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种植类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以奥兹农学院为例

2020-07-07 08:10崔保伟刘全永贾利元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奥兹农学院加拿大

崔保伟,刘全永,贾利元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引言

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中所谓的“课程”体系,相当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所讲的专业;而每门课程要完成的知识和技能,就相当于国内农业类院校每个专业要修完的课程.因此,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就等同于国内职业教育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种植类课程采用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季节和学习包(模块)为核心的灵活的课程安排[2].在赴加拿大考察学习中,奥兹农学院专门就关于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组织、课程评估体系、深度校企合作等的成功做法及实施保障做了详细报告. 通过在奥兹农学院考察学习的所见所感,笔者对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有了深刻认识,并对其蓬勃发展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思考.

1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了成套的CBE(Capacity-Based Education)理论.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生产第一线的行业技能[3-4],如奥兹农学院开设的“学生管理农场”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已学过和正在学的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学生实践参与对商业活动成效的评估,培养其决策能力;让学生分小组共事,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该课程计划开设学制两年:第一年在校主要学习有关农场如何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第二年让学生组成团队,每个团队划分一定的土地,安排在农场进行管理经营实践.每个团队被划分成生产组、市场组、财务组、人力资源管理组,每小组由一名组长四名成员构成.学校为每个团队统一划分700亩农场进行管理经营,至于具体划分几个区、种植几种作物、种植面积为多大、施什么肥料、购买哪些品种的种子、怎样进行全生育期的管理等,都有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每个小组每周定期开一次讨论会;团队每个月定期开一次总结会,集体讨论遇到的难题,并形成总结报告.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实施,但不参与团队、小组内的决策.“学生管理农场”课程随着一个生产周期结束而结束,学校为每个学生发放课程学习评估表,由三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农场的实际劳动表现、团队合作情况、设计方案落实及最终获得的效益等方面进行打分,按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个等级考评.同时,根据团队中每个学生的不同职能给予适当加分,最后学校根据三名教师的平均分数确定学生的考核等级.为了保证SMF课程的科学实施与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董事会.该课程已开设15年,一直深受学生及行业雇主的欢迎.

2 以季节和学习包(模块)为核心灵活安排课程

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在充分考虑季节特性的基础上,灵活安排课程,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如奥兹农学院在园艺、草坪学等课程(专业)教学安排中充分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冬季主要进行室内教学,春季则结合农业生产季节特点,重点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各专业的开学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安排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每门课程由教师开发成学习包,即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安排往往集中在某一时段进行,不像我们的国内院校,一门课程安排分散在整个学期进行.园艺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按能力进行模块教学安排的特性.

表1 加拿大奥兹农学院园艺专业课程教学安排

3 种植类课程(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拿大奥兹农学院课堂教学模式是专业课教师紧跟现代学生需求,给学生创造更多环境及机会,让学生动手,全程参与课堂,调动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现以“咖啡配方技术”课程为案例,介绍该教学模式:

3.1 联系

教师在开课前五分钟,先与学生建立联系,明确告知学生本节教学内容所包含的职业技能及与行业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的关联等.本环节能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动机.同时,学生也事先知道学习该课程内容后的成效及如何达到目标,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新知识,精力会更加集中,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下,会积极地跟着老师的思维.

3.2 探索

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将所学内容通过讲授、演示、操作等步骤归纳总结成问题,然后将问题设计成有创意的探索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与分享.探讨结束后,小组选出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对讲解不全面、不到位的地方,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再补充,讲解结束后由教师对所有小组的讲解情况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将所提问题答案传授给学生.这样让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1/3时间教师讲,2/3时间学生探讨讲解,学生比教师讲的多).

3.3 实践

为了让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能更好的消化吸收,教师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此环节是小组教学.实践指导老师提前准备好实践材料,学生每3~4人一个小组,每3组配一名实践指导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安排的重点是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实践动手展示时间占30%,学生实践时间占70%,这样能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任务.指导教师全过程跟随学生以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可行的创新设想给予认可和鼓励.

