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改进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比较研究

2020-07-14 11:13张晓燕许艳霞
中国油脂 2020年7期
关键词:光化学黄曲霉检出限

杨 静, 张晓燕,洪 玲,沈 娜,黄 力,许艳霞

(1.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长沙 410201; 2.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 410201)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农作物中主要是以AFB1、AFB2、AFG1及AFG24种形式存在。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引起肝脏损伤的作用[1-2],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确定为1类致癌物,世界各国和地区均对其在各类食品中制定了限量标准[3-5]。因此,为实现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有效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准确检测显得十分关键。

目前,黄曲霉毒素准确定量的方法主要有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6]、柱后碘衍生HPLC法[7]及无衍生UPLC法[8]等。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无需特殊的化学试剂,在线衍生,操作简单,易进行批量样品的检测;柱后碘衍生HPLC法检测灵敏度高;无衍生UPLC法因采用高压泵、色谱柱小颗粒技术和高灵敏度荧光检测器,从而无需衍生,AFB1和AFG1均能被检测、定量,其耗时短、流动相用量少、进样量低。由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低,并且存在基质干扰现象,常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等净化方法[9-11]处理样品。免疫亲和柱净化是采用上样、纯甲醇洗脱的方式,由于洗脱液中有机相比例过高,常采用氮吹的方法挥去过多的有机溶剂,再用流动相复溶。在氮吹过程中,黄曲霉毒素也可能挥发,从而造成样品测定值偏低[12],且氮吹过程耗时。

因此,本文对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改进,采用不氮吹和50%甲醇溶液进样,采用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柱后碘衍生HPLC法及无衍生UPLC法,在改进的色谱条件下同时检测植物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并从线性关系、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实际样品检测等方面对这3种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探讨其对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适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物质(Sigma公司),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公司),乙腈、甲醇为色谱纯(德国默克公司),超纯水,阳性花生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比对考核样),大豆油(黄曲霉毒素未检出,市售),氯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Whatman 934-AH微纤维滤纸。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自动进样器,美国Agilent公司),Waters acquity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自动进样器,美国Waters公司),光衍生器(230 V, 50 Hz,8 W,美国Aura Industries公司 ),柱后碘衍生系统(美国Waters公司),明澈-D24uv超纯水机。

1.2 试验方法

1.2.1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取质量浓度为0.28 μg/mL AFG2、0.88 μg/mL AFG1、0.32 μg/mL AFB2、1.02 μg/mL AFB1混合标准储备液,并将其稀释配成质量浓度分别为梯度1 (0.14 ng/mL AFG2、0.44 ng/mL AFG1、0.16 ng/mL AFB2、0.51 ng/mL AFB1)、梯度2 (0.28 ng/mL AFG2、0.88 ng/mL AFG1、0.32 ng/mL AFB2、1.02 ng/mL AFB1)、梯度3 (0.56 ng/mL AFG2、1.76 ng/mL AFG1、0.64 ng/mL AFB2、2.04 ng/mL AFB1)、梯度4 (1.40 ng/mL AFG2、4.40 ng/mL AFG1、1.60 ng/mL AFB2、5.10 ng/mL AFB1)、梯度5 (2.80 ng/mL AFG2、8.80 ng/mL AFG1、3.20 ng/mL AFB2、10.20 ng/mL AFB1)、梯度6 (4.20 ng/mL AFG2、13.20 ng/mL AFG1、4.80 ng/mL AFB2、15.30 ng/mL AFB1)、梯度7 (5.60 ng/mL AFG2、17.60 ng/mL AFG1、6.40 ng/mL AFB2、20.40 ng/mL AFB1)的混合标准工作液,且标准工作液使用50%甲醇定容。

