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编排意图,让识字教学丰富多彩

2020-07-09 03:42祁静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构字形声字生字

祁静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难点。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识字教学,在编排上体现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识字方法多样,识字文化内涵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多元识字为识字方法路径,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传统文化的渗透等,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依托教材,在识字中尝试积累运用

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语言的发展,鼓励学生从小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从发展学生的语言出发,让学生在认识汉字中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借助课文积累语言

如统编本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一文中主要有“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几个短语,这几个短语把一年四季的特点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识字教学中,在学生认识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善于采用多種方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教学“夏雨落”这个短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向学生播放夏季下雨的视频资料,以使学生对“落”这个动词有真正的感受与体会。在教学“秋霜降”这个短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以及其他的节气名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霜”是怎样形成的,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在教学“冬雪飘”的“飘”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飘飘悠悠的动作。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学生学习的兴趣定然会非常浓厚。

2.仿照课文丰富语言

以《春夏秋冬》一文为例,在学生对课文中“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这种短语形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类似的练习:

让学生进行连线训练,以促进学生对这种短语组成形式的了解,深化学生对动词的认识。这样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为学生运用语言奠定了基础。

3.拓展课文运用语言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本,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在《春夏秋冬》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如描写春天的百花开、冰雪融,夏天的荷花开、知了叫,秋天的菊花黄、天气凉,冬天的北风吹、水结冰等,这样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二、依托教材,在识字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统编本中的识字内容好多是由成语、谚语、歇后语、传统蒙学等内容组成,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好素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教材出发,适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1.借助插图识字,感受传统文化

以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一课为例,“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主要是以扇形画的形式展现的。在教学生认识这些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课文插图,并告诉学生扇形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认识汉字,这样集汉字学习与图画意境于一体,可以促进学生对一年四季特点进行更好的了解与认识。再如,《猜字谜》一文中的插图是元宵节的画面,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插图来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习俗,再引出课题让学生进行猜灯谜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字谜或者创编一些字谜进行猜一猜的活动。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彰显了识字的魅力。

2.借助故事识字,体会传统文化

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姓氏歌》是根据蒙学读物《百家姓》改编的,主要以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组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姓氏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百家姓》,并向学生介绍《百家姓》这本书中记录了504个姓氏,百家姓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了,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想知道‘王子后面还有哪些姓氏吗?为什么‘赵姓会排在第一位?”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依托教材,在识字中发现构字规律

仔细研读统编本教材就会发现,一年级下册教材中选用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这些韵文结构简单,言辞优美,节奏明快,特别适合学生朗读、背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入手,引导学生识字,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

1.辨析异同,主动发现构字规律

以《小青蛙》一课为例,这是一首字族文儿歌,课文中的生字“清、情、请、晴,睛”都是“青”字家族的成员。这些生字都是形声字,“青”字表示声旁,部首部分表示形旁,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这些生字之间的规律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的特点,再读一读这些生字,并想一想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他们发现了这些生字字形相近、读音中只是声调不同的特点。在学生对形声字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青”字还可以加上哪些形旁,可以组成哪些形声字。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2.搭建平台,运用构字规律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仅仅止步于学生对形声字规律的认识,而不注重运用,那么学生的识字就仍然停留在浅层状态。教师还应创设条件,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处。以《小青蛙》一课为例,在学生掌握形声字的特点规律以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瞧,青字家族又来了一些新成员,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蜻、精、婧)让学生猜猜它们应该读什么音。这样教学,从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到猜字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提升。

四、依托教材,在识字中培养审美情趣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字形特点,融入字理知识,激发学生想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到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字理识字中激发想象

如在《春夏秋冬》一文中“雪”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最早的“雪”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从图片中看最早的“雪”字就像是从天上纷纷扬扬落下来的雪花。到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雪”字的组成就分成了三部分,上面变成了雨字头,中间是两片雪花的样子,下面则是像手一样合抱着去接天空飘落下来的雪花,到了现在,“雪”字就变成了如今的样子。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雪”字音、形、义的关系。

2.在创编歌谣识字中丰富想象

字理识字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汉字的演变历程,让学生对汉字的本义有一定了解,而且这些字理背后大都蕴含着一个个丰富的小故事。教师要鼓励学生乐学乐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如在《猜字谜》一课的教学中,“喜”字的上半部分是一面放在鼓座上的鼓,下半部分是一张嘴巴开心地笑着,可见,“喜”字在古代就代表着欢笑的意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创编儿歌“打起鼓来开口笑,欢欢喜喜庆元宵”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喜”字的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你见到过哪些喜庆的事情是需要擂鼓庆祝的呢?这时候,许多学生就会想到结婚庆贺、开业庆贺、节日庆贺等许多欢庆的场面。这样教学,识字与趣味并重,不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魅力,也为学生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色。

统编本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理念新颖,内容丰富,采取了多元识字的编排方式,让学生乐学乐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文本教材,抓住识字的方法特点,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以真正发挥出教材的教学价值,让学生的识字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构字形声字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形声字太调皮
关于“庭”字笔画的长与短
斯诗私塾
画说汉字——摆(bai)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生字变身
我们的新发现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