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和郑板桥的墨竹创作比较

2020-07-18 15:44刘颂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郑板桥比较

刘颂岩

摘 要:墨竹题材作为具有浓厚笔墨语言与独特审美范式的意象彰显,极为切合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因而成为了他们笔下常见的咏物言志、表达清贞意识的特殊指代。其中,北宋文同促进了墨竹画法的成熟,状物严谨亦具个人心绪的抒发;清代郑板桥画竹更是别具盛名,笔墨率性挺劲兼求气韵天成。在这两位不同时代画竹名家的笔墨中,墨竹所承载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寄托也自有异同。文章从生活境遇、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怀等方面将二人的墨竹创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对墨竹题材绘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文同;郑板桥;墨竹;比较

中国人爱竹,爱其清秀挺拔、耐寒常青的天性自然,更爱其隐喻的高洁清雅、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因此文人墨客常常借竹的风节表现自己心中的志向,形成了竹子特定的精神文化符号,以寄托胸中志向,达到抒发性情、自咏高怀的吁求。北宋文同独创墨竹一派,对墨竹画法在文人群体中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墨竹既注重状物的真实细腻与观察的审慎,处处可见理学影响下的格物之理,又不拘泥于对竹子具体细节的再现,提出了画竹需“成竹于胸”的方法。清代郑板桥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1]的观点。作为写意墨竹的代表,郑板桥的墨竹行笔潇洒,劲直挺拔,数笔间是自然率性与达观自如。虽然他们二人身处的历史时代与生活境遇不同,绘画风格语言亦有所别,但从他们的画竹理论与画面内涵来看,实则是有着深层的精神共通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情思与传统绘画观念的综合映照。

一、二人的生活境遇比较

文同年少时便深受儒仕观念的熏陶,才学过人,颇受赏识,后入仕为官,曾在多地任职。与郑板桥相似,两者皆秉持着为百姓所想的情怀,不求迎合朝堂但求无愧于民心。为官期间,胸怀兼济天下之理想的文同,一度也曾踌躇满志,但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让其渐生疲惫之感,他便转而寄情于田园雅趣,专注于诗画创作,以纾解心中烦郁。入世既深,而事与愿相违;出世又远,终得独善其身享其乐。司马光曾赞其:“襟韵游处之状,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2]反观郑板桥的生命历程,则波折愈深。与文同相比,郑板桥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贫困清苦的,既没有文同少时得遇贵人的幸运,也没有其仕途的平顺。早年亲人的相继去世,令郑板桥备受煎熬,历经三朝的科举考试,二十四岁时中了秀才,但却没有如愿走向仕途,为了生计只能卖画,年近半百才进入宦海生涯。做官期间郑板桥处处为民,清正廉洁,可其狂傲叛逆、正直不拘的个性使其与官场中的步步为营、诚惶诚恐越发相背,多年不得重用。因此,在做了十二年官之后,他毅然退出了黑暗的官場,回到扬州鬻画卖字。虽然他与文同都才情兼备,满怀壮志无以施展,但郑板桥是经过多年的磨难与沉伏才得以步入仕途,且更为悲惨的人生经历与迥异的社会风气,使其二人的心境不同,处境亦有所别。

文同爱竹,亦爱种竹,与竹朝夕相伴,观察竹四时朝暮之变化,称竹为“墨君”,曾言:“我常爱君此默坐,胜见无限寻常人。”板桥画竹是因自家的茅屋后面便有竹林丛丛,日日看竹、观竹影、“在竹中闲步”,竹子多种姿态皆了然于心中。文同一生,是怀才不遇的,但也曾遇见数位知己,相约论诗谈艺以畅怀。有年龄相仿的司马光,更有苏轼这位和其既有亲缘,又是至交的良友。尤其是苏轼为文同的墨竹画所作的画记、题跋等论述,如“胸有成竹”论、“身与竹化”论等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文同的创作思想与内涵,共同开拓了文人墨竹绘画的新潮流。郑板桥也在他生命最低谷之时,得遇一位知音程羽宸,家境殷实的程羽宸,赠他千两白银,帮助他渡过难关;也曾在慎郡王允禧的帮助下,如愿谋得官职;还与“扬州八怪”中的许多成员交游往来,促进了自身诗画风格的完善。

虽然他们二人皆爱竹子的悠悠君子之风,但文同所处的时期,儒释道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直接影响了文人的精神价值取向。文同与僧人、道人交游众多,因此文同画竹是从竹之品性中领悟出了修身寄情之内涵,入世时积极为民,出世时无奈不甘中又透露着乐观旷达的自由,是意有所不适而寄兴风雅的载体。同样是墨竹精神的传达,如果说文同竹画情愫是淡然内敛的,那郑板桥写竹则显得疏放不屈。在封建社会的尾声中,越发活跃的思想理念启发着人们试图冲出戒律深严的封建枷锁,所以以郑板桥为代表的许多自由职业画家力图以一种自由叛逆、直抒性情的笔墨去打破以往文人画中充斥的程式化了的语言形式与那份平淡恬静。郑板桥率真为民、坚强孤愤的个性,使其笔下的竹之形象是坚韧瘦劲的,也是雅俗共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心中郁愤的宣泄。

