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6-29 15:25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中药

王 丽

胰腺炎是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在胰腺腺泡内激活所致的胰腺炎症性病变和全身炎症反应[1-2]。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中医病理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肝胆气郁,横克脾胃,亦能化热传脾。胃失和降,脾失运化,则湿从内生,湿阻热蒸,阻滞于脾胃而呈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之症候。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3-5]。以往研究显示,中医护理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具有使用器械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费用低等特点, 对减轻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应激心理,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6-7]。本研究选取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将西医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取得的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在观察组中,男5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8~61岁,平均(44.64±1.32)岁。对照组中男56例,女24例;患者年龄31~61岁,平均(44.04±1.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8]。常规护理包括遵医遵嘱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少对胰腺的刺激。建立各项评估表,根据各项评估情况为患者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舒适安全。指导患者适当取半坐位,有利于缓解疼痛、放松腹部肌肉、利于炎症的局限。遵医嘱给予抗胰酶药物,抗炎药物治疗与护理。积极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遵嘱给予患者静脉补液治疗,准确记录出入量,随时观察患者皮肤弹性、面色和神志,监测生命体征。

在观察组中,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情志问题给予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中医护理的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初期:陌生的医院环境,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同时出现失眠,中医护理措施为耳穴埋豆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耳穴埋豆:主穴取:神门、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内分泌、三焦、胰腺、胆、脾、胃、十二指肠。配穴取:肝,每天为患者按摩2次,每次每穴30 s。五行音乐疗法:通过与患者交流及对患者的综合评定,患者五志为怒,按照五行音乐疗法,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选择音乐(如”春江花月夜”等),协助患者宣怒消气。在患者病情进展期(发病后1~2周),针对患者腹痛的症状:采取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穴位按摩:根据子午流注法,每日上午7~9时协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给予足阳明胃经穴位按摩,梁门、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敷贴:取穴:天枢、中脘、梁门、神阙。穴位贴敷药物:清胰汤成分的基础上适当加减,黄连8 g,大黄6 g,芒硝10 g,厚朴10 g,枳实6 g。介质:黄酒。时间:09:00贴敷4 h,每日1次。针对患者的腹胀采取中药外敷、中药胃注与中药灌肠的联合应用。中药外敷:取芒硝装入规格40 cm×25 cm的布袋内,外敷于腹部(与穴位贴敷分开治疗,在穴位贴敷药取下后进行)。外敷芒硝后肠壁水肿吸收,再以中药清胰汤一煎胃管注入,后闭管2 h有利于中药液通过胃肠道吸收。清胰汤组成为:北柴胡15 g,黄芩10 g,胡黄连10 g,白芍15 g,木香10 g,延胡索10 g,大黄20 g,芒硝10 g,白术(麸炒)10 g,茯苓10 g,甘草(生)6 g,党参10 g,黄芪20 g。中药灌肠:每次将中药清胰汤二煎200 mL进行保留灌肠,每日10:00、16:00、22:00,04:00各一次,中药温度37~40 ℃,协助患者取舒适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中单,抬高臀部10 cm,插入深度为15~20 cm,插入固定后缓慢滴入药液,一般速度为60~80滴/min。灌肠完毕,抬高床尾30°,嘱患者保留1 h,使充分发挥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照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VAS评分=0分)、腹胀消失时间、腹压痛消失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各项生化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时长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腹痛消失、恢复排气及腹压痛消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长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入院第14天,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5%(2/8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50%(1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 入院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TB、AMS低于对照组,HCO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入院第14天,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76/80),高于对照组的76.25%(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是:恶心、呕吐、急性腹痛等[9-10]。如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患病期间未得到及时的救治,其生命健康将遭受极大的威胁[11]。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将临床护理经验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同时依据患者的意愿和自身病情,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12-14]。作为中医诊疗技术的延续,中医护理的实施,可获得一定的疗效,能够良好的联合中医诊疗和护理理论,以灵活多样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支持[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腹痛消失、恢复排气及腹压痛消失时长更短,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健康状态。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的各种生化指标评分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和心理状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指标,与以往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相似[16]。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诊疗康复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中药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重症不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