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企业弹性工作制的推广应用

2020-07-12 08:52杨晓娜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作制工序弹性

杨晓娜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我国,腾讯公司作为弹性工作制的代表之一,甚至于他们很多中高层管理者也是下午快下班的点才出现在公司,但不可否认其生产经营未出现过延误损失,而其很多产品都是在家里或夜深人静时的办公室里完成的。

很多人对弹性工作制有一定误解,认为这样就没有人来公司上班了。那么有几个问题就需要思考了,一是该岗位是否为任务型导向,规定了任务的质量、交期等,但不限定工作地点;二是规定时间内没有保质完成任务或影响他人任务完成是否有相应制度考核等。

如果前提条件具备了,弹性工作制代表的既不是不来上班,也不是迟到早退,而是员工可以根据经验选择最佳时间段来公司,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来完成任务,这不仅是对员工的一种人性化的关爱,帮助员工“降压”“解压”,满足员工诉求、保留人才,更是提高工作热情和办公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弹性工作制的概念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

在欧美国家,有40%以上的大公司采用了该种制度;即便在劳动力更为密集型的亚洲,也有众多著名企业进行了弹性工作制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企业在更注重人才的生活需求、力图更好的保留人才、提高企业劳动产出比的带动下,也正悄然兴起一股弹性工作制的改革浪潮。

二、弹性工作制适用人群

并非所有员工都适用于弹性工作制,例如办公室接待人员、流水线工人等通常不适用该制度,而具备下列特点的人群则可探索尝试。

1.自主型组织单元。在该种组织单元中,员工通过灵活搭配合作,自主决定工作的时间和速度。例如生产线的上下工序员工(以小件焊接及组焊为例),前道工序完全完成才可以转入下一工序时,而下工序劳动效率较高,那么下工序员工可以在不延误生产的情况下,在上工序完成时下工序员工再出现场,上工序员工可以休息,而不必统一按刻板的上下班时间互相等待。有资料介绍,德国有25%、瑞典有20%、美国有15%的工作场所实行这种弹性工作制,使员工从固定的工作时间中解脱出来,同时减少了白天干不上,晚上加班拖班的尴尬局面。

2.工作分担方案。该方案允许两名或两名以上员工来分担一个完整的全日制工作。可以在宗教信徒、能够完成基本工作职能的残疾人、继任培训,以及企业困难时期临时削减员工工作时间以缓解裁员压力的时候使用。

3.电子通讯消除工作地限制单元。一些工作并不是在指定工作地点才能完成,只要工作任务明确,穿插的沟通协调也可以通过电子通讯方式解决时,就可以采用弹性工作制。例如完全的脑力开发性工作、具备可移动办公终端且与外部不确定用户联系不十分紧密工作等。采用弹性工作地点,可以缩减上下班路途时间,从而增加员工个人时间、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4.工作任务中心制。公司对员工的考核只关注任务结果,如是否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而不对具体的细节进行操控。例如“微信”的开发,“王者荣耀”的诞生等。

三、弹性工作制配套措施

弹性工作制要成功推行,必须设置好相关的配套措施,作为施行的前提和保障。下面介绍几个关键要点以作参考。

1.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要实行弹性工作制,组织首先要为员工设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及指标,员工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并定期就工作的质量、数量、成本、交期等向领导述职。

2.明确激励和约束方式。制度实施前,要明确定义薪酬和奖金的发放规则;定义是否存在核心工作时间(如正常工作时间早为8:00-17:00,必须在岗的时间为10:00-15:00,则这5个小时为核心时间)和弹性时间(核心时间外可自由选取来工作的几小时时间),如果有,其时段为多少;明确考核及纪律要求。

3.多方面评估工作成效。除了通过对员工的关键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外,组织还可以通过客户反馈、内外部人才流失、财务报表等工具进行多方面的工作成效评估,鼓励员工高质高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4.及时沟通防止工作延误。沟通是任何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弹性工作制中的沟通更是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成功。通过沟通主要确定以下几点,一是工作的期望,二是考核的指标,三是遇到瓶颈时沟通方式与解决渠道,四是相关激励与约束规则。

四、弹性工作制实施流程

1.选取试点单位。一项新制度的推广切不可急功近利。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公司要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岗位性质、领导风格、员工个人特性等选取一个预测较为容易实现的单元进行试点,成立工作组,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积累经验,同时避免问题扩大化。后期可再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单元进行试点,成功后加以推广。

2.实施弹性工作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制度实施的一致性,遵从性,切不可朝三暮四、因人而异,进而造成劳动纠纷(如加班费问题)或影响组织氛围(如员工间的不公平感)。

3.评估、改进。通过对弹性工作制实行前后的劳产率、人才流失率等指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不断改进推进流程,形成最适合相关单元的操作模式。

结语:弹性工作制的推广,必将带来工作方法的创新,和高效变革的管理思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费支出的同时,减少缺勤率、迟到率和员工的流失。它的成功需要足够的时间验证和反复的实践探索。当然,适应弹性工作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克服惰性、形成自律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工作制工序弹性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新语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