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导向的小学英语语篇差异教学

2020-07-10 10:12黄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标志语篇跨文化

黄婷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语篇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现象及文化背景,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从而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和思维障碍。

一、文化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来看,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

1.教师本身缺乏“文化意识”。在日常语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词句以及语言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上,缺乏对文本文化特征的关注。随着时间推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不浓,且由于缺乏文化理解,学生阅读准确性也降低,无法真正感受到文本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2.教师缺乏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未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弹性化的文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流程僵化,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文化知识灌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产生文化共鸣和文化情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受阻。

二、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

随着课改的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下面笔者将结合几个教学实例,探究如何通过差异教学策略提升语篇阅读中的文化教学效果。

1.预学查异——巧设语境,激活文化背景

读前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开始。由于每个学生上课前认知基础、心理准备、文化背景等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激发学习动机”等差异教学策略,缩小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源,开展提问、讨论、头脑风暴、热身游戏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案例1】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5 Signs(Cartoon time)板块中,故事呈现了Bobby和Sam在森林里远足,Bobby感到饿了就拿出香蕉和Sam一起分享,此时两人看到树上一个禁止吃香蕉的标志,正当他们感到纳闷时,一群猴子向他们围观过来……本课涉及的重点句型有: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we shouldnt…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首先以一段“抖音”视频呈现了不同场合中的公共标志,学生根据颜色和形状对它们进行分类,比如:红色圆形的禁令标志、蓝色圆形的指示标志、黄色三角的警示标志,并用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句型来描述标志含义。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森林中通常会有哪些标志,学生两两合作,给出了很多答案,如:No fishing/No smoking/No fire/No climbing/No picking...

【策略分析】案例1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鲜活的文化生活语境,通过让学生找标志、说标志、归类标志,活跃了课堂氛围,测查了学生对标志认知的深度与广度。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森林中的常见标志,承上启下,充分唤醒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记忆,有利于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减少后续阅读活动的文化认知障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故事和探究森林行为规则的兴趣。

2.研学导异——对比异同,助推文化理解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比较、归纳语篇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的语言点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方式,并采用“隐形动态分层与互补合作相结合”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感知和比较不同文化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语言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案例2】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 Will we have breakfast at 7,这一课主要呈现了Sam询问妈妈当天三餐时间的情境对话,涉及的重点句型是Will we have…at…?Yes,we will./No,we wont.读中环节教学片段如下:

(1)教师通过呈现课文图片和播放课文Flash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话主题Meals。学生自读课文对话,圈出Sam当日三餐时间,同桌扮演角色两两问答:Will we have…at…? Yes,we will./No,we wont.

(2)教師针对Sam的早餐时间,提出开放性问题:Why do they have breakfast so late?起初学生想法多种多样,但随后教师播放了一段两个英国学生Grace和Freddy介绍英国三餐的时间和食物的小视频,并逐层设问、引导,启发学生通过中西方三餐文化的对比来理解这一问题。

Q1:Do we have breakfast at 9?  Ss:No, we dont.

Q2:When do we usually have breakfast?  Ss:At 7./At half past 7.

Q3:Why do we have breakfast so early?  Ss:Because we go to school early.

Q4:And why do they have breakfast so late?  Ss:Maybe they go to school late.

(3)为了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了解英国下午茶tea party文化,教师继续播放了Grace和Freddy的交流视频,并呈现出一些图片和短语供学生参考,学生以小组对话形式讨论英国下午茶时间人们会吃些什么、喝些什么以及做些什么。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英国下午茶相关活动的文化常识。

【策略分析】在读中环节,学生需要厘清文本结构,梳理文本表层和深层信息,深挖文化内涵,培养文化意识。案例2中Sam早餐时间很迟,试教时教师发现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教师充分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通过逐层递进的任务和会话交流,启发学生比较、分析中西方三餐饮食文化异同。另外小组对话和讨论也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启发和影响,通过以优带差,弥补了部分学生在文化理解和话题表达上的不足,增强了他们语言表达的信心,促使他们走向语言和文化的纵深处。

3.拓学展异——加深体验,培养跨文化意识

读后活动是一个语言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是体验文化、汲取文化精髓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应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兼顾基础目标和弹性目标发展,采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组织的策略”,设计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拓展性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从而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案例3】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二年级下册Moudule7 Unit1 Childrens Day。这一课的课文内容:主持人小虎正在介绍六一儿童节当天学校派对上的各种活动,涉及现在进行时的句型结构。读后活动主要如下:

(1)小组合作,选择不同的形式朗读表演课文,如一人领读,他人齐读(★),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

(2)教师呈现世界地图中西班牙、日本和新加坡三个国家,通过播放小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三个国家儿童节的不同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3)学生看完视频后,首先将国家名称、国旗、庆祝活动进行配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庆祝活动。

Spain:There are 3 kings.Children are eating sweets and singing;

Japan:The girls have dolls.They are doing a play;

Singapore:Children dont go to school.Father and mother dont go to work.They are playing in the park.They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4)学生四人一组,争当最佳主持人。每人选择中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这四个国家中的任意一个,模仿课文中的语言结构,报道与该国家相关的儿童节庆祝活动场景。学生根据板书图片介绍可得★,如果能在图片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说出更多语言可得★★。

【策略分析】读后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样的语言任务内化并应用所学内容。案例3中,教师创设拓展语境,补充教学资源,灵活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语言活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话题输入,扩大语言输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展示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世界各国儿童节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不同程度的自我挑战。这样的语言输出过程是学生进行对比、感悟和体验世界多彩文化差异的过程,能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并重,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需要,采用合适的差异教学策略进行文化挖掘和拓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文化意识理解能力,丰富文化意识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黄 婷   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

猜你喜欢
标志语篇跨文化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