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20-08-01 09:25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风情西北少数民族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西河池54700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自开设以来一直承担着为各类幼儿园输送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合格且满足社会需要的幼儿园美术教师。相关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追求美术技能和技法的传授,缺乏对地方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关注,既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幼儿美术教学的现实需求,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1]。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引入可以彰显地方民族风情的纸版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主题类的纸版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将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运用到纸版画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寻找创作素材,既可以丰富过去单调的美术课堂,又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传承民间优秀的美术资源。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艺术魅力概述

我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发展相对落后的桂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亟待挖掘。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自然风情的艺术魅力

桂西北地处云贵高原南缘,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风光独特,河流众多,山峻水秀,石奇洞幽,植被完整,矿产丰富,物种多样。这些年,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处于深山老林中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和艺术家。不论美术造诣如何,面对宜人的风景,人们可以利用美术创作的形式,通过自己的双手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二)桂西北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艺术魅力

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间手工技艺包含毛南族的花竹帽、木雕、石刻、瑶族服饰、苗族服饰、贡川纱纸、壮族铜鼓铸造、仫佬族的刺绣、背带绣等。民间文学也独放异彩,如刘三姐歌谣、瑶族密洛陀古歌、仫佬族古歌、三堡乡蓝衣壮长歌等。

桂西北地区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民族节日异常丰富,主要的少数民族节日包括壮族“三月三”、壮族蚂拐节、瑶族祝著节、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隆林苗族跳坡节、那坡彝族跳弓节等节庆活动。其中,壮族的“三月三”最为盛大。为了欢庆这个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设定了特有的假期,属全国特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三月三”成为对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时机,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特有的民族风情无疑为纸版画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2]。

二、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创作的发展现状

随着民族主题美术作品创作的发展壮大,作为地方文化的延伸,其特有的图像功能成为各个民族文化内涵交流的重要途径,增强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感[3]。

一方面,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在许多年前已经有一些前辈进行了相应的创作和研究。以画家覃高阳纸版画《瑶山岁月》为代表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作品在全国甚至国外都斩获大奖。另一方面,由于桂西北纸版画印刷设施配置不足且落后,加之整体创作和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导致个体的纸版画家势单力薄。如何有效地提高桂西北地区纸版画创作的氛围势在必行。可以依托当地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让美术教学与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有机结合,创作出优秀纸版画作品的同时,又可以弘扬民族文化。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革新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要全方位地把握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的特点,争取为儿童开展更多丰富的、开放性的美术活动,这就要求培养幼师生的学校要不断创新自己的美术教学[4]。将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纸版画融入美术教学,既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前美术课程的内涵。首先,画稿以民族特色为主,鼓励学生多种手段大胆创作绘制,可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在制版印刷的过程中不断地挖掘新材质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后,学生掌握丰富的创作手法,并作出一批优秀的纸版画作品,可大大提高美术素养及自信心,为今后指导幼儿进行纸版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目标应与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在考虑教授理论与技巧的同时,考虑它对人发展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5]。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创作课程正契合了这样的教育理念,让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工匠梦,真正投入进去之后,在尝试、失败、再尝试、意外、惊喜与收获中充分体会到艺术创作的“郁闷”“苦恼”和“喜悦”,这是其他任何活动所不具备的。

(二)拓宽幼儿美术教育创作思路

纸版画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取材容易,作品效果又很新颖,是幼儿美术创作很好的选择。而纸版画创作过程需要手脑相互协调进行,充满游戏趣味,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心理,又能很好地让其完成纸版画作品,全方位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掌握民族风情纸版画创作的幼儿教育师范生把所学带到幼儿美术活动中,真正地从娃娃抓起,从小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拓宽幼儿美术教育创作思路。

(三)利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传承

桂西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为了使宝贵的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有生存之地,纸版画可以成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教育部一直大力提倡并鼓励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地方实际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入校园,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参与、赏析和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因此,将纸版画教学引入到学校课堂,不失为一种传播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利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传承。

四、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教学应用——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把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引入幼儿美术课程教学中,既没有可以参考的实践案例,也没有现成的创作材料,在推广和实施方面困难重重,尤其是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但是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在如何把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引入高职学前美术课程纸版画的教学中掌握了一点经验和方法,现将民族风情纸版画教学案例作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日后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纸版画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在教学中讲授纸版画的特点及其与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的融合

