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0-06-29 07:30李竖新
高教学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李竖新

摘  要: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针对理工类高校中文科生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理工类高校文科生的就业特性为突破口,探源就业难的因素所在,遵循文科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全程职业生涯指导、实践基地拓展、创业引导等帮助理工类高校文科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从而增强就业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is particularly severe. To carry out the employ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as a breakthroug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al difficulties of their employment. Follow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law, it can help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career values, choosing career values, and entrepreneurship values by the career guidance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llege process, extending the practice bases, business guidance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which will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ir employment.

Keywords: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liberal ar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变缓,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常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就业难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为了响应国家扩招政策、实现开办综合性大学的目标,鉴于文科生的培养不受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限制,许多理工类高校大量招收文科生,使得文科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在历年的就业工作中,理工类高校文科类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因此,在就业局势不佳的大环境下,理工类高校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俨然成为了诸多院校的一块“心病”。考虑到文科类专业有着与理工类专业不同的市场需求与就业特点,因此,在理工类高校中专门针对文科生开展与其相适应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理工类高校开展文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失业现象主要可分为三种,选择型失业(不满于现有工作机会继续寻找)[2]、能力不足型失业(自身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知识型失业(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前两者是就业“量”的体现,而后者是“质”的反映。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理工类院校文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对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强文科生的心理修养和道德素质,减少选择型和知识型失业。另外,通过搭建家校、校际以及企业和学校互动平台,宣传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可以引导理工科高校文科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及时调整自己的職业取向,最终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减少能力不足型失业。

(二)促进理工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率是一个专业的生命线,在理工类高校中加强文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需求出发可以促进理工类高校文科生的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与时俱进,推动文科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文科生整体教学水平,减少教育资源浪费,保障理工类高校稳步、可持续地发展。

(三)推动社会人文环境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然而选择文科的学生人数却逐渐萎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就业难。从宏观角度来看,强化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文科生就业市场提供一线生机,为企业文化增添一抹亮色,为人文建设注入一股力量。

二、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就业特性与影响因素探析

(一)调剂生多

调剂生多是理工类院校人文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许多文科专业学生是以服从分配的方式被调剂到该专业就读,甚至有些理工类高校人文专业调剂人数超过了半数。因此,很多调剂生一入学就对所学专业存在强烈抵触心理,如不及时发现这些调剂生的心理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更不要提就业。这种局面部分程度上是由于现今许多理工类高校在调剂工作中没有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而是以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方式开展工作,使得很多调剂生对调剂专业不感兴趣,致使专业能力不达标,无法谋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女生人数多

囿于文科的专业特征,理工类高校文科生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人数远远超过男生。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形象思维更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但与此同时,女生性格较为细腻、敏感,求职时更易产生攀比、求稳心理,心态较为保守,受父母和家人的影响较大。虽然男女平等已逐渐明朗化,但许多企业认为女生要面临结婚生子、回归家庭等诸多问题,因而在招聘时仍心存偏见。种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致使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女生更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三)专业技术含量低

与理工专业的大学生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文科生专业技术含量明显较低,而且招聘單位总有“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生远不如综合类高校或专业高校的学生水平突出”等思维惯性。许多理工类院校扩招文科生时却没有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文科专业,而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综合类院校和文科院校的相关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了学科特色的文科生必将在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另外,多数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每学期都有金工实习,由工程训练中心统一负责,在大三下学期又会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就业实习。相比之下,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实践机会非常少,实习环节又平添了几分形式化色彩。在这个亟需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市场浪潮下,理工类高校的文科生就业无疑是难上加难。

(四)自我效能感低

在理工类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局面非常广泛。文科专业在理工类院校大都属于非主流或边缘学科,文科生也成为了相关高校里的弱势群体。与此同时,理工类高校文科生所学专业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应聘时市场竞争力较弱。连年文科就业局势的下滑更是给这些文科生以沉重心理负担,大多数文科生在应聘时思想压力极大。由于以上因素,理工类高校的文科生应聘时自信心明显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整体自我效能感偏低,这也严重影响了文科生的就业成功率。

(五)创业意识薄弱

以创业带动就业确实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但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淡薄,真正创业的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女生居多,而女生在就业时求高、求稳的求职心态恰恰与创业期的不确定性因素相违背,与其经历前途未卜的创业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找个工作,这成了许多文科生的一个真实心理写照。另一方面,不同于理工科有着较强的专业特殊性,受专业特点的局限,文科专业在创业中通常以好的创意和想法取胜,而这些软实力又很容易被他人模仿和超越,使得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在创业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三、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一)把握理工类高校文科生思想心理动态与规律,促进教育对象分类化

