乐府》卷一《龙凤图》(即《凤凰图》)【哪吒令】前半段(图3)和《调腔乐府·套曲之部》所举《曹仙传·闹殿设计》【点绛唇】套中的所谓【巧巧令】两支②【巧巧令】名称不见于南北曲,实当作【哪吒令】,且两支应合为一支。中的第一支(图4)的曲谱相似,对照如下:

图2 【好姐姐】曲谱

图3 《龙凤图》【哪吒令】前半段

图4 【巧巧令】两支中的第一支

经对比,这三支曲子的旋律框架和走向是近似一致的。即便所谓【好姐姐】第二腔句与其他两支不同,但在【哪吒令】第四腔句用了与之相同的材料。现从上述三曲提取出5种基本的腔调材料:a.;a'.;b.;c.;d.。如此上述三曲的材料组合为aa'cd,abca',abcd。以上仅为全曲的前半部分,若补入后半部分(不含《三婿招》该曲“又不是”这一三字逗和《龙凤图》该曲结尾重句时原句的腔句),则全曲的材料组合分别为aa'cdabcd,abca'aa'cd,abcdaa'cd。由此可见这三支曲子不仅词式接近,音乐也大致相当①高腔剧种曲牌在格律和音乐上相对自由,容有一定的变化。上述三曲之中,《三婿招》的“又不是天台景,游桃园”,与曲律上【哪吒令】第七、八句作两个三字句的词式相合,但音乐上仅配一个腔句,而《龙凤图》《曹仙传》已变为普通七字句。,确系同一曲牌,《调腔乐府》所补题的【好姐姐】和【巧巧令】事实上都当作【哪吒令】。

二、调腔曲牌套式相关问题辨正

(一)重新归纳调腔曲牌套式

就曲牌的联套形式而言,可分为使用不同的曲牌联套的“异调联用”和同一曲牌叠用的“单曲叠用”两大类。对于前一种情况,《调腔乐府·套曲之部》归纳了27套48式调腔“套曲”②参见罗萍《绍兴戏曲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4—96页;俞志慧、吴宗辉《调腔钞本叙录(新昌县档案馆藏晚清民国部分)》,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10—213页;等等。,但这些“套曲”有许多其实是由不同的单套所组成的复套③这里“单套”和“复套”借鉴了《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提法,其中单套包括异调联用的南北曲基本套式以及单曲叠用、独用一曲等情形。,如“蛮牌令套”“皂罗袍套”“傍妆台套”“梁州序套”“绵搭絮套”等。这些“套曲”往往只有一两个用例,不具备通用性。相应地,一些实用的通行套式却没有被梳理出来。此外,《调腔乐府》对于某些“套曲”的曲牌名题写不可尽信,例如出自《天门阵》的“梁州序套”,曲牌名与抄本不合。对此,我们以根据调腔抄本整理的33种“时戏”剧目为主要统计对象,兼及部分“古戏”剧目④调腔“时戏”为清中期以来相对独立地发展出来的民间传奇戏,每部戏篇幅在十余出至四五十出不等,大都出自调腔流行区域的艺人或底层文人之手。本次被纳入统计的33种“时戏”为《八美图》《白梅亭》《白门楼》《曹仙传》《赐绣旗》《定江山》《分玉镜》《龙凤图》《凤头钗》《还金镯》《后岳传》《金沙岭》《葵花配》《连环计》《六凤缘》《绿牡丹》《闹九江》《闹鹿台》《仁义缘》《三婿招》《双报恩》《双凤钗》《双合缘》《双狮图》《双喜缘》《双玉配》《双玉锁》《四元庄》《天门阵》《循环报》《一盆花》《永平关》《游龙传》。调腔“古戏”为源自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的剧目,如《西厢记》《黄金印》《千金记》等。,重新归纳调腔常见的曲牌套式(指用例达3例及3例以上者,且限于异调联用的情形),并统计用例个数如下:

1.南曲单套(15种)

【啄木儿】套(《双喜缘》第十七号等15例)、【降黄龙】【黄龙滚】短套(《凤头钗》第十二号等3例)、【绣带儿】【宜春令】套(《八美图》第九号等7例)、【金络索】【三换头】短套(《仁义缘》第八号等5例)、【梁州新郎】【节节高】短套(《双凤钗》第十五号等5例)、【泣颜回】套(《分玉镜》第七号等19例)、【粉孩儿】套(《双狮图》第二十九号等7例)、【锦缠道】套(《游龙传》第十号等3例)、【渔家傲】套(《四元庄》第三十三号等3例)、【二郎神】套(《八美图》第十一号等11例)、【小桃红】套(《还金镯·还镯》等15例)、【江头金桂】套⑤【江头金桂】套包含【江头金桂】【忆多娇】【斗黑麻】三支曲牌,严格地说属于复套,系【江头金桂】和【小桃红】套之【忆多娇】【斗黑麻】曲段组合,常用于探监关目。(《双玉锁》第八号等13例)、【锦堂月】套(《游龙传》第八号等7例)、【园林好】套(《双合缘》第五号等23例,另有插用其他曲牌者5例)、【风入松】【急三枪】套(《双报恩》第十六号等26例)。

