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2020-07-04 02:10李天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李天平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背景出发,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优势,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案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探究,以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信息技术是由强大的资源整合所依靠的,在现代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当中,恰当的引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的具体、生动、直观、知识面更形象,实现立体化教学。教师通过引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高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159-0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也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性、多元性、时效性等特点,而在课堂上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更能够调整教学过程,优化课堂互动,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跟随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各行各业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更有效的结合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更好的引导教学模式得到全面发展。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现今的实际教学当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科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从而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如此优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为情境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带给学生一些新鲜感,通过信息技术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此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有趣的学习情境,将抽象、静止的数学知识用具体、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并利用情境带动情绪,调动学生探究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例如在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利用课件出示篮球、课本、三角铁等各种实物的画面,并结合图形的展示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实物,你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图形吗?你在生活中还遇见过哪些图形?接下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动画情境,构建“图形乐园”,并引入喜羊羊、美羊羊等动画角色,引导学生进入到搭积木的情境中来。通过高质量的画面及音响效果引导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知识就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及单调。在课堂教学当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的有动力。例如:教学圆柱体的特征时,先在多媒体大屏上用动画显示一个圆柱体,通过一只小蚂蚁运动在圆柱体的a、b两点之间,并画出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圆柱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充满了期望,学习态度更加热烈。如此设计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情境构建中的优势,且情境氛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丰富资源,充实内容

信息技术的引入将课堂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连接,为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为数学课堂优化设计提供支持。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一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能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根据目标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学情,理解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在学习中的情感诉求;深入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丰富的课程设计研究素材与教学案例,结合学生主体的实践需要设计教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实现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提高课堂参与效果。

三、重点指导,提高效果

数学知识抽象严谨,小学生在理解与运用中常常陷入困境,而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结合重难点点拨,帮助学生突破困境,深入知识理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在知识难点突破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教师通过课前准备或者学生反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整合,并制作微课,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确保学生在反复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实现突破。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购物”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难点是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根据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再一次梳理了乘法相关知识,并结合计算题巩固学生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同时在微课中插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完成应用,突破难点。

四、师生互动,增进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中,师生互动效果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互动模式单一,教师习惯于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从而忽视学生在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平等的互动沟通中来,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教学实践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跑步”的情境,并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周长”,并激励其通过实际测量完成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同时也与学生进行了积极互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五、总结与反思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顺应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并结合数学课程实践情况加以应用。当然,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课堂教学要求进行优化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设计,体现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新萍.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80-181.

[2]杜明科.信息架起桥梁,技术贯穿课堂——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设计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2-153.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