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显著优势

2020-07-04 03:23王寿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制度政治疫情

王寿林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个层次所组成,具有领导与执政相统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选举与协商相补充、效率与公平相统筹、活力与秩序相协调的基本特征。其显著优势表现在: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政党合作共事、社会发展进步、人民幸福美满。这些优势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生动诠释,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植根中国社会、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次结构;基本特征;显著优势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0)03-0041-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原理与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总结世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正反经验,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优秀成果和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百业待兴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从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层次结构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政治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1]按照这种区分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所组成。不同层面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根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中,根本政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上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的下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重要政治制度的上位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下位制度,上位政治制度统领和制约下位政治制度,下位政治制度支撑和服从上位政治制度。因此,根本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是政治制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反映了政治制度体系的本质和特征,是一种政治制度体系区别于其他政治制度体系的主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共产主义及新中国成立前党总结的经验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一是确立人民代表机关在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因为只有人民代表机关才能广泛反映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并使之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以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二是确立人民代表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领导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只能在人民代表机关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下,行使人民委托的权力。作为这些原则的具体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全体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直接行使人民主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反映了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其作为一种政体,与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政治制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主干,规定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中,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一党执政与多党参政相结合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结构形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社会主义新型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巩固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形式,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三)重要政治制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中,重要政治制度是指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政治机制等。重要政治制度是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派生而来的,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其中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选举制度、协商制度、决策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听证制度、评议制度;职务任期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岗位轮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干部民主推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任用制度;民主参与机制、法治规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权力科学配置、规范运行、立体监控机制,等等。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实现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需要重要政治制度来确定相应的组织制度、管理权限、运行方式等。这些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发展。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需要对重要政治制度中某些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改革创新。如果重要政治制度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就有可能妨碍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切实贯彻。这是因为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存在于重要政治制度之中,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于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之中,重要政治制度的成熟程度,标志着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成熟程度。因此,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必须从完善重要政治制度入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本质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不例外。作为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进程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本质的外在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领导与执政相统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选举与协商相补充,效率与公平相协调,活力与秩序相一致。

(一)领导与执政相统一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发展活力的根本保证,是有效应对国际局势、科学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必然抉择。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形成了相应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所谓领导方式,是指政党组织引导人民掌握和控制国家政权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法,它主要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决定重大问题、开展思想教育、发挥模范作用来实现。所谓执政方式,是执政党掌握和控制国家政权以实现执政目标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法,它主要通过进入国家政权体系,主导国家政治生活来实现。在我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政权体系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实现其领导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其执政权。在政治运行中,共产党通过政协使其主张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通过人大使其主张成为国家的法律法令,又通过执行机关组织实施,通过党派团体带头贯彻。党的主要职能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对于同级各种组织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党总揽而不包办,协调而不替代,各方的事由各方去办,各方之间的事由党来协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制定,我国所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和举措,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法律法令的形式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贯彻实施的。

(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得到充分体现。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高度集中与在集中的指导下广泛民主相结合。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表明了广泛民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这又表明了高度集中。

民主集中制在不同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具体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是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由于其组成人员是代表而不是施政官员,在议事过程中法律地位平等,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因而对于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充分讨论,然后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作出决议,集体行使权力,这称之为集体负责制。二是在国家行政机关中,权力运行的基本方向是自上而下,权力的主客体关系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约束,因而对一切重大问题在进行充分民主讨论后,行政首长有权采纳正确的意见,作出最后决策,这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通过这两种负责制从不同侧面得到了体现。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与集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源泉,集中是民主的体现和归宿。在民主与集中之间要保持平衡,就必须既反对只强调民主、否定集中的分散主义,又反对只强调集中、否定民主的集权主义;既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又认真履行公民的义务;既坚持集体领导,又明确个人责任;既保护少数,尊重不同声音,又服从多数,遵守法规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民主与集中总是与一定的管理职能相联系,只有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并使之一体遵行,才能有效实施管理。因此,民主集中制一方面承认真理有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允许少数人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以保证党和国家意志的统一与行动的一致。

