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铕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

2020-07-20 01:23高丽君李云秋王常宝崔静周立明方少明
工程塑料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戊烯配位配体

高丽君,李云秋,王常宝,崔静,周立明,方少明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

稀土元素具有优异的光、电、磁等特性,但单独的稀土离子对光的吸收系数很小,为了更好地发挥稀土的荧光性能,通过络合方法制备稀土有机配合物可有效提高荧光性能[1]。β-二酮类化合物在催化、光、电、磁、生物学等领域应用广泛[2–4],尤其作为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5–9],可用在电致发光、光致发光、防伪标识等领域。β-二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吸收系数,与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存在高效的能量传递,因此该类化合物的发光效率较高。由于稀土离子自身具备较高的配位数,β-二酮类化合物又能提供较多的配位原子,二者结合能形成性能优异的配合物[8–12]。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由于其具有特征的β-二酮结构,—CF3强吸电子基团,其可用在发光材料的制备、药物的研究等方面[13]。K.I.Dobatovka等[14]以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为主配体,合成的含有4种不同协同配体的铕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红光发射和单色性。郭栋才等[15]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第一配体,顺丁烯二酸酐、十一烯酸、油酸、丙烯腈为第二配体,制备的四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笔者选用β-二酮类化合物(TTA)为第一配体,羧酸类配体(4-戊烯酸)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带有活性官能团的铕配合物,将铕配合物键合在聚氨酯上,制备出聚氨酯/铕复合材料,详细讨论了铕配合物含量对聚氨酯/铕复合材料荧光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

氧化铕(Eu2O3),4-戊烯酸: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

TTA:分析纯,郑州阿尔法化工有限公司;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工业品,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化学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聚乙二醇600(PEG 600)、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分析纯,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浓盐酸:分析纯,洛阳昊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氨水:分析纯,洛阳试剂化学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富余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TEMSOR27型,德国Bruker公司;

X射线衍射(XRD)仪:D8 Advance型,德国Bruker公司;

综合热分析仪:Diamond TG/DTA型,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FLS 980型,英国爱丁堡仪器公司。

1.3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制备

(1)氯化铕的制备。

将5.00 g Eu2O3和25 mL浓盐酸加入250 mL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放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待溶液变澄清停止加热,并过滤,将滤液继续加热,直至出现晶膜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得到氯化铕白色晶体(EuCl3·6H2O),干燥保存。

(2)铕配合物的制备。

首先称取0.01 mol EuCl3·6H2O于250 mL三口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溶解完全后,称取0.03 mol TTA溶于无水乙醇,并将其滴加到三口瓶中,反应1 h后,称取0.01 mol 4–戊烯酸加入三口瓶中,再用氨水的醇溶液调节pH=6.5,65℃反应12 h,先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醚洗涤3次,烘干得黄色粉末状的铕配合物。

(3)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干燥的单口瓶中加入13.34 g IPDI和18.00 g PEG 600,在25℃下 搅 拌10 min后加入催化剂 DBTL,30 min后加入 7.81 g HEMA,0.117 4 g AIBN和一定量的铕配合物(占总体系质量的 0.1%,0.3%,0.5%,1.0%),继续搅拌30 min后,真空抽泡,浇入自制的玻璃模具中。放入烘箱中分阶段固化:30℃恒温 24 h,40℃恒温 1 h,50℃恒温1 h,60℃恒温 1 h,70℃恒温 24 h,开模取出样品,即得聚氨酯/铕复合材料。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FTIR 测试:波数在 500~4 000 cm–1,波谱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次。