2.北曲单套(8种)

【点绛唇】套(《闹鹿台》第九号等30例)、【端正好】套(《一盆花》第二十八号等16例)、【粉蝶儿】套(《凤凰图》第二十五号等5例)、【一枝花】【梁州第七】套(《双玉配》第十号等15例)、【新水令】【驻马听】套(《双报恩》第八号等16例)、【斗鹌鹑】【紫花儿序】套(《永平关》第十四号等5例)、【一枝花九转】套(《双狮图》第四十三号等4例)、【醉月明】套(《仁义缘》第十二号等3例)。

3.南北合套(3种)

【醉花阴】套(《四元庄》第三十一号等26例)、【粉蝶儿】【泣颜回】套(《双玉锁》第二十二号等10例)、【新水令】【步步娇】套(《闹九江》第十号等29例)。

由上可知,调腔常用曲牌套式基本上是与明清传奇相通的。不过,调腔有的曲牌套式在使用频次上与明清传奇不同,如【泣颜回】套,包含【泣颜回】【千秋岁】【越恁好】【红绣鞋】四支曲牌,明清传奇也有该套但使用甚少,而调腔用例多达19例;个别套式和曲牌出处不明,如【醉月明】套,包含【醉月明】【醉春风】【醉太平】三支曲牌,套式及其曲牌【醉月明】均来源不详。

(二)修正有关调腔曲牌结构的分析

《调腔乐府》和《调腔初探》指出调腔曲牌“常由套板—(锣鼓)—起调—正曲(包括甩头①甩头,又称“丢句”。甩头部分由演员演唱,演唱时急速渐快,句尾两个字节奏特别急促,突出“甩”的特点,然后通常为演员不再启口、全由后场接唱的帮腔句。、重句、叠板或称滚调)—合头或结尾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曲”是“一只曲牌的主体部分,一般由上、下两个基本乐句变化反复所构成;也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以及多段体和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等形式”,“合头或结尾”是“曲牌的结束部分(即结束乐段):在这结束部分前面,若插入道白,那这个结束部分称为‘合头’,反之称‘结尾’”[2]。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对调腔曲牌结构的认识不够完善,简析如下。

首先,有关调腔抄本的“合头”,如对于《牡丹亭》“入梦”(对应原著第十出“惊梦”)第二支【山桃红】“那处曾相见”至“好处相逢无一言”,抄本省抄而仅标“合头”,其含义指某些曲牌末尾由独唱转入合唱的词段,与是否插入道白无关。后来“合头”又指吹打曲牌分段使用时的后段,书中所谓是否插入道白的区分方法,当单指此种情况,因此上面的定义是不全面的。

其次,完整的“套板—(锣鼓)—起调—正曲—合头或结尾”五部分多见于调腔曲牌单套或南北合套的首曲,而这些曲牌往往采用“起板甩头”(散板起调,后接甩头)的方式起调。以调腔《牡丹亭·寻梦》为例:

①【月儿高】—【前腔】—②【懒画眉】—【前腔】—③【忒忒令】—④【嘉庆子】—【尹令】—【品令】—【豆叶黄】—【玉交枝】—【月上海棠】②实际上是【三月海棠】。—⑤【江儿水】—【川拨棹】—【前腔】—【前腔】—【尾】。

这十六支曲牌所组成的复套可拆分为五个单套,其中每一单套首曲【月儿高】【懒画眉】【忒忒令】【江儿水】皆唱“起板甩头”,而【嘉庆子】的甩头则落在【忒忒令】末句上。对于首曲之外的其他曲牌,上述五个部分的结构分析有时就意义不大了。

三、调腔唱腔符号辨正

高腔剧种的唱腔一般鲜有工尺谱记录,而常常有一套艺人相沿的唱腔符号体系,用以标示板眼、规定和提示唱腔。蒋星煜的《绍兴的高腔》云:“绍兴高腔没有工尺谱,只有一种符号,便是在字的旁边画一条变化很多的线,以表示这个字应该拖得短或长,向上或向下,转折或一直进行。”[3]调腔的这套唱腔符号,因其形似蚯蚓,现被称为“蚓号”。

令人疑惑的是,《调腔乐府》等资料所归纳的调腔蚓号①可参见参考文献[4],第79—80页;参考文献[5];石永彬主编《新昌调腔》,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7页;等等。,与调腔抄本的实际使用情况稍有出入。其中,“”(表示曲牌半结束或结束)和以该蚓号为基础的复合型蚓号“ ”(表示曲牌结束且需重句、低唱)与“”(表示曲牌结束句末尾三个字的板上同时加锣加鼓),不见于调腔晚清民国抄本。上述第一种虽见于《调腔乐府》卷一前言蚓号示例一【锁南枝】②参见方荣璋编《调腔乐府》卷一,新昌调腔剧团编印,1982年,前言,第18页。,但不见于其所据底本晚清《三婿招》抄本(案卷号:195-1-102);第三种王秋华虽有举例[4],但与抄本相异,不免让人生疑。而从调腔抄本来看,调腔蚓号大致经历了从三角形或小圆圈带柄符表示帮腔,到用柄符的状态表示音乐的旋律走向,最后发展成熟的过程。根据这一发展轨迹,是不大可能出现以上三种疑伪的蚓号的。