(三)选举与协商相补充

按照通行的观点,民主一般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选举民主模式,一种是协商民主模式。选举民主模式通常适用于国家内部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传统基本相同的均质社会。协商民主模式通常适用于国家内部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传统差异较大的异质社会。

所谓选举,就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法定的程序、自由平等的原则选举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民主形式。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选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议会议员的选举,二是行政官员的选举。凡是根据选民投票来确定最终结果的选举,就是直接选举;凡是选民投票不能产生最终结果的选举,就是间接选举。选举的实质是人民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力,并把它转移到自己所信任的代表手里,以委托他们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选举在民主政治中是国家权力运作的启动开关。[3]P198只有通过选举,公职人员才能获得合法掌权的资格。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國家机关之所以可以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原因就在于唯有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获得了人民的权力委托,唯有其他国家机关间接获得了人民的权力委托。

所谓协商,就是人民内部不同阶层和群体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做出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商讨,努力形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协商民主形成了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一种是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作为我国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交往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党和政府就大政方针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四)效率与公平相统筹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从表层上看是经济文化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从深层上看则是社会制度的竞争,社会制度的优势才是带有根本性的优势,而效率与公平相协调正是社会制度优势的具体表现和生动体现。作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率就是一定活动付出的代价与取得的成果之间的比率。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人的活动与其目的的关系,即人的活动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的,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耗费了多少劳动。一定活动达到了目的,创造了较多的价值,这种活动的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从我国政治制度运行的实际看,民主有利于科学决策,集中有利于提高效率。由于集中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效率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8~19世纪,英、法、德等国崛起,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美、日等国崛起,人口是上亿级的;而21世纪中国的崛起,人口是10亿级的,比此前崛起的大国人口总和还要多。欧美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进入工业社会;中国仅用了70年,就进入工业社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显然,这种奇迹的创造与制度的效率是分不开的。

公正即公平正义,是指对社会领域中制度和行为的合理性的一种道德认识和价值评价。其中,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衡量公平的尺度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正义指的是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思想、行为和制度。衡量正義的尺度在于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公平与正义之间,前者以自然和经济为尺度,具有合规律性;后者以社会和道义为尺度,具有合目的性,因而公平正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156美元增长到2019年10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达到5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建成覆盖14亿人的社会保障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到7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数字以雄辩的事实展示了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实在意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五)活力与秩序相协调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活力归根到底是作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创造者的人的活力。因此,要增强活力,就要着力营造社会目标与个人利益的联系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回顾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造不出来,到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一辆国产轿车下线、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海,从工业凋敝、农业萎缩、满目萧条到公路成网、铁路密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信息畅通、巨轮远航、飞机翱翔,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些奇迹的创造无疑来自人的智慧、力量和不懈奋斗,但从根本上说,更是制度使然。

人的活力的充分释放离不开秩序的有效维护。秩序通常指事物的有序状态,是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结构、过程和变化模式。它包含着行为秩序和状态秩序,也包含着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乃至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等。秩序的确立总是同规则的形成和实施紧密相联,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行为的文明性、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安全性。[4]P79民主法治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激发人的活力,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实际生活中,秩序通过明确的、普遍的规则,能够排除人为的、偶然的因素的干扰,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稳定的预期,并根据这种预期合理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表明,民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治理方式,是一种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达成社会和谐的制度安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也不同。衡量一种政治制度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安宁,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党际和谐、人民幸福。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政党合作共事,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人民幸福美满。

