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下“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机制
——以四川省职业教育为例

2020-08-01 09:25文冬妮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非遗职业院校融合

王 媛,文冬妮

(1.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济与管理系,广西扶绥532100;2.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引 言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创业就业的历史使命。将“非遗”引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既可以为“非遗”传承培养后备力量,又可以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为“非遗”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1]。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非遗”保护传承问题的日益重视,与之有关的学术研究正愈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当前学术界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2]、路径[3]与策略[4],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系统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构建缺乏关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深入剖析“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揭示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动力因子,并构建融合动力机制,以期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外来文化强势冲击使“非遗”传承人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非遗”传承面临断层危机。要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将“非遗”项目纳入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系统教育与定向培训,增进年轻一代对本地“非遗”的认识与了解,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为“非遗”传承培养后备力量。

(二)增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职业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源压力不断增加。就四川而言,职业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结合地域特色,开设相关专业,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办学特色。“非遗”项目是四川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是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将其引入四川职业院校,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改变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加强“非遗”相关专业特色建设,而且还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充分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三)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非遗”为重要开发资源的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应用型文化人才出现大量缺口。职业教育作为针对具体职业定向培训的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将“非遗”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可有效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而为当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最早在1969年由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他在研究系统演化过程中,针对非平衡态势力学的有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理论,即耗散结构理论[5]。该理论指出,当开放的系统处于远离平衡区域的非线性区域时,系统内部某个控制参数达到特定阈值时,经由涨落变化,系统可能从原来的混乱状态转变为有序的、稳定的耗散结构[6]。由此可见,耗散结构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等特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物理学、生物学扩展到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运用耗散结构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7]、课程建设[8]、师资队伍建设[9]及产教融合机制[10]进行研究,但鲜有涉及“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应用研究。“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由诸多元素构成,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特征。

(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1.“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开放性特征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市场需求、“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等因素的推动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非遗”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渗透,在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的同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文化专业人才的过程。两者融合系统的构建,既突破了传统师徒传承的诸多局限,有效破解“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也打破了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固有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

2.“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非平衡态特征

从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来看,“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经历了校遗分离、引遗入校、校企合作、校遗融合四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各主体、诸要素及各子系统对两者融合系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平衡的,进而引起彼此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系统从平衡态向非平衡态转变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当地政府对“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两者的融合程度将逐步提高,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远离自身发展的平衡状态,围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3.“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涉及到当地政府、“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民间组织、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师生、相关企业等各个主体,且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这就驱使彼此之间形成竞争或合作关系,这些关系呈现出双向或多向特点,具有非线性特征。而从合作的内容看,“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是上述主体的深度参与,最终导致职业标准、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实训设备、管理制度等要素突破原有界限,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进而使整个系统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4.“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涨落性特征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将打破传统师徒传承的平衡点,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主动向“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在传承人的耳濡目染下学习“非遗”技艺,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涨落与发展;同时,学生通过举办“非遗”比赛、打造“非遗”社团、建设“非遗”展室、建立“非遗”实训室等方式,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进而引起自身思维的涨落。可见,“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涨落性特征突出。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动力因子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与职业教育的现况,得知“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发展受到了内外部因子的综合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

(一)内部动力因子

1.“非遗”价值与功能的拉动力

“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凝聚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印记,不仅具有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教育价值,而且具有精神调剂、道德教育、民族凝聚等育人功能。这些价值功能与职业院校文化育人、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使命高度契合,从根本上推动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非遗”的价值与功能促使职业院校主动寻求“非遗”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通过与传承人的知识、技能、经验交流,增进学生与“非遗”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思维的涨落、知识的更新、技能的娴熟,进而发展成为“非遗”储备人才。由此可见,“非遗”的价值与功能是“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有序演化的根本动力。

2.师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牵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现代社会,“非遗”遭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职业院校部分师生认为“非遗”是落后、守旧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师生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关。因此,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当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等职业院校将“非遗”项目纳入教学领域,让师生充分感受到“非遗”的神奇魅力,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其教育观念的涨落,进一步壮大了“非遗”传承队伍,促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3.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使命的驱动力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推动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民族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职业院校理应将当地“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人才优势开展“非遗”技艺传授与培训。当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院校设立了“非遗”相关二级学院,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与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文化传承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使命驱使四川职业教育与当地“非遗”传承建立联系,并在彼此之间进行人才、技术和信息交流,促进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化的重要动力。