二、二人的艺术情怀与笔墨风格比较

竹之意象从历代的生发演绎来看,呈现出的文化象征与精神共识是基本一致的,但基于艺术家不同的境遇与性格,又传递出不一样的艺术图像风格与情感格调的抒发。

在对竹的描绘上,文同与郑板桥都强调取法自然的重要性。苏辙形容文同:“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多变矣。”[3]郑板桥也在他的题画诗中云:“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4]可见,二人都注重对竹子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观竹外在之形,体味竹内在精神,不泥于物体形象的再现,而是取舍有度,达到主客观的结合。同样是追求寓竹于胸中,但他们又有着不同的艺术情怀与笔墨风格。文同画竹讲求“形”与“理”的统一,去达到“意”的抒发,认为画竹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而是应该通过格物去表现天地造化之下的理。他将士大夫尚意趣的情怀与严谨的格物写实相融合,抛弃了以往工致的双钩画竹法,直接以墨色为之,开创了“浓墨画面,淡墨画背”的墨竹画法,被誉为墨竹正宗。板桥画竹也追求造物自然,但与文同对形的重视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两宋画家对物象的特征了熟于心,最终所想要探寻的是其背后的“先天之理”,从而去展现事物的“常形”。至明清,常识性成了更为深入人心的理念,如郑板桥学习观察竹影的法则,以及他所言:“余始画竹不敢为桃柳叶,为竹家所忌也,近颇作桃叶、柳叶,而不失为竹意,总要以气韵为先,笔墨为主。”[5]因此其竹画不受造型法度的拘束,更多的是为表达笔墨和主观心绪。由此来看他们二人在对“意”的传达上,彰显出的联系与差异之处也就有了合理的阐释。文同重笔墨与情感是在对竹理的追求上,最大限度地展现笔墨的自由,捕捉竹的神韵,借此达到“身与竹化”的境界。而理学的禁锢瓦解之后,追求强烈的笔墨趣味、彰显独特的个性风格则成为以郑板桥等为主的一批清代文人画家所热衷的表达,他们通过对物象造型进行主观的夸张变形等去达到情感的碰撞,自我心灵的释放与宣扬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自由。

在宋画的浩瀚水域中,以文同为代表的墨竹一派犹如沁人的溪流,抚慰了士大夫忧郁的情思,浸润着宋以后历代的墨竹艺术;明清墨竹画盛行,郑板桥以其独特的才思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给墨竹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的成就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更离不开强烈的革新意识。文同墨竹的语言形式和创作理念与当时许多画家有着显著的区别,与他人多取竹劲直挺拔的姿态不同,文同尤爱表现纡竹、偃竹,苏轼曾形容其墨竹多“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6]他的竹画靠着深厚的笔墨功力、严格的骨法用笔和超脱的诗意修养,充满着张力与逸趣,可视为“文人墨戏”的初现。“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矣。”[7]板桥之竹,不苟于复古之风,是结合众家之法、自然之妙,自成一家。他画竹打破了前人约定成俗的“个”“介”字型的模式,直接效法自然,“胸中有竹十万竿”,随着心绪的起伏,萧萧墨竹信手拈来,呈现出一种随性而不随意的理想图像,犹入心手相忘的无我之境。所以郑板桥常提的“胸无成竹”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实则和文同提倡的“胸有成竹”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从墨竹图像中,文同联想到的是君子的品格,那倒垂弯曲的纡竹在艰险的环境中委屈求生,正是其心境的写照,通过苦心孤诣对竹合“天理”的严谨描绘,展现的是对之坚贞品节的敬慕,抒发的是内心的自由高逸。文同后期画竹,从不轻易与人落墨,以彰显清高之意。画是自我纯净精神的冥想,并无任何功利性的追求。郑板桥亦是借竹之秉性,畅性抒怀,但其目的不在于竹本身,而是以竹遣兴,以笔墨自娱。此外,板桥作画无论是题材还是跋语中不仅流露着对清雅之风的偏爱,亦求对俗的融合,以俗入雅。首先,他受石涛影响,颠覆了以往文人以卖画为耻的观念,自定润格,是其迫于生计的需要,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竹是他民本情怀的载体,波折的生活经历与为官的艰辛使其对下层人民生活的不易颇有共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8],“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9],直抒胸臆的跋语中,是关心民瘼的炙热之心。所以,他的墨竹是孤傲豪迈的性情之作,又是济世为民、抨击世俗的气节表彰,雅俗兼具,也许这就是板桥虽以“怪”闻名,却丝毫不影响大众对其竹画的推崇与喜爱的原因所在。

三、结语

从文同的谨严写实兼具士人心绪的流露,到郑板桥无法而法、注重个体意识的笔墨抒怀,墨竹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意象符号由最初的以物比心走向了以心映物的主观世界,构建出了独立的审美空间。二人在塑造属于自己理想中的那抹竹韵时,既有共性相通或暗合之处,又具有个体差异之别,相同的是他们都爱竹之品性,通过对笔墨的注重达到对“神”的追求与情感的互通。不同的是文同的悠悠墨竹蕴含着的是理性探真的法度规则,是脱俗适意的风雅情怀,郑板桥所写是抒发品格与心系民间疾苦的笔墨意味,是真情实感的摇曳生姿。时过境迁,艺术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描绘墨竹,不断地为墨竹意象注入新的生命情怀、扩展表意范围,也逐渐凸显出创造者的个性意识,形成了多元的墨本样式,其中留下的愈加丰富的文人精神与时代内涵,也散发出独特的韵味,给予后人以多重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徐小飞.竹君流韵:中国历代咏竹文赋画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117.

[2]許江.中华竹韵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234.

[3]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16.

[4][7][8][9]卞孝萱.郑板桥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5:359,370,204,218.

[5]郑燮.板桥论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59.

[6]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郑板桥比较
郑板桥好联不打折
郑板桥劝学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及时雨
郑板桥的贺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