XRD测试:Cu靶,电压为40 kV,电流为30 mA,扫描步长为0.05°,每步停留时间为0.5 s,扫描范围在 5°~60°。

热重(TG)测试:氮气气氛,升温速率为10 ℃/min,测试范围为25~900℃。

荧光光谱测试: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612 nm,狭缝为0.4 nm。

2 结果与讨论

2.1 铕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铕配合物的FTIR分析。

图1是铕配合物的FTIR谱图。与TTA的FTIR谱图对比可知,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 1 644 cm–1红 移至 1 602 cm–1,说明 TTA 中的羰基与稀土离子发生了配位。铕配合物中没有出现4-戊烯酸在1 705 cm–1处的羧基吸收峰,而在 1 538 cm–1和 1 459 cm–1处出现了羧基中羰基的反对称和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配合物在1 730 cm–1处出现了一个小峰,这主要是由于4-戊烯酸中的羧基形成羧酸根后,只有少量的4-戊烯酸中的羧酸根与稀土离子发生了配位,使羧酸根中的绝大部分羰基并未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才使得4-戊烯酸配位后在1 730 cm–1处出现羰基吸收峰。4-戊烯酸中碳碳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1 643 cm–1处,由于其吸收峰较弱,在配合物中被1 602 cm–1处的吸收峰所掩盖。因此,由分析可知,配体TTA和4–戊烯酸与铕离子发生了配位。

图1 铕配合物的FTIR谱图

(2)铕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图2为铕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其激发波长为350 nm。铕配合物表现出Eu3+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在 579,591,612,649,699 nm 处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对应于5D0→7F0,5D0→7F1,5D0→7F2,5D0→7F3,5D0→7F4的电子跃迁,其中5D0→7F2跃迁(612 nm)荧光发射最强。由图2可以看出,铕配合物的发射峰窄而高,具有较好的色纯度。

图2 铕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图3为铕配合物的荧光衰减曲线,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612 nm。用一级指数公式 拟 合 得 到 拟 合 曲 线y=6659.34349×exp(–x/350117.26916)+9.97071,可以得知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0.350 ms。

图3 铕配合物的荧光衰减曲线

2.2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分析。

图4为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由图4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0.5%,1.0%的铕配合物测得的FTIR谱图与纯聚氨酯基本相似。在2 200~2 300 cm–1处没有出现异氰酸根的吸收峰,表明异氰酸根反应完全。HEMA和铕配合物上的碳碳双键在1 643 cm–1处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消失,说明稀土配合物已经键接在了聚氨酯体系中。

图4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

(2)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图5为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XRD图。由图5发现,加入铕配合物的复合材料与纯聚氨酯材料所出现的峰基本一样,都是在2θ=20°附近出现一个宽峰,而且图中未出现铕配合物的特征峰,说明铕配合物在复合材料中未出现团聚现象,表明铕配合物在聚氨酯体系中分散均匀。由以上分析可知,聚氨酯/铕复合材料为无定型材料。

图5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XRD图

(3)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图6为纯聚氨酯和铕配合物含量分别为0.5%和1.0%的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TG曲线。

图6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TG曲线

由图6可以看出,纯聚氨酯材料和添加了铕配合物的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趋势一致,都是在300℃左右开始分解,说明铕配合物加入到聚氨酯后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4)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分析。

图7为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350 nm。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且在612 nm处荧光发射强度最强,说明聚氨酯/铕复合材料具有稀土Eu3+离子的特征发射,进一步说明铕配合物均匀地分布在聚氨酯中。

图7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光谱

图8为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衰减曲线,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612 nm。由一级指数公式y=A1*exp(–x/τ)+y0拟合,其中A1是指数项前系数,τ是荧光寿命,y0是常数项,得到不同铕配合物含量的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见表1。由表1可知,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随着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0.350 ms 相比,所得复合材料具有更长的荧光寿命(>0.50 ms)。当铕配合物的含量为1.0%时,所得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比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提高75.1%。

图8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衰减曲线

表1 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

3 结论

将带有活性官能团的铕配合物引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制备出了键合型聚氨酯/铕复合材料。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在300℃左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聚氨酯/铕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随着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所得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均比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长。

猜你喜欢
戊烯配位配体
[Zn(Hcpic)·(H2O)]n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性能
含季铵盐的芳酰腙配体的铜 (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体外DNA键合和核酸酶活性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2E,4E)-N-(2-氨基乙基-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戊-2,4-二烯酰胺的合成及其降血脂作用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基于4-(1-咪唑基)苯甲酸配体构筑的一个单一配体和两个混和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配位类型研究*
桑叶中聚戊烯醇结构与含量测定
一维配位聚合物{[Cu(tzda)(H2O)3]·3.5H2O}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