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0-07-09 09:34田雨同李宏洁杜灿灿金丽园程青云
医学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问卷

田雨同 张 艳 李宏洁 杜灿灿 赵 敬 刘 珍 金丽园 程青云 许 冰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郑州,450001

随着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2019年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但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性质、服务范围、考核标准、准入机制等管理规范尚不明确[1],且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供需双方失衡极易产生未满足需求。未满足需求是指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产生的、但是未被治疗或照护满足的需求,其可展示老人自身需求与得到的照护、支持之间的差距[2]。英国等国家特将老年人未满足需求的性质及程度作为重要政策抉择及评价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卫生公平性的依据[3]。部分研究结果也表明未满足需求增高会提升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4]、产生抑郁症状[5]、增高死亡率[6]、降低生活质量等[7]。但目前关于医养结合服务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老人需求的调查,而针对老人未满足需求进行相关研究较少[8],故本研究拟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未满足需求及机构的服务供给现状,旨在为提供精准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便利选取河南省县级、市级、省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各3家,其中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及医养合作共建机构各1家,于2019年7-10月便利选取331名入住老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60周岁及以上;②入住时长≥1个月;③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可正常沟通交流;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由统一培训的3名研究者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1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1.2 研究方法

自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调查问卷,共包括2部分。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用于调查入住老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来源、医保形式、是否自理、失能原因及时长、所患疾病、入住养老机构原因等。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问卷。用于评估入住老人的未满足需求现状,问卷初拟48个条目,经专家小组会议后共修订3个条目、合并3个条目、删除4个条目,形成的最终问卷共包含42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是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需求(7个)、日常生活照料需求(9个)、医疗照护需求(8个)、社会支持需求(8个)、精神归属需求(10个),采用Likert 5级评分,由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所有条目均反向计分,得分范围为42-210分,得分越高,说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越高。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其内容效度为0.89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88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双人录入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x±s、百分率对入住老人人口学特征、未满足需求得分情况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1名调查对象中男136人(41.1%),女195人(58.9%);年龄60-96岁,平均(81.99±6.99)岁;其中患高血压109人(32.9%),糖尿病62人(18.7%),冠心病82人(24.8%),脑卒中60人(18.1%),风湿性关节炎19人(5.7%),慢阻肺3人(0.9%),骨质疏松5人(1.5%);入住养老院原因有不想麻烦子女104人(31.4%),子女无法在身边照顾240人(72.5%),可以与其他老人多交流26人(7.9%),没有房子但想和子女分开住2人(0.6%),其余具体资料见表1。

2.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得分情况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总得分为(94.96±11.06),平均得分为(2.26±0.26)分,其中各维度具体得分见表2。

2.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汇总331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的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民族、医养结合机构所在区域及类型、职业、亲属探望次数、有无医保及医保形式、养老费用承担者情况、主要经济来源、月收入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失能时长”这11个自变量的医养结合服务未满足需求得分存在组间差异(P<0.05),见表1。

表1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续表1)

表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各维度得分情况

2.4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对自变量重新赋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养结合机构所在区域及类型、亲属每月探望次数、养老费用承担者情况”这4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F=31.871、R=0.574、R2=0.329、DW=1.779),见表3。

表3 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处于中下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平均得分为(2.26±0.26)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医疗照护未满足需求最高,精神归属次之,这与段慧敏等的研究结果一致[9],原因可能是①76.1%的老人患有慢性病,且多数老人多病共存,对医疗照护服务需求较大,但目前医养结合仅处于试点运行中,供给服务还有待完善;②64.6%的受调查老人缺乏配偶陪伴,且护工短缺、老人无法自由外出等也致使老人缺少沟通倾诉对象,其社会归属及精神慰藉需求难以得到满足[10]。这提示现有医养结合机构所提供服务可及性还有待提升,应针对老人未满足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类型。

3.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所在区域、亲属每月探望次数、养老费用承担者情况是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养结合机构所在区域、亲属每月探望次数、养老费用承担者情况对入住老人的未满足需求得分具有影响(P<0.05)。其中与省级试点机构相比,市县级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得分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省级医养结合机构的合作医院、养老院医疗资源、环境、医护技能等较好,因此能提供较专业、多样化的医疗照护服务[11];此外,27.2%的被调查省级机构入住老人均有退休金,省级医疗机构入院老人未满足需求得分较低,可能与其经济充裕且独立,能自主支配资金享受所需服务有关。

亲属每月探望次数越多者其医养结合服务未满足需求越低,可能是因为亲属前来探望能一定程度上消除老人的孤独感,而研究表明孤独感是养老院老人满意度的最强预测因素[12];并且家属能给予老人家庭网络支持,使老人精神有依托、无被抛弃感,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养老机构生活[13]。而本次所调查入住老人中91.5%的亲属每月都会前往医养结合机构探望老人,76.4%的亲属每月探望次数达3次及以上,这提示除亲属陪伴外,也应增加丰富的娱乐及志愿者活动增加老人社会归属感。

自己及配偶承担养老费用者较子女承担而言,其未满足需求较低,原因可能是:①被调查的入住老人中81.3%的有退休金,且98.8%的入住老人都有医保,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且经济独立,能较好地支配资金以满足自我需求;②老人多因子女无法在身边照顾且不想麻烦子女而入住养老机构,而由子女承担养老费用会增加其心理负担,以至无法积极参与到护理、社会活动中去[14]。

3.3 医中有养模式能较大程度满足入住老人需求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医养结合机构类型对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存在影响,其中医中有养型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得分较低,这与朱震宇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5],原因可能是:①医中有养型机构为在医院内设置养老中心,其能为老人提供及时、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且能随时住院并享受报销服务[16];②养中有医模式为在养老院内建护理院,但其无法取得医疗机构许可,所提供药物无法报销且医疗设备有限、专业度较低等难以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17];③医养合作共建模式为养老院与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但多数合作医院为二级或职工医院,其诊疗水平有限、与养老院距离远等无法实时满足老人的就医、护理和康复需求[18]。这可能提示国家政策应积极鼓励各型医疗机构内设养老中心,并进一步推广运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减轻家庭负担,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以保障医疗需求。

3.4 本研究的启示及局限性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发现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未满足需求程度为中下水平,未满足需求以医疗照护及精神慰藉两方面为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医疗资源水平及专业度、时间及空间、经济收入等影响,提示我们应针对老人未满足需求的性质及程度制定系统性的干预方案,把重心下移基层,筛选孤独感评分高、经济负担重、需求高的老人为干预对象,如可基于医联体或医共体,借助信息化平台等实施远程健康管理、过度性护理等,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老人在上下级医院间、医院-养老院间的自适应过程及服务可及性,基层也可通过对口帮扶、三下乡等提供公益性的医养结合服务。其次,我们可顺应国家政策要求,依据老人需求研发医疗辅助、家庭照护、情感陪护等机器人,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可能对样本代表性带来不利影响。其次,本研究所调查人群仅局限于河南省部分地区,且调查人数较为有限,以后可考虑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并且课题组下一步将聚焦于基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及照顾者,以调查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及照顾者未满足需求,构建适合基层养老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平台。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问卷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问卷网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问卷大调查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