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福利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机制研究

2020-07-17 02:47左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左洁

[摘 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的多元宗教信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民族教育福利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的有力途径。

[关键词] 国家认同;教育福利;大学生;少数民族;民族教育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而少数民族由于其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民族宗教的信仰,和当今时代社会上形形色色各种文化的冲击,甚至是境外敌对势力有意识的影响与渗透,造成了某些民族地区的社会不和谐、不稳定,1949年后的民族教育福利政策对于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培育的意义

1.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只有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建设伟大强盛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正在树立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青年,国家认同的意识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是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需要。1949年后,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少数民族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从而对国家现有的体制产生种种怀疑与不信任的心理。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种经济发展现状,平衡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为建设家乡出力。只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3.为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全面国家安全观的需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稳定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经济,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西方霸权主义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见他们的身影与影响,从而为我国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稳定带来各种威胁和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因素分析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限制,虽然也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相对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地区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

2.民族文化的差异。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是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与中华主体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包容,兼收并蓄,形成独特的灿烂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意识,体现了对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本民族的利益与民族特征。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大学生,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当处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需要服从国家利益的时候,其国家认同的意识会受到影响。

3.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对教育的足够投入。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造成当地收入水平较低,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困难,以新疆为例,“农村地区,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足够的汉语教师,教育服务的质量差强人意”[1]这造成了当地民族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眼界的狭窄,信息来源通道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难以站在足够的高度认识与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进入大学以后,因为缺少汉语知识的学习,语言不通,使他们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没有共同的交流平台,更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主流文化中,最终会产生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大学来到非民族高校,只与自己本民族的学生交往,“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狭隘民族意识增强,而国家认同意识较弱。”[2]

4.民族地区的多元宗教信仰。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有自己信仰的宗教,宗教的思想与信念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他们对所有事物的观点与看法,包括国家认同。当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一致时,“宗教信仰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可以成为促进信教群众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增进个体与个体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但是当“他们的利益需求在遭遇国家制度不能或不能充分提供保障时”“宗教中的许多消极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弱化了国家的界域,也削弱或者阻碍,甚至分裂了国家的认同感。”[3]

三、民族教育福利对于提升国家认同意识的作用

1.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民族福利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改善落后的基础教育,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到家乡,提高当地文化知识水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虽然国家一直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是比较落后,对于教育的实际投入有限,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就开始推行双语教育;2000年,国家推动内高班教育;2005年,教民(2005)7号文发出“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管理规定通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提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4]

3.加强民族融合与进步。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全稳定的局面,就没有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安居乐业就没有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教育福利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于现实的国情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未来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地理解,自觉自动地去认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袁同成.民族教育福利供给与国家认同——基于内地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回溯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2]吴秀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7:30.

[3]张桂琴.国家认同视域下宗教中国化问题探析[J].社会发展,2018(3).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九章(二十七)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