3.4 反馈

反馈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实施中或结束以后进行的双向沟通交流.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与技能是否达标进行评价,必要的时候可通过简单考核,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教师的反馈要及时,建议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将建议反馈给学生之后,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或课下发Email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意见. 调查咨询具体内容为:教师课堂上做得哪些对你有成效;哪些教学环节你最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最意外;什么地方需要老师改进等.为了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第二次上课前,教师要将学生反馈的结果及时告知学生,同时表示感谢,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模式及时进行调整.

4 种植类课程(专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采用“带薪实习”教育模式

奥兹农学院采用的“带薪实习”校企合作模式是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一大显著特色[5].该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完成课程(专业)的学习,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训期间可以获得一部分学分和一定的工资,这些工资基本可以解决其在校的生活费.选拔优秀学生到企业实训的时间是第二学期,学生先提出申请,然后由学校与企业共同面试,面试合格的学生再由课程指导老师安排到企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担负岗位训练的责任,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岗位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优化,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在实训期间学生可与企业建立稳定的雇佣关系,毕业时可以前往实训的企业就业,从而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承担课堂理论教学,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提供技术服务;企业通过岗位训练,对学生有了深度考察,便于选拔优秀员工,从而降低企业招工成本,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多赢.

4.2 校企资源共享 校企专业共建

加拿大奥兹农学院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作企业向学院捐助资金和提供设备,帮助学院解决一部分办学资金不足和教学设备更新缓慢等问题.学院根据企业捐资的多少制作成光荣榜挂在最醒目的位置,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企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使学生树立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工作的信念.另一方面是合作企业向学院提供技术转让,并与学院共同成立技术转让中心.该中心负责将转让的技术编制成教材、手册,对学生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了解企业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院对课程(专业)的优化,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校企专业共建方面,奥兹农学院与企业共同建立课程(专业)开发委员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学院新专业的开发、学习包的制作、教学内容的设计等,保证开发的新课程紧跟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确保学习包、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

4.3 校企人才互通

加拿大奥兹农学院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了人才互通.一方面是学院邀请合作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院董事会成员,参与学院管理,对学院课程(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做出决策,以促进学院办学与企业紧密结合,增强社会影响力.同时,学院也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到学院兼职任教,或者定期到学院开展报告讲座,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是企业承担了对学院派遣的实践教师下企业进行技能培训的任务.奥兹农学院对教师实践技能要求很严格,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年都要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训,以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岗位需求,保证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4.4 政策扶持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

加拿大联邦政府为推动学院与企业更好合作,对校企合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引导效果显著.一是政府在资金上对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扶持,拨款比例超过本科院校.二是政府鼓励行业或企业给学校提供投资和捐助,并对投资和捐助的企业提供减免税收优惠.如加拿大奥兹农学院的肉食加工实训设备30%属于自购,70%由合作的行业或企业赠送,这解决了学校实验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三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劳动报酬得到国家制度保障,其实习工资与企业的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学生的劳动得到了尊重.四是政府鼓励学院青年教师每3年到行业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4个月以上,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实践锻炼期间的工资由政府、学院、企业共同承担.

5 种植类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

课程(专业)评估是检验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6].加拿大奥兹农学院课程(专业)评估由三方组成.第一方是学院审计(内审、自查),评估标准是:课程建设是否与学院发展保持一致,课程成果是否显著,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课程建设预期成果是否达到,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是否解决等方面.第二方是外审,由加拿大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的教育质量保证与服务委员会负责考核审计,机构人员由3~5人组成,包括各学院行政人员、退休专家和其他人员.评审(考核)标准是:课程建设能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课程与行业企业关联度,教师队伍建设及业界经验,学院教学资源配置情况,课程成果落实情况,课程评价体系是否有效等方面.第三方是学生评价,每年3月份对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重点是课程建设学生是否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率等方面.

6 结语

通过对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种植类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剖析,总结了奥兹农学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完善的评估体系:以季节和学习包(模块)为核心的课程安排模式;紧跟现代学生需求,给学生创造更多环境及机会,让学生动手,全程参与课堂,调动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等.而这些则为国内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新的借鉴.

猜你喜欢
奥兹农学院加拿大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试析阿摩司·奥兹《乡村生活图景》中的“寻找”主题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多元加拿大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介绍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加拿大看病记
酒吧游戏知多少
《绿野仙踪》读后感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