纸版画主要以各种各样的纸张为主,通过画、剪、刻、揉、撕、粘等手法,在平面的纸上制作出凹凸的效果,完成制版,再通过印刷产生美术作品。因为纸版画的材料是有限制的,所以存在一些局限性,可纸版画的独特之处正是来自这种局限性。因此,纸版画创作所表现出的特殊效果及独到的特点,使得它在少儿美术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纸版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画种之一,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纸版画创作,逐渐使得纸版画得到创新性发展。利用纸版画这一古老而单纯的画种来表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传统再合适不过,二者相得益彰,以纸版画的形式来呈现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讲授纸版画的特点及其与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的融合,可以实现在学生创作实践中更充分地让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纸版画艺术相融合,可以以纸版画的形式让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广阔的表达。

(二)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以“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引导学生大胆创作,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纸版画的制作技艺,把握它的创作要点,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灵感。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源以桂西北少数民族为主,如壮族、苗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对桂西北少数民族的自然与人文风情非常熟悉,民族元素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以“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提高学生积极性,更容易做出有特色的、吸引人的作品。

1.素材收集,准备画稿

独立创作优秀的纸版画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绘画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掌握坚实的绘画基础。针对这些绘画基础差的同学,为了在一定时间段能够做出好的作品,必须注重收集材料,准备好画稿。制版所用的画稿可以让学生打印照片或者自己PS的图片。素材可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家乡和生活自由选择,如:桂西北所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等自然景色;民俗歌舞活动有壮族铜鼓舞、蚂拐歌舞、瑶族猴鼓舞、瑶族勤泽格拉等;美食活动有做血肠、五色糯米饭、艾叶粑、米虫凉粉等;传统体育与竞技有仫佬族舞草龙、上刀山、打陀螺、抛绣球等;地域文化的象征铜鼓文化等。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美其实就在桂西北少数民族生活里、在自然中,提高学生们创作积极性,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们的艺术视觉知觉能力。

2.刻制与粘贴制版

如果说画稿耗费脑力较多,那接下来的操作步骤主要就是体力劳动。根据画稿内容,以卡纸和较厚的素描纸为主,也可以根据素材需要引入更多不同薄厚、不同表面纹理的纸张及其他材料(如铜版纸、皱纹纸、瓦楞纸、牛皮纸、较厚的铅画纸、线绳等)。制版方法除剪贴外,可以采用更多的手法,如刀刻、手撕、镂空、揉折等。作品1(图一),在制版时采用多种纸张、线绳等材料,在手法上利用了揉纸法粘贴制版,这样就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画面肌理效果。学生开始学习刻、剪、贴时,教师一定要强调把各个部分都要粘牢固,不可半点疏漏,否则会影响下一步的印刷品质。

图一

3.熟悉印制技巧

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教学中,印刷时采用的是手工印刷,主要包括滚油墨和压印。

教师在传授滚油墨技法时要强调滚筒上面的油墨要均匀,在版上滚动的时候用力适当,把握好油墨的薄厚。印刷时鼓励学生调出丰富的油墨颜色,并根据画面需要尝试多种拓印方法。作品2(图二)就是利用套色的方法展现壮族少女在芒果丰收季节的喜悦,以此来体现纸版画艺术表现力的丰富所在,使其纸质肌理、自然情趣得以优美的展现出来。

压印对版的时候,则必须保证纸张的干净整洁,对版要正。一旦压上,不可错位,否则重影即为印坏,需要重来。进行压印时借助光滑硬物,先整体再局部,压力均匀且大,每个部位都要压到。最后严格按照纸版画要求签名,用铅笔从左至右依次写上作品序列、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及日期。

图二

(三)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简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反复强调不能怕麻烦,要大胆地尝试操作才能做出精美的作品,随着课程的结束,一批别具特色的纸版画作品呈现眼前。

如作品3(图三)表现了当地特色美食艾叶粑的制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稚拙的画面别具韵味,既有艺术美感又不乏童趣,反而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很难做出这样的画面效果。作品4(图四)则描绘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高杆绣球和背篓绣球的场景,细看并不符合现实中的大小比例与空间关系,但丰富有趣的画面已经让人忽略了美术法则。教师在学生创作出作品后,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简析,这样可以使得非美术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就感满满,信心倍增,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的学习和创作中。

图三

图四

五、结 语

实践证明,在以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纸版画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能够逐渐以纸版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人、事、物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学生能够在熟悉的自然与人文风情中认识美术,收集美术素材,创作美术作品,感受到生活与美术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生活,为日后的幼儿美术教育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了路径。

猜你喜欢
风情西北少数民族
一座西北小城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西北不惑
风情之旅
黔西北行吟
Xu Qixiong: Master in Gongbi Style
西部风情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