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07-04 12:05吴凯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电心脏病心电图

吴凯平

(贵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在各大医院中,科室收治住院患者时,都要进行例行心电图检查,这是常规检测项目。医院中常用的是常规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心脏疾病进行筛查和判断,进而给下一步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心电活动进行动态记录,这样可弥补常规心电图的缺陷,可以对患者心律失常、心脏猝死潜在危险进行判断,动态心电图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疾病的诊断。本次研究就是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的心脏病或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共90例作为对象,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将这90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确诊为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对照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4例,其中高血压20例,肺源性心脏病13例;实验组中高血压患者19例,冠心病22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排除年龄超过70岁患者,排除重大肝肾疾病患者,排除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针对9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准备,对照组患者施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前患者平躺,保持安静,确定检查接触端服帖患者皮肤,记录患者12 导联心电分析图。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在24 小时内进行心电记录,对心电信号进行记录,检测期间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排除干扰,检测时应用多体位检测方法,注意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如心悸胸闷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检测后,检测报告交由心电图科室专业医生进行分析和临床诊断[2]。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可以判断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还有心脏跳动规律,本次研究针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和有症状心肌缺血的例数和比例进行统计。对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主要依照短阵室上速、早搏、持续性心颤、室内阻滞进行统计[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检测与诊断

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测具体指标进行诊断,包括室上性收缩、持续性心颤、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心动过速,实验组患者这些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指标对比

2.2 心脏病阳性诊断率

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阳性诊断率差异明显,实验组患者诊断阳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率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心电图主要记录心脏从窦房结兴奋开始,传导至蒲肯野纤维及兴奋恢复过程的各项指标。常规心电图主要是检测患者某一时段的心脏活动指标,包括心率、心颤、早搏等,对心脏可能发生的不规律变化难以检测出来,因此,动态心电图应运而生,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患者在活动状态下24 小时的心电活动,弥补常规检查的不足,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为临床心脏病的诊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检查过程患者可自由活动,记录比较全面[4]。

临床上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等,临床表现不同,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这些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测来实现,通过记录心脏活动变化,确定患者的心脏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5]。常规心电图检测时段较为短暂,难以监测患者活动时的心电活动,因此,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种检测方式,动态心电图会全面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和 ST-T段异常情况,检查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为医生诊断提供专业的报告和数据。

综上所述,经过检查报告分析和数据统计,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电异常情况检出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心电心脏病心电图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