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0-07-09 19:36许晓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

许晓钒

【摘要】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在有效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好“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教学设计   合作小组   优差搭配   分层搭配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54-02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数学老师目前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同时,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下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并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创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备课的重要性,所说的教学设计事实上就是备课,备课不单只要备老师还要备学生,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以下原则。

(一)自主学习方式原则,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在新课程环境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接受、记忆、练习或模仿。所以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应要做好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的一个准备,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资料收集,问题准备设计,做好思维导图等等的准备然后再来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在新课程环境下,我们老师有必要将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转换,我们可以以学生学习伙伴活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再高高在上的授课,不再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单向交流。我们的身份将由知识的传授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在新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转变。因此,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符合我们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三)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笔者认为,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配合,例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概括总结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字处理能力、解的合理性判断能力等等,那么对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需要学生的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了。因此,创设情景的设计是必须坚持的。

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认为初中数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学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了,例如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微课件的播放,微讲座的试用等等,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上运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取得的效果也较好。“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合理分组,分组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特点,比如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智力等情况,小组成员分配中可参考以下搭配。

(一)优差学生均衡搭配。这种优差学生搭配的方式,对于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有针对性,因为七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还是不稳定的,可上可下,这种分组方式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笔者是这样操作的:来个开学考试,然后1、2、3……12名作为12个小组的小组长(1号),然后按U字形分配定出2号3号4号,这样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相对平衡,这样的分组方式有利于老师的把控。在这种分组中,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通过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带动,给与促进,使得学困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取缔被动学习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以上的分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笔者利用小组合作方式上课的做法用一个例子说明,二次根式(2)这节课,已经学习了最简二次根式及其化简,在上课前我会先小测上节课的内容例如:

128  =             然后每个小组组长到对方组批改,然后把小组分数写在小黑板上(为了小组荣誉,一般每个同学都会很认真的,必须要认真听课小测题才会做),在课堂教学上,也会有抢答题,根据题目难度分值不同,把小组的得分写在小黑板上,最后根据本节课的情况再进行小测,笔者会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小测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得分继续加上。最后总结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进行奖励或惩罚。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学生特别感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

(二)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在九年级毕业班进行复习的学生,分层搭配的原则是: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分层。也就是说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分成一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的优势发展,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相互竞争、互相学习、交流和比较的效果,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对于学习水平较弱的学生小组,他们在组内不再属于帮扶对象了,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能很好的保证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掌握。实例探讨:在九年级复习模块中,《将军饮马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小组要求不同,优层次小组要求通过小组学习要总结出将军饮马中出现的所有情形,例如什么时候线段和最小,线段差最大问题,然后根据这些结论应用到综合题中(二次函数、圆当中出现最多的题型),而若层次的小组只要掌握简单的将军饮马模式(线段和最小,线段差最大的问题),会做一些简单的选题填空题就行。这样的分组学习方式,学生很喜欢,学数学也更有兴趣了。再如,我们在学习《长方体的截面》这节课中,就是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各个小组通过动手切萝卜、然后小组讨论总结的模式,得出长发体的截面可以是什么形状。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探索总结得出的结论,记忆特别深刻,而且觉得数学课也可以上的这么有趣!从而更喜欢数学了。

路漫漫其修而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方法、方式值得我们慢慢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夏永立.数学课堂教学探索[M].安徽科學技术出版社,2017年2月.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特质分析的小组分工与座次研究
高中学生合作小组建立与运作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中职生自己动手制作应用文写作模板的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