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22 09:04梁晨葛维媛刘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孕早期四联先天性

梁晨,葛维媛,刘宁

先天性心脏病(ACHD)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胚胎时期发育障碍或异常,或出生后通道未能自动闭合,导致心脏或大血管出现实体结构或者功能层面上的异常,大多病变严重的患者很少存活至成年,因此几十年前ACHD归类为儿科疾病[1]。近年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超过90%的ACHD患儿可预计存活至成年[2]。挪威相关研究表明,16岁前的复杂ACHD患者存活率1971年为62%,而1990~2011年间这一数值增至87%,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每1000万居民中ACHD患者将增加至约75 000人[3]。ACHD患者易出现并发症、精神症状及社会心理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4],但目前关于ACHD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因此,我们对山东地区ACH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均来自山东地区,包括本研究协作单位的健康体检人员、门诊和住院患者共83 767例,年龄18~86岁,其中男性44 396例,女性39 371例,平均年龄(37.26±13.68)岁。入选标准:年龄≥18岁;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至协作单位就诊的非山东地区人群;调查对象存在认知障碍或神志不清,无法配合调查;调查信息存在缺项者。

1.2 调查方法 向所有调查对象发放《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并心脏听诊初筛,将存在P2亢进、分裂或心脏杂音的调查对象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对同时合并心电图异常、心源性紫绀、胸片示心影异常、与先心病有关的综合征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等1项或以上者,行心脏超声确诊。

1.3 调查内容 调查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家族遗传史(包括四级亲属之内的先天畸形及ACHD病史);本胎受孕年龄、是否近亲结婚、吸烟及饮酒史等;调查对象母亲在本胎孕早期的可疑危险因素暴露史(如毒物接触史及患病服药史等)。将确诊者分为轻微型和中、重度型;轻微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小的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中、重度型包括所有青紫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需要外科手术或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及单心室等。记录患者疾病诊断及分型、手术史、用药情况和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患病率情况比较 83 767例调查对象中发现ACHD患者296例,总患病率3.53‰,不同性别和民族间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表1)。

2.2 ACHD分型构成比 在296例ACHD患者中,房间隔缺损比例最高(33.45%),其次为法洛四联症(14.19%)和室间隔缺损(9.80%)(表2)。

2.3 不同严重程度ACHD流行病学资料比较 296例ACHD患者中,轻微型136例(轻微组),中、重度160例(中重组),2组间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手术次数和心脏药物使用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3)。

2.4 ACHD影响因素分析 以ACHD为因变量,患者父母平均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史、近亲结婚、家族遗传史、有毒物质接触史、孕早期病毒感染史及用药史为自变量,做1: 1配对条件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以α=0.05为标准发现5个可疑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表4)。后续对这5个可疑危险因素行多因素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发现母亲孕早期病毒感染史和用药史为诱发ACHD的危险因素(表5)。

表1 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患病率比较(n)

表2 ACHD分型构成比(n)

表3 不同严重程度ACHD流行病学资料比较

3 讨论

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发现[5],严重ACHD患者在1987~1993年间死亡年龄中位数为2岁,1999~2005年间增加至23岁,1987~1988年间有49.0%的ACHD患者在20岁以下死亡,而在2004~2005年间降至9.3%。目前在部分发达国家ACHD成人患者数量已超过儿童[6],因此ACHD越来越为医学界所关注。

我们研究发现在83 767例调查对象中,共发现296例ACHD患者,不同性别和民族间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明显(P<0.05),其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低,这与既往医疗科技不发达、患者多在成年前死亡有关。尽管部分ACHD患儿可存活至成年,但他们易出现神经精神和社会心理问题,研究表明ACHD患者中被诊断为精神错乱的超过1/3,这其中抑郁或焦虑症状最为突出[7]。此外,ACHD相关的并发症也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中、重度ACHD 患者面临二次手术和随时死亡的可能,预期寿命较常人短,因此老年人中ACHD患病率较低[8]。

表4 ACHD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5 ACHD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ACHD分型发现,在296例患者中房间隔缺损比例最高(33.45%),其次为法洛四联症(14.19%)、室间隔缺损(9.80%),ACHD各分型比例与疾病治愈率密切相关,未成年期间治愈率高的分型在ACHD中构成比较低。作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动脉导管未闭在婴幼儿期占比较高,但绝大多数患儿早期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因此成人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较少见[9]。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和对法洛四联症疾病认识的加深,绝大多数法洛四联症患儿婴幼儿期即可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存活率较之前明显提高,因此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比例在不断增加。Saxena等[10]研究发现,ACHD常见的几种亚型包括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及其他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亚型,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对轻微型和中、重度型ACHD患者比较发现,中、重度型ACHD患者年龄较小、女性比例较低、心功能较差,接受手术和长期使用心脏药物的比例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缺损女性患者比例较高,而圆锥动脉干异常如法洛四联症则男性患者较多,表明在疾病在严重程度上存在性别的差异[11]。中、重度ACHD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手术干预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较轻微型更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主动脉反流,部分严重病例如单心室患者还需接受多次手术,因此中、重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值得关注[1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明了,有报道称仅10%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发现较为明确的致病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我们研究发现,母亲孕早期病毒感染史和用药史为诱发ACHD的危险因素。有报道称孕早期存在病毒感染史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或风疹病毒等,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14]。国外也有研究发现,流感病毒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5]。在孕第3~8周即孕早期为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此期间母亲发生病毒感染,将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此外,关于孕早期用药导致胎儿畸形已有相当多的报道[16]。因此,积极预防孕早期病毒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提高人民群众的备孕保健知识和防畸意识,建立健全防治先天性心脏病的网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ACHD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手术次数和心脏药物使用比例的差异,孕早期病毒感染史和用药史为诱发ACHD的危险因素,人群孕期保健意识和ACHD患者的健康管理是急需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孕早期四联先天性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孕早期保健指导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