受整体趋势和专业环境影响,理工类高校文科生的思想心理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总体来说,理工类高校文科生专业认同感较低、对未来就业相对消极、择业时的眼高手低与各种心理问题并存。

为此,应把握理工类院校文科生的思维心理特点,注重身心发展动态,适时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专业比赛来激发文科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借助宣传就业捷报缓解学生对就业的悲观心态,依靠组建“帮扶小组”协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高成绩。同时,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鼓励文科生到基层、欠发达地区等祖国亟需地方就业。

另外,对就业能力不足、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和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对象要予以特殊关注,及时发现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就业时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加以正确干预,教会学生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

(二)树立职业生涯指导贯穿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发展全程观,推动教育内容阶段化

在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大多数理工类高校主要就业教育阶段之一,然而大三时学生就业心理与知识水平已基本定型,此时开设相关课程为时较晚,如果能全程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为理工类高校文科学生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第一阶段(大一年级),是适应了解阶段。这一阶段要帮助文科生对所学专业、就业行情、就业优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帮助他们逐步适应专业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专业信心,提高自学能力,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初步了解。

第二阶段(大二年级),侧重自我角色定位与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引导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增强理工类高校文科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帮助文科生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指引学生按照职业理想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例如辅修、选修相关领域课程等,为今后跨行业就业、跨专业考研等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特殊群体“一对一”个性化指导,量体裁衣,避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和形式化。此外,鼓励文科生参加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实践活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在实践中历练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阶段(大三年级),注重进行择业教育。帮助文科生在升学、出国、就业、创业中明确方向,继续充实完善自我。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帮助文科生树立国家、集体利益为先的思想,增强文科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阶段(大四年级),注重求职技能教育。包括简历制作、笔试面试技巧、应试礼仪等,可通过组织模拟招聘会、模拟面试等,充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求职竞争力。[3]

(三)拓展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实践平台与就业工作载体,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

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是现今市场竞争与需求下的必然趋势。理工类高校文科毕业生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行动力,才能顺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理工类高校文科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因此,可以开办“兴趣小组”“校内社团”等组织将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学生以兴趣为导向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和比赛,使文科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鼓励文科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文科生逐渐接触了解社会,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另外,积极寻找能够合作的公司、企业,搭建长期的“校企”、“院企”合作桥梁,为文科生提供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战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媒介已然成为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新媒体为理工类高校文科毕业生开设专门平台,通过在平台中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政策、校友远程讲座、心理指导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信息,以文科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图文并茂使信息服务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四)完善理工类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推进教育队伍专业化

目前,许多理工类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辅导员有着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和专业就业形势把握较为精准,但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不强。为此,组建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专业教育队伍尤为重要。

教育队伍可主要由四部分人员构成:辅导员、班主任、优秀校友、创业理论教师。辅导员可为文科生传授应聘技能技巧,提供就业信息与服务,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等。班主任在专业学习方面可给予学生帮助。理工类高校可邀请优秀文科校友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创业讲座,通过朋辈引领的方式缩小文科生的心理距离,聘请创业教育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全方位提升文科生的创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另外,定期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培训与考核绩效,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理论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五)营造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良好成长氛围,构建教育环境和谐化

良好的学习生活環境是理工类高校文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方沃土,理工类高校应秉承“突出理工优势,注重文科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校内文科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例如,可在文科专业调剂时参考高考相关科目成绩及生源地等信息,在校内重大的典礼仪式中增加文科生的参与度,帮助文科生解决创业场所和专业指导问题,为文科生辅修、选修理工课程提供相关便利条件等。

家庭同样担任着大学生教育成长的重任。父母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择业标准和就业理念,以女生人数较多的文科生尤为突出。因此,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既可以使家长对子女的校内情况和就业形势进行了解,也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就业观,积极为子女择业提供建议和指导,从而坚定文科生的求职信念,提高就业成功率。

四、结束语

理工类高校文科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高等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绝不是仅仅从着装、应聘技巧等外在层面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内在能力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引导与改变[5]。文科生就业水平直接影响着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生存与发展,理工类高校应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为文科生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突显文科优势,打造软实力与硬功夫于一身的复合型文科人才,从而提高文科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克明.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2]黄士华,严志谷.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袁晖光.大学生就业难本质探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