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驱动:知识从“解构”走向“重构”

2020-07-08 09:48丁洪洪荟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化问题链问题驱动

丁洪 洪荟春

[摘要]问题链侧重情境的完整性、结构的逻辑性和衔接的关联性。知识的学术形态需要转化成教育形态的问题链,以演绎知识解构到重构的关键环节和智慧路径,驱动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并最终超越具体知识,内化关键能力,丰盈理性精神。

[关键词]问题链;问题驱动;知识解构;模型重构;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07-04

数学知识存在两种形态,即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教材呈现的数学知识追求“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和严密的推理”,这是知识的学术形态,偏重线性编排和形式化。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用“火热的思考”去理解数学知识“冰冷的美丽”,这是知识的教育形态,注重个性建构和数学化。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那么,转化的路径是什么?转化过程要遵循哪些原则?转化的效果又该如何评估?接下来,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磨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一、第一次执教:解读静态知识

1.教学设想

从联系的角度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四面八方、数对确定位置、角的认识和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确定位置的主题学习,需要学生有效调用、合理支撑和适当对比已有概念,进而渗透极坐标的思想模型,适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决定充分用好主题图,根据教材提供的问题链,引领学生有效经历确定位置的具体过程,进而把握规律和建构模型。

2.教学设计

首先,以确定灯塔1和灯塔2相对于轮船的位置问题引入,驱动学生对问题进行简单表征,并激发学生对具体表征进行反思;其次,介绍方向重新约定的基准对象和表达方式,并适时出示相关角度,驱动学生合理、完整和具体地表示灯塔的位置;接着,用问题驱动学生比较所确定位置的异同,侧面凸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特点;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练习,理解内化确定位置的方法模型。以下是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主题图):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行驶,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生1: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

生2:燈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

师:你觉得这样表达具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新方法。

(2)介绍规则,约定表达

师(出示指南针):人们常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指南针指向正北和正南,如果物体不在南北线上,就要看它的位置相对于北或南是偏东还是偏西。因此,东北方向也叫作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作北偏西。以此类推,你会说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吗?

师:现在,你能说说灯塔1和灯塔2各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3)完整表达,建构模型

师(出示平面图):如果把物体抽象成点,用点的位置表示物体的位置,你能理解图中标出的30。吗?现在你能完整表达灯塔1的位置并填空吗?

师:你是怎样确定距离30千米的?

师:像这样确定位置,我们称之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件配合演示)

(4)实践运用,理解内化(略)

3.教学反思

纵观全课,教学使用了教材给定的情境,但是这些情境远离学生实际,激发不了学生确定位置的内在需求;教学紧扣“调用经验模糊确定、整合新知精准确定和对比反思内化模型”的问题链,但是精当的讲解未能引发学生知识的自然生长,缺少过程的搬运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存在价值的正向体验;教学中的练习题来自教材,但是机械的解决未能催生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怎么办?首先,需要寻找与灯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弥补静态情境呈现的留白和不足,变“要我确定位置”为“我要确定位置”;其次,需要再次确认教学的重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生长的关键环节,使“平均用力”变为“难点突破”;最后,需要对练习进行有机整合和梯度呈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和建构模型,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这样处理有助于教师“有生长”地教,帮助学生“有过程”地学。

二、第二次执教:指向生长需要

1.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实践和反思,通过研读教材、前测调查和持续学习,我们弄清楚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二年级的用“四面八方”模糊确定位置,而现在要精准定位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即需要重新“改造”方位的描述,也就是适时引入角度(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需要确认两点之间的距离,借助比例尺加以计算,最后还需要比较不同确定位置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悟知识的独特地位和价值魅力。也就是说,教学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知识生长的需要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情境要真实“可亲近”、过程要经历“再创造”,而比较则要紧扣“问题情境和数学本质”。

2.教学实践

首先,出示灯塔的图片,让学生调用生活经验猜猜“它是谁”,再播放一段介绍灯塔的视频,拉近学生与灯塔的距离,使学生了解灯塔具有的确定位置的功能。紧接着创设情境:“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行驶,天气突然变得恶劣,视线变得模糊,安全航行急需要确定位置,好在前方出现了——灯塔。”然后顺势抛出问题:“如果你是船长,以轮船作为观测点,你能确定灯塔1在轮船的什么位置吗?”并将物体抽象成数学的点,用点的位置表示物体的位置,设置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

其次,锁定出现频率最多的“东北方向”和"30千米”。先引导学生反思“你是怎样确定距离30千米的?”,回顾运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解实际距离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思考“只说在东北方向,你觉得具体吗?”,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表征的探究,引出角度的表达;然后同时给出30°和60°,让学生尝试描述“北偏东30°”和“东偏北60°”,引发方向描述起点的讨论,促使学生调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以“正北和正南”作基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性,能够将“东北方向”换个角度重新描述成“北偏东”,并此类推到其他方位的重新约定;最后将关键信息“北偏东30°”和“30千米”一起出示,让学生组合信息,并追问组合的内在依据。

生2:复活岛在轮船的南偏西20°方向60千米处。

生3:我来纠错,应该是南偏西70°。

师:你能说服他吗?