1.2.2 改进的样品前处理

称取试样(5 .00 g)→加入氯化钠(1.0 g)→加入甲醇水溶液提取液(25 mL,体积分数70%)→涡旋混匀→摇床浸提(200~ 300 r/min, 20 min)→离心分离(4 000 r/min, 5 min)→取上层清液(10 mL)→加入去离子水稀释(20 mL)→涡旋混匀→微纤维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免疫亲和柱净化(15.0 mL)→去离子水洗涤(10 mL/次,2次)→甲醇洗脱(1.0 mL)→收集洗脱液→水稀释定容至2.0 mL→微孔滤器过滤(0.22 μm)→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2.3 改进的色谱条件(见表1)

表1 3种分析方法的优化色谱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柱后衍生和无衍生的比较

取质量浓度为梯度5 (2.80 ng/mL AFG2、8.80 ng/mL AFG1、3.20 ng/mL AFB2、10.20 ng/mL AFB1)的混合标准工作液,按照1.2.3色谱条件进行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谱图见图1、图2。阳性花生油样按照1.2.2进行样品前处理,按照1.2.3色谱条件进行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谱图见图3。

图1 无衍生UPLC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谱图(梯度5)

图2 两种衍生HPLC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谱图(梯度5)

由图1可见,无衍生UPLC法的4种黄曲霉毒素均能在5 min内分离,且分离度较好,但仍存在AFB1、AFG1的荧光强度低于AFB2、AFG2,但不影响其定量的要求。由图2可见,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和柱后碘衍生HPLC法都能提高AFB1、AFG1的荧光强度,柱后碘衍生HPLC法尤其突出,且4种黄曲霉毒素均能达到较好的分离与定量。总之,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能在线衍生、操作简便,适合处理大批量样品,柱后碘衍生HPLC法检测灵敏度高,无衍生UPLC法适用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定量测定。由图3可见,采用前处理不氮吹、50%甲醇溶液环境下直接上样,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花生油样中4种黄曲霉毒素均能较好地被分离、定量,同时节省了时间。

图3 阳性花生油样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谱图(柱后碘衍生HPLC法)

2.2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的比较

按照1.2.1取AFG2、AFG1、AFB2和AFB17个梯度的标准工作液,按1.2.3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每个质量浓度梯度进样3次。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考察4种黄曲霉毒素的线性范围,并以S/N=3、S/N=10分别为4种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4种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柱后碘衍生HPLC法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无衍生UPLC法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 1,可见3种方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均良好;柱后碘衍生HPLC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最低,无衍生UPLC法的最高,充分验证了柱后碘衍生HPLC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3种方法均能满足检测的需求。

表2 不同方法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和定量限

2.3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比较

将大豆油样品分成3份,其中1份作本底,另外2份分别加入按1.2.1配制的梯度2混合标准工作液14.0 μL和60.0 μL,按照本文改进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测定,每份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考察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3种分析方法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0.7% ~ 11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表明3种方法准确性良好。

表3 不同方法大豆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6)

2.4 实际样品检测的比较

利用已改进的3种检测分析方法对考核花生油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结果取平均值,见表4。由表4可看出,3种方法均能准确地测定花生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与其比对考核验证结果一致。

表4 不同方法中实际样品4种黄曲霉毒素 检测结果的比较 μg/kg

3 结 论

经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采用柱后光化学HPLC法、柱后碘衍生HPLC法及无衍生UPLC法测定了植物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前处理不氮吹、50%甲醇溶液环境下直接上样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油样中4种黄曲霉毒素均能被较好分离、定量,并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柱后碘衍生HPLC法及无衍生UPLC法中AFB1的检出限分别为0.035、0.018、0.045 μg/kg,AFB2的检出限分别为0.016、0.014、0.017 μg/kg,AFG1的检出限分别为0.067、0.024、0.080 μg/kg,AFG2的检出限分别为0.029、0.026、0.029 μg/kg;3种分析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回收率为90.7%~116.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2%;3种分析方法测得花生油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基本一致;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法易于批量样品检测,柱后碘衍生HPLC法检测灵敏度高,无衍生UPLC法检测耗时短,3种方法能够满足粮油检测工作的需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光化学黄曲霉检出限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光化学反应在生物材料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基于地质分析测试行业对检出限的理解和应用
分析化学中检出限与测定下限分析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光功能材料青年学者研讨会
化学与环境污染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