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2020-07-04 12:06随胜月胡晓晴郭素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随胜月,胡晓晴,郭素华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中心医院 河北 邢台 0548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从而因为缺氧、缺血导致心脏病,其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相同,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目前,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也出现一定的改变,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得到增加,提高了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1]。本次实验采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术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2019年11月—2020年6月符合标准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所有患者经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明确诊断冠心病,并且1个月内临床病情稳定,排除近期合并感染性疾病者,排除静息心电图因为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厚、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影响导致ST 移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浆离子等检查,仪器采用恒康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美高仪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PCI 术前术后的动态心电图变化及相关症状,通过计算机对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情况进行统计。

1.3 指标判定

对患者PCI 术前、术后的动态心电图及相关症状进行对比。其中动态心电图检测包括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患者症状包括胸痛、胸部压迫以及呼吸短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得计数资料(χ2)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表示实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PCI 术前后动态心电图结果以及相关症状

对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动态心电图及相关症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心肌缺血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相关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患者手术前,详见表。

表 对比患者PCI 术前后动态心电图检测[n(%)]

3 讨论

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熟并且逐渐普及,为目前冠心病中诊断的金标准,还是黄金救护的有效手段,主要特点为疗效佳、患者恢复比较快、微创等。PCI 为技术先进治疗手段,其能够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并且使闭塞冠状动脉开通,对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进行改善,利用心脏供血增加对心脏功能进行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降低猝死发生[2-5]。成功PCI 术能够降低老年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改善缺血程度,缩短缺血时间,使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得到降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6]。

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对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进行及时查看,动态心电图临床多适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同时也能对冠心病、心源性晕厥、阵发性心悸等进行鉴别诊断,有利于医师对患者进一步确诊,其具有对PCI 术疗效和患者预后的无创性、有价值的评价优势[8]。

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 后症状和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具有临床意义。本次实验将本院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观察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率,实验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低于患者术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CI 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迅速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帮助临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将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互相结合迅速治疗高危患者,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