调腔兼唱昆腔和四平,前者有以笛为主的管弦乐伴奏,后者增加了横笛和板胡伴奏,但仍保留人声帮腔。就板式符号而言,调腔及调腔四平腔一般以板(丶)表示唱在板上,过板(-)表示唱在板后,不过抄本在标写上常予以省略;调腔的昆腔板式符号与金华昆腔“三指板”、永嘉昆剧“三点指”基本一致,通常用板(×或丶)表示唱在板上,字音出口之际下板;腰板(│)表示唱在板前,下板在出字之后;底板(-)表示唱在板后,前一腔尽而板下,随板打过之后出字。③调腔的昆腔板式名称“板”“腰板”和“底板”的名称为笔者自拟,老艺人的说法暂无资料可稽。吴宗辉在《新昌县档案馆馆藏调腔抄本的体制、形态和价值——以调腔晚清民国抄本为中心》(刊载于《浙江档案》2016年第4期)一文中曾有过探讨,但不尽准确。

四、既有调腔音乐研究观点辨正

既往研究由于材料不足或不准确,尤其是受《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曲牌名题写不确、曲牌分析失误以及曲例分析不足的影响,对调腔曲牌及其剧唱的认识不尽准确。

第一,《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及《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对调腔曲牌有所谓“律曲”及“律曲俗化”,“俚歌”及“俚歌律化”的分法。其实,所谓的“俚歌”即无名、无格曲牌,很大程度上是由《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的失误造成的。其中《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一文举《赐马斩颜》的所谓【驻云飞】和《游龙传》的【普天乐】,与调腔规范的【驻云飞】和《南词新谱》所收例曲作词式上的对比分析,便未免“驴唇对马嘴”了。

第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在总结调腔南曲、北曲时认为“在新昌调腔演的戏中,往往南曲、北曲混用,尤其是‘时戏’”,“南曲都以‘只曲’使用于剧中,即使是‘古戏’”[5]。前一说法显然与前述《调腔乐府》将《双玉配》的一支北曲【梁州第七】硬拆出两支南曲【千秋岁】【画眉序】,把《三婿招》北曲【点绛唇】套中的【哪吒令】的前半段误断为南曲【好姐姐】,导致所谓“南曲、北曲混用”有关。至于“南曲都以‘只曲’使用于剧中”更属谬传,除了个别出目存在曲牌杂缀的现象,以及南北合套有时不是很严格,调腔曲牌的运用情况是与明清传奇相类的。

第三,《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就《调腔乐府》所列“套曲”评析道:“均以曲牌名‘套’,然未必以首曲之名名之,亦可以次曲甚至第三曲牌名名‘套’,无所谓‘宫调’;一‘套’中曲文不守同韵;……不同名称之‘套’,其部分曲牌的连接可雷同。”①罗萍、华俊:《新昌调腔的剧唱结构》,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等编《浙江戏曲音乐论文集》第5集,1992年,第94页。这实际上道出《调腔乐府》对“套曲”的归纳缺乏科学性的事实。一方面,这些所谓“套曲”,很大一部分不是出自艺人的归纳,而是编者方荣璋先生自行概括和命名的。另一方面,调腔用韵规范的情况是一个单套或南北合套只押同一韵部。在前面提及的33种调腔时戏中,22种的用韵基本符合规范,11种存在部分或较多用韵混杂的现象。《调腔乐府》所列“不守同韵”的“套曲”有的属于不必一韵到底的复套,有的出自词式不甚规整、用韵不够规范的剧目(如《双狮图》《凤凰图》《曹仙传》),有的是艺人口述失真、未检核抄本所致。

结 语

《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在保存资料上厥功甚伟,但因存在不少瑕疵,给调腔音乐研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的失误的考订,可为今后的调腔音乐研究扫除部分障碍。

需要补充的是,《调腔乐府》系调腔曲牌选录,同时还把同名而来源不同的曲牌共置一处,研究者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偏颇。②路应昆在说明调腔“同曲异腔”的现象时,指出“【五供养】一曲在新昌调腔中今存三支,它们便分别是用不同的‘腔句组合’配唱”,所举曲例既有出自《西厢记》的北【五供养】,也有出自《凤凰图》《一盆花》的南【五供养】,而未加区别。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8页。此外,调腔还有一些音乐资料散落在新昌县档案馆所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记谱手稿、油印演出本等资料中,有待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
普天抄本乐府
《乐府新声》2021年(第39卷)总目录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品读乐府
禧玛诺“普天元18尺”
国庆抒怀
兵器图解
《乐府三首》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