4.职业院校内部资源的支撑力

职业院校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等是支撑“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础资源。人力方面,职业院校的师生,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提供智力支持;而“非遗”传承人培养所需的设施设备、实训基地、数据库等,亦可从职业院校内部的教学资源中获取。促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的有效发展,则需要对上述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形成有效性涨落,促使耗散结构的形成。

(二)外部动力因子

“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因子的驱动,而且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1.政治环境的引导力

政治因素是影响“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宏观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不仅规定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内容、层次和形式,明确了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资金投入则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个人、民间组织将资金投入到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上。内江市财政局负责承担了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学生生活费、服装费、课程学费等共计160余万元,同时还引导行业企业投入500万元,用于舞台表演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了川剧表演的实训教学环境。由此可见,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促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有序演化的主要外部动因。

2.经济环境的推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政府对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决定着“非遗”专业建设水平、“非遗”课程体系完善程度、“非遗”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进而影响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力度。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越发突出,四川艺术职业院校将“非遗”元素、工艺流程与“非遗”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融合对接,学生开发设计的蜀绣手机壳、羌绣化妆包、“非遗”枕套等文创产品,不仅迎合了市场需求,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非遗”传承人才就业能力反映着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着两者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学生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比赛一等奖,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达到100%。这些成绩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学习川剧,帮助解决川剧演员青黄不接的难题。

3.文化环境的牵引力

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非遗”的冲击愈发强烈,“非遗”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丧失,以致部分“非遗”项目处于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为扭转这一困境,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职业院校主动与“非遗”传承人、当地政府、文化企业、消费市场对接,深挖“非遗”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非遗”多样的价值功能,极大吸引人们对“非遗”的兴趣与关注,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融合系统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曾举办主题为“探秘非遗·专业成长”的跨专业联合特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非遗”专场表演、“非遗”创意集市等进一步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推动当地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4.社会环境的支持力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职业院校及师生的参与,也需要当地政府、“非遗”传承人、民间组织、文化企业等相关主体的支持,其中当地政府在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居于引导地位;“非遗”传承人通过招收徒弟、传承技艺的方式促进“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民间组织则是两者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企业将职业院校“非遗”专业与职业对接,凭借其资本、技术、知识、管理优势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郑才贵丝竹画帘技能大师工作室”就是由四川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郑才贵领衔,相关企业技术骨干和美术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在广安市人事局的指导下成功设立,致力于技能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创新、社会培训服务。由此可见,相关主体的通力合作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成为可能,也是促进融合系统有序演化的重要外部力量。

四、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动力机制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得知,“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进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在耗散结构中,熵量决定着系统有序演化程度。一般情况,总熵量值越大,系统越混乱无序。因此,“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在于引入系统外部的负熵来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而其动力机制则是要遵循系统演化规律,整合系统内外部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动力机制模型

如图1,“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作为一个有机、庞大的系统,其动力机制包括内部子系统驱动机制和外部环境保障机制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子系统驱动机制是驱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诱发力和内驱力,涉及“非遗”的价值与功能、师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使命、职业院校内部资源四个因素,并通过因子的综合作用,吸引两者实现融合。因此,为有效促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应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根据“非遗”的类型与特点,灵活设置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四川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不仅如此,四川职业院校还应与“非遗”传承人、当地政府、科研院所、文化企业、“非遗”传承民间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系统内外部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提高两者融合的适应性。

外部环境保障机制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助推力,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四大环境因子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驱动着“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优化系统结构需要以系统总熵值最小化为目标,通过对系统内外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减缓系统结构总熵值增大的趋势[11]。为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融合系统内外部各种资源的驱动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应鼓励高职院校、当地政府、“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共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实训基地、“非遗”传承人才孵化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职业院校积极购入“非遗”传承所需的原材料、设施、设备、工具、图书等,进一步改善“非遗”传承办学条件。此外,还应健全资金筹措渠道,政府在增加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资金的同时,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非遗职业院校融合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