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心脏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指导作用

2020-07-04 12:05安虹瑾李倩倩朱君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复杂性磁共振准确率

安虹瑾,李倩倩,朱君菊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所致的复杂综合征候群,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近期有学者在一项研究表明心脏磁共振用于诊断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良好,临床诊断价值高[2]。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例,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疾病的诊断价值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经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50 ~78岁,平均(72.36±3.28)岁。研究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50 ~78岁,平均(71.28±3.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且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2)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2)存在超声与磁共振检查禁忌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脏彩超检查,由超声医师进行操作。研究组则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心脏磁共振扫描仪Ingenia3.0T 来自于飞利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线圈选择16 通道体线圈。检查流程为:指导患者采取平仰卧体位,叮嘱患者注意呼吸,对于心率超过75次/min 的患者需使用25 ~50mg 的β 受体阻滞剂;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扫描检查包括电影序列、T2 加权成像、T1 定量检查(TE=6ms,TR=400ms);然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选择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首次注射量为0.1mL/kg,注射速度为4mL/s,按照D-Flash-T1WI(TE=1.53ms,TR=4ms)序列进行扫描,扫描次数设置为20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

根据表的检查结果可知,在诊断准确率上,对照组84.09%低于研究组95.45%(P<0.05)。

表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李雪莲等人[4]在一项研究报道指出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与心源性猝死关系密切,为心肌病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提供了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检查准确率为95.45%,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为84.09%。心脏彩超是临床诊断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方法,具有耗时少、创伤小、效率高等优点。心脏磁共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具有无创伤、无疼痛、检查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性心力衰竭的检查[5]。心脏磁共振具有更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楚观察到隔断层的解剖关系,根据心室容积来计算射血分数,用于心脏扫描可以明确查看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可明确心力衰竭的病因,是目前临床诊断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最为可靠的方式。此外,心脏磁共振是测量左右心室容积、质量和射血分数的金标准,能够快速有效显示出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瓣膜病变情况,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提供临床危险分层及和预后,为心内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与心脏磁共振用于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一致性良好,但心脏磁共振的诊出率更高,更加适用于复杂性急性心力衰竭,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复杂性磁共振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