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30 14:02王青兰
求知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8-0035-02

引 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应用分层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分层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学生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品质、身心状况、心理素质、接受程度、学习基础、基本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1]。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将难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布置适合这一层次学生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不够成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直接掌握一些专业的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适当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式,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夯实学生化学基础

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但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保证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分层教学法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学习自信,才能更积极地进行之后的学习。初中化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十分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失去自信心,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學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这一方式,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进行综合性考核

教师在正式展开分层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类,将基础较好且对化学学习十分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的学生分到A类;将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方法较为传统的学生划分为B类学生;最后将一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学生划分为C类。分组之后,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忽视C类学生,也不能偏心A类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C类学生更多的鼓励,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基础性的培训,帮助其赶上学习进度,增强其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提升,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进行综合性考核,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根据分层教学准则,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分层

虽然各学科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实际上不同学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对知识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也不一,因此,教师如果仍然以统一的标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不仅会加大个体间的差异,也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3]。对此,教师应考虑使用分层教学手段,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制订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标准。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主动管束力,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样学生便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来探索未知知识,获得学习体验和快感。针对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自主采取实验等学习方式,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系统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完成对既定学习内容的掌握。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群体,教师应主要从基础层面着手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如开展“氧气备制”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制作原理,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操作。教师可逐步示范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步骤验证理论,明确每个实验步骤的意义。上述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能够分别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如此学生也能在各自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学科素养及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

3.结合教学实际,在复习提问和导入新课中分层

初中化学学科教师通常会使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提问的内容多与课堂待传授的知识内容有关,这样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可以顺利引出新知识,为学生进行新领域的探索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應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对问题难度进行分层设置,针对水平较高、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便可提出难度较大、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需设计与课堂教学核心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领会效果;对于能力偏差的学生,可着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使其把握一般难度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取”部分教学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部分问题难度较小,偏向于基础性的知识,因此可让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回答;之后,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描述实验的具体过程和获得的结果,总结出相应的化学知识结论;最后向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如“可燃物在氧气中与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存在差异,原因在哪里?”“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而在空气中却不能,原因是什么?”并让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结论总结出相关的化学特征,以此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分层次设置问题能够有效检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在学生准确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逐渐树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进步。

4.开展分层评价,加强教学指导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积极评价,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具有更为直接的推动作用[4]。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以此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优化学教学效果。通常教师会以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练习和记忆,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并将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群体制订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水电解”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如果负极电子流入水中,能够产生哪些离子反应,正极电子从水中流失会产生哪些离子反应等。学生会沿着教师的问题思路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针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便可设置难度较为适中的问题,如水电解后两个电极的现象,以及产生气体的种类等。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从基础的知识点出发设置问题,辅助其进一步夯实基础。最后,教师需分别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以指导学生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逐渐缩短与上一层级学生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结 语

总之,在有效开展化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并为学生化学学习综合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雷茜.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70+72.

李小兵.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4):101.

付朝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116.

张桂荣.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9(07):29.

作者简介:王青兰(1976.6—),女,山东平度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