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2020-07-04 12:06孙鑫鑫赵晓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囊肿边界

孙鑫鑫,赵晓燕

(威海市中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卵巢囊肿在女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多为偶然发现,但如果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可随时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主张卵巢囊肿患者采取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卵巢囊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2]。本院随机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经病理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超声和病理诊断结果作对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在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经病理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且此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和通过。150例患者年龄20 ~45岁,平均32.6±5.5岁;囊肿发现时间0.5 ~5年,平均2.1±0.8年;囊肿直径2.5 ~5.5c m 之间,平均(3.5±0.8)c m。排除标准:入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子宫病变、血液系统疾病等。入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1.2 方法

150例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超声诊断仪由美国GE公司提供,阴道和腹部探头频率分别设定为10MHz 和4MHz。患者检查体位选取仰卧位,保持膀胱充盈,然后用探头从多方位探查腹部肿块,详细记录卵巢囊肿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囊肿位置、直径、边界、回声特点等)以及与周围组织与器官的关系,然后用超声显像血流,观察血流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经超声检查的确诊率,和病理结果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150例卵巢囊肿患者经超声诊断确诊141例,诊断符合率为94.00%,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超声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2.2 卵巢囊肿特征性表现

研究数据显示,入组的150例卵巢囊肿患者其病变以单侧多发为主(140例),双侧卵巢10例;囊肿位置偏高,多发于子宫前方和腹正中线;直径在2.5 ~5.5cm 之间,平均(3.5±0.8)cm;囊肿边界欠清晰,以囊性和混合性的包块多见,囊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厚;囊肿根部行超声检查可见血流消失或者减少。

3 讨论

卵巢作为女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经常受激素水平影响而发生囊肿,如果不能尽早治疗,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育功能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3]。卵巢囊肿的检查方法很多,其中超声最为常见。本次研究显示,150例卵巢囊肿患者经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00%,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0,P>0.05);而且150例卵巢囊肿患者其病变以单侧多发为主(140例),双侧卵巢10例;囊肿位置偏高,多发于子宫前方和腹正中线;直径在2.5 ~5.5cm 之间,平均(3.5±0.8)cm;囊肿边界欠清晰,以囊性和混合性的包块多见,囊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厚;囊肿根部行超声检查可见血流消失或者减少。超声进行临床诊断,通过观察不同组织间的声学特异性以及不同强弱回声来判断各种组织的界限和形态特点,具有无创伤、易操作的特点,而且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超声诊断卵巢囊肿,不仅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内部结构特征,还可以清楚观察血流形态,对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4]。超声诊断卵巢囊肿,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而且诊断过程中不易受膀胱和盆腔肠道内气体的干扰,诊断准确性更高,而且对于直径较大的囊肿,应用超声检查,更容易观察子宫肌卵巢状态以及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卵巢囊肿分为多个类型,而其超声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囊腺瘤在超声图像上显示边界较为清晰,可见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囊壁薄,突起部位可见强回声的光点;皮样囊肿超声图像上显示虽然边界清晰,但囊肿内回声不均,有光团及光斑存在;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上显示囊肿好发于后侧,边界比较清晰,在囊肿内存在较小的回声和较为密集的粗光点[5]。总之,超声诊断卵巢囊肿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时了解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囊肿边界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拓展阅读的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