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精致,情趣更盎然;主体突出,受益亦无穷

2020-07-23 12:34邹忠亮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邹忠亮

【摘 要】 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注意学生年龄段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直观形象式、参与体验式、意义联想式、对比分辨式、引路自学式等。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式。

【关键词】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学习

现象描述:《古对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方式呈现,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第二节为“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第三节是“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也有一篇类似的教材《对韵歌》。此类教材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之教材,旨在诵读与积累中感受中华古诗文之精妙,体悟语言文字表达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听了本校一位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收获颇丰。

一、手把手教学第一节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节,然后圈出对子。交流学生圈出的对子。

2.教师出示古人和今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注意服饰、发型等有何不同?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古”和“今”是一对表示时间变化的反义词。

3.出示古币:注意内外的形状有何变化?学生描述:古币是内方外圆。教师跟进:“圆”和“方”是一对表示形状变化的反义词。

4.再出示自己学校一年四季景色的图片,分别感知“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教师描述四个季节的情境,如冬季“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即使我们坐在教室里,也仍然感觉寒气袭人,甚至有时候要拿笔写字,都抖抖索索的”。总结:这是描写四个季节的词语,一读这四个词语,就能明显感受到季节的特点。

5.最后师生对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半扶半放教学第二节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节,然后圈出对子。交流学生圈出的对子。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出示“晨”和“暮”:让学生观察“日”字在字形中的位置,再联系字义想想其中的原因。“晨”是“日”在头上,表示太阳刚刚升起;“暮”是“日”在中间然后再到下面,表示太阳逐渐要下山了。

3.出示“雪”和“霜”:它们都是什么偏旁的呢?说说跟“雨”有关的字。

4.选一选:你觉得“和风”是微风、大风还是狂风?“细雨”是暴雨、大雨还是小雨呢?说一说“和风”吹在身上的感受如何?“细雨”打在身上有什么感受呢?

5.看图片,了解朝霞和夕阳。教师补充拓展:朝霞、晚霞和彩霞。

6.男女学生练读对子。

三、学生自学第三节

(一)读一读,圈出对子。交流圈出的对子。

(二)1.进行归类:“桃”和“李”都是表示水果,或是植物的词;“柳”和“杨”都是表示植物的词。2.前后联系:复习《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3.美美地朗读课文,感受春之美。

四、巩固知识

1.进行课文填空,背诵课文。

2.口语交际活动:玩游戏——小朋友对对子,将文中的对子打乱顺序,分发给学生,然后找朋友,提问:“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作答:“我是(),你的朋友在这里。”

五、指导生字书写:“凉”和“语”

问题诊断:与上述对照,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平时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笼统,或杂乱。觉得什么都重要,都想在教学中加以体现,结果课堂上总是浮光掠影,教学环节冗长,像打仗般急促,匆匆过场者居多。

2.教学形式眼花缭乱,或单调乏味。教学手段之使用未分辨是否切合实际,觉得挺好就拿来用,PPT是一张又一张,课文读了一遍再读一遍,收效甚微。

3.对学生学习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困难?用什么策略去解决?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等等问题,都未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说到底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针对以上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要积极改进:

1.教学目标清晰而干净。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实现的蓝图,作为教师在课前应胸有成竹。不宜追求过多,踏踏实实地能完成才是硬道理。

2.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着力于学生良好习惯之培养,思维品质之训练,审美能力之提升,精美语言之积淀。

3.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型。让不同学生在内在需求、鲜活经验和行动反思等方面均有发展,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達。

教学对策:细观执教《古对今》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上,非常注意学生年段特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直观形象式。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就是具体形象化的,不是抽象逻辑化的。如教学“晨”和“暮”时,能从字形上去分析,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怎不令学生受益匪浅呢?

2.对比分辨式。如在教学“和风对细雨”时,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各自的特点。

3.引路自学式。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首节的手把手地教,到次节的半扶半放式的教学,再到末节学生自觉地运用方法学习,就是一种为学而教的范本。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习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体。因此,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要把更美的情趣带进了课堂,要把更优的策略引进了课堂,要把更好的理念落实在课堂。

学生动起来了,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书,孜孜不倦地思考,滔滔不绝地发言,饶有兴趣地动笔,课堂也就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乐园。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