(一)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意味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工作,对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对经济、文化、社会、群团组织实行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适时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组织和支持人民行使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以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二是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三是领导人民贯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运行机制是:拥有主权的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受人民委托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开展活动,在充分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表决程序,产生执行机关并审议通过执行机关的工作计划;执行机关组织、协调、管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各项社会事务;人民通过代表机关及自身所拥有的公民权利直接或间接对执行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其实质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既能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志和愿望,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又能将各种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把全体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国家改革和建设事业。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由国家权力机关集中全体人民的意志制定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意志的高度统一,是举国上下必须严格遵守的普遍行为规范和共同行为准则,因而具有至上的权威和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法律形式和规范保障。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5]。由于任何权力都要有法律依据,任何权力都要受法律约束;由于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来治理国家,各种权力都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而法律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因人而异,不随人而变,因而依法治国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秩序。

(二)有利于政党合作共事

政党关系是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领导、控制、组织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特定的政治權力和政治利益分配为内容的政治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的科学结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政党关系的制度保证。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多党制框架下的权力争夺型政党关系,也不同于一党制框架下的权力垄断型政党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新型政党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经由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的党派团体,把其利益要求、政治愿望、意见建议反映到政治体系中来,使政治体系能够吸纳更多的输入资源,确保其输出的政治产品具有更加广泛的整合功能,使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得以协调,促进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一切爱国力量的团结一致。

中国共产党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平台,定期召开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重大决策的民主协商会,重大情况的民主通报会,重大问题的民主交流会,以此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愿望和诉求,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一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形式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政议政,以便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达成谅解,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服务;二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形式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拓宽言路、博采众议,既可保证党和政府的施政意图及时输出,又能保证其输出后得到迅速而真实的信息反馈,以利于各方面沟通思想、协调立场、达成共识;三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形式共商国是,既可尊重多数人的正确意见,又能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正确反映和合理协调,从而把各种社会内耗降到最低限度;四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形式充分发挥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既有利于保证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保证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全体人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又有利于共产党集思广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保证其有效贯彻实施;五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形式集八方俊杰、聚九州英才,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下,共同为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

(三)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主体的历史观、人民至上的权力观、人民中心的发展观、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和便捷的方式,使人民能够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表达意愿诉求、凝聚社会共识,使全社会能够一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利于激发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释放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创造潜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党的历史使命、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个人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重要纽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不仅能够保证国家机关协调一致高效运转,而且能够使民意得到灵敏反映,人才得到切实尊重,从而为有志之士施展才华开辟了人间正道,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福一方提供了广阔舞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多党合作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开辟了畅通的渠道,有利于把各种社会力量都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政治根基;通过政治协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广泛的政治共识,推动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使民族矛盾得到及时化解,民族团结得到不断巩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最广泛、最生动、最具体的民主实践,有利于城乡居民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保证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集中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办大事、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的独特政治优势。

(四)有利于人民幸福美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意味着人民能够自主平等地参与国家权力的运作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人民能够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能够得到国家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于国家政权而言,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就是充分享有公民权利。我国公民权利的享有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主体的广泛性,享有公民权利的主体不是少数人,也不是某些阶级阶层的一部分人,而是除了个别被剥夺政治权利以外的绝大多数人;二是内容的丰富性,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全面的,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权利;三是形式的平等性,公民的各项权利不受财产状况以及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居住年限的限制,全体公民可以平等地享有;四是实践的可靠性,国家为公民权利的行使,从物质上和法律上提供了保障。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广大人民摆脱了人身占有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赢得了做人的尊严,拥有自主的地位和独立的人格,积极从事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在生活方式上追求内容的丰富性,在情感方式上追求志趣的多样性,在思维方式上追求意向的新颖性,在行为方式上追求价值的独特性,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广大人民摆脱了欺压和凌辱,赢得了做人的权利,有权决定国家应有哪些权力、这些权力应由哪些人行使、行使权力应遵循何种规则、违反规则应承担何种责任;有权通过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形式和批评、意见、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监督国家权力,维护自身利益;有权通过选举、监督、罢免、听证等各种途径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决策与管理,从而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对权力的享有是以公民对权利的享有为基础的,公民对权利的享有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一种旨在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受到的压抑最小、束缚最少,最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旨在于“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6]。幸福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动力。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部分,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幸福指数则是衡量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数值,通常指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满意程度综合度量的一种指标。如物质待遇的满意感、学习工作的快乐感、情感生活的丰富感、发展进步的公平感、素质提升的成就感、享有民主的归属感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素质与能力,满足人民的需要与愿望,尊重人民的价值与尊严,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关爱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增进人民的幸福与美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为有效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显著优势的生动诠释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汇聚起排山倒海般的伟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而拼搏。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决定性胜利,生动诠释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始终保持中央政令统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统筹兼顾其他地区防控工作。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迅速将疫情防控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与疫情展开了坚决斗争。从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到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明确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从决定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到提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到面对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要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关口前移,协调推动来华人员健康检测,做好出入境防疫工作,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这一切充分表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周密的,采取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从而昭示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疫情防控的主心骨,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

