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教心

2020-07-10 10:12曹公奇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陕西省育人课程

学校的教育任务要通过课程来实施,课程实施的路径主要是教学。而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有字之书上的知识,更要教无字之书,要教心。“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学是教知的工作,更是教心的事业。这是由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教心,就是要教学生的心灵,教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必备的品格。教学,就是要在教学生学科知识、培养关键能力的同时,把教心融入课程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心与教知,是教学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课程教学,当然主要是教本学科的知识,培养本学科的关键能力。但是,如果只是纯粹地教知识、教能力,不注重教心任务的落地,缺乏思想情感上的正确引导,那么教育培养的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国家、对社会又有多大的用处呢?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评价学生时,往往还是单纯地以学业成绩作为判定优与差的主要标准,唯分数是瞻,成绩代替了一切,导致许多学科的教学只是一味地教知识,忘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与初心。

教知要教心。课程知识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巨大的育人力量,体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科学思维,这些都是构成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如果在教知识时,忘记或者放弃了这些內容,那么所教的知识也是残缺的、有问题的。所以,教学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挖掘知识本身所蕴含、所体现的育人精神,从而在教知中教心。

教知过程中处处需教心。学生对待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的细节,包括精神状态、任务完成、坐立姿势、握笔方法、活动参与、情绪变化等,实际上也都是课程资源,需要教师重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一切学习因素和动态细节,要善于把握它们,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时加以疏导。这也是教心,是教知过程中的随时教心。

教心是为了教知。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只是扣住课程知识本身,就知识教知识,不愿在教心方面下功夫,那么,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教学时,应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动态状况,及时、适当地做一些教心的工作,或纠错,或引导,或说服,或鼓励……这样看起来好像“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只有学生态度端正、情感积极,才能真正地学好知识。教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知。

教心与教知紧密结合,就是最好的课程教学。我们说教学要教心,并不是说只要教心,或者把教知与教心割裂开来,而是说教心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课堂都不能缺少。只有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将教心与教知有机地结合起来,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才能真正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宏伟目标。

曹公奇   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学会会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陕西省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猜你喜欢
陕西省育人课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太阳第一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123的几种说法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