生3:西偏南20°就是南偏西70°,要用90°-20°=70°。

师:心中有标准,做事有分寸。

【思考:问题链一般包含正向迁移和反向审视两种类型。教学中,灯塔2的位置确定是知识的正向迁移,而对复活岛的20°方向的辨析属于方法的反向审视。一般而言,反向审视练习主要针对关键环节和关键方法,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所以需要反复、多角度和立体化的锤炼。就教育的目的性而言,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作用,服务于“南北作基准”的方法建构。】

【教学片段3】对比概括,内化模型

(1)猜中概括确定位置的路径

师(出示“南偏东”):这里是要猜神秘岛的位置,请看好提示。现在你能确定什么?

生1:能确定南偏东这一个区域。

师(出示“80°”):现在你又能确定什么?

生1(边说边指):能确定一条线,神秘岛应该在这条线上。

师:还有什么就能确定神秘岛的具体位置?

生1:距离。

师:给出距离“50千米”,你能确定吗?

生1:这里1厘米表示10千米,所以我比画了5次,神秘岛大约在这个点。(图略)

师:恭喜你!面一线一点,范围不断缩小,直到最后确定。

(2)调中感知位置关系的相对

师:轮船在灯塔1的什么位置?

生2:轮船在灯塔1南偏西30°方向30千米处。

师:改变观测点,通过观测灯塔1在轮船什么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3:方向相反,但角度和距离都相等。

师:你能介绍一下小组长相对于你的位置吗?

生4:小组长在我前面大约2米的地方。

生5:某某同学在我后面大约2米的地方。

师:比较这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方向相反,距离相同。

(3)比中突出不同方法的关联

师(出示课件):这两个点都被确定位置了,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6:左边用的是行和列,右边用的是方向和距离。

生7:左边确定的是教室里某个人的位置,而右边确定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师: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左边凸显的是整体中的点的位置,而右边凸显的是点与点之间的位置,适用的环境不一样。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8:围棋中的棋子、汽车中的座位……这些与数对确定位置差不多。

生9:像如皋和海门,两个地方之间的位置确定更适合方向和距离。

师:真棒!其实,梳理不同点,也就间接回答了今天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说说相同点。

生10:都要考虑两个因素。

生11:还要约定先后顺序。

师:是的,以前需要锁定关键信息和约定表达方式,今天也是,将来还是。

【思考:問题链想要“链”出精彩,就必须借助对比,驱动学生的学习深入浅出。首先,一步一景式的猜测和概括,助推学生玩中不断思考,尤其是抽象出两点之间确定位置的路径时,使得学习从“特殊”走向“一般”;接着,对比因调整观测点带来的位置描述的变化,初步得到“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的结论,当进一步互动唤醒学生原有认知时,位置相对性的特征呼之欲出,使得一般结论贯通“已知”和“未知”;最后,横向比较两种典型的“确定位置”,在不同点中感知确定方法和适用情境的差异性,在相同点中触摸确定方法和内在本质的一致性,使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自身的发展从“模糊”走向“清晰”。】

【总评】至此,我们找到了学术形态转化成教育形态的数学化路径,即将零散的、模糊的和机械的问题点有机整合成相对系统的、清晰的和灵动的问题链,通过点的有效突破、层层递进和建构完善,驱动学生经历知识生长的全过程,这是从设计的层面为知识的重构做好了铺垫。对于转化过程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不但要做到情境的完整性、结构的逻辑性和衔接的关联性,还要做到情境设置服务学习内容、结构编排遵循认知规律和衔接紧扣生长节奏,这些是从策略层面为知识的重构保驾护航。转化的效果又该如何评估呢?从学的角度看,主要观察学生是否经历心动想学、生动表征和灵动内化的过程。从教的角度看,主要考量教师所处的教学境界,第一种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搬运给学生,教出于传授的本能;第二种是针对知识本身,引入媒体手段、方法技巧和资料补充等,教展现解惑的本领;第三种是基于知识的本质理解,教学演绎知识解构到重构的关键环节和智慧路径,并最终超越具体知识,驱动学生内化关键能力和丰盈理性精神。

猜你喜欢
数学化问题链问题驱动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