(二)快速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面对十几亿人口在传统佳节大流动、大聚集的特殊时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对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并及时制定实施一系列战略策略。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一招。这样的果敢与决断,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下,在坚强领导核心的统率下,才能够有效实施,也才能够获得成功。“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7]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8]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携带精良医疗设备,火速驰援武汉、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的救治和防控工作。仅用10天时间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家专门医院,大规模改建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万余人,有效减轻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压力。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1000多亿元,确保人民群众不因费用问题而贻误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这是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全国一盘棋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生动展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不仅增强了全体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而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道:“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举世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9]

(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创造潜能

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取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使全体人民能够在危机时刻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化解风险、应对挑战而同心协力、并肩战斗。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面对肆虐的疫情,亿万中华儿女全国动员、全民参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了清晰的目标——坚决打赢这场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严峻的斗争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及时发声指导、采取行动,保证各项工作周密有序展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生命筑起了钢铁防线,展现了救死扶伤、不负重托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即刻出征,英勇顽强、敢打硬仗,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优良作风。广大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各方志愿者坚守岗位、真诚奉献,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倾心报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感人事迹,用文字、镜头和声音,营造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舆论氛围,展现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中华儿女“战时”所展现的品格、觉悟和情怀,与“平时”党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服务宗旨、崇高的理想信念武装人民密切相联。这就使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转化为亿万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

新冠肺炎病毒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很大的危害性,在人员密集、交往频繁的条件下,疫情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具体实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火速建成两家专门医院,用于集中救治危重患者,征用一批酒店、场馆、培训中心,兴建方舱医院,用于集中收治轻症患者、疑似病例或观察密切接触者。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同时,依法严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趁火打劫、制假贩假等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纪依法惩处作风飘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失职渎职行为。

疫情防控面临着多种挑战的叠加和多重复杂问题的处理。包括药品研发、物资供给、市场保障、舆论引导以及恢复生产、稳定就业、畅通运输等等,其中关键在于疫情防控和病员救治。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疫情防控的治本之策。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对数万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集中救治,对几十万名密切接触者开展隔离观察,组织数以千万计的存在风险人员进行居家观察,对进出武汉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切实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是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务。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之举。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明确诊疗程序、有效治疗药物、重症病人的抢救措施,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整合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急物资采购供应储备保障体系。从实际情况看,国家应急体系有效运行,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具有果断决策力的指挥机构,能够协调各种应急资源,统一行动、有序运转;二是具有高效执行力的实施机构,能够在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两个因素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力支撑。

回顾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我们党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道又一道举世罕见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秋的奇迹,譜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史诗,而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又为这一史诗增添了新的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必然还会遇到不少重大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不少重大风险需要我们坚决抵御,不少重大阻力需要我们顽强克服,不少重大矛盾需要我们着力解决。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就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2]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

[3]张文显.政治与法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4]本书编写组.法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

[6]习近平.2017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7-01-01.

[7]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

[8]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2-11.

[9]王远.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N].人民日报,2020-01-29.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责任编辑:钟亚玲)

猜你喜欢
制度政治疫情
办公室政治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某些单位的制度
政治法律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