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人力资源配置浅析

2020-08-06 15:00邓渝吴兵兵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邓渝 吴兵兵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而作为当下高校通识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高校通识人力资源的分析与解读,寻求一种契合当下通识教育的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师资力量;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很多专业课教师不愿触碰的课程,因为它不仅仅要求教师是某专业领域的专家,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常宏观的视野和自身专业以外的丰富知识,这是当前通识教育当中很大教师并不具备的。大部分教师就课程讲课,一门通识课程变成了对自身课程的浅层介绍。

1 通识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纵观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而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制度面与结构面的冲突、观念和思想上的困境也导致了对通识教育的偏见和误解。同时,通识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出现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师队伍年轻化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的社会职能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功能说发展到“人才培养、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功能说;直至如今提出的五功能说(在四功能说基础上增加了“智库建设”功能)。这些功能演变与职能增加是社会发展过程为我们高校教育提供的方向标,然而我们不能忘却高校的终极也是最本质的出发点是教书育人,是教学功能。高校最根本的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中找回“本我”,抓住“教学为本”的理念研究课程的设置、人才的培养。

然而大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吸纳了很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任教,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虽然活力十足但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精深的教学经验,导致通识教育要想达到一个高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是当前通识教育的一大弊病,也是当前教育事业中深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课程内容多元化

通识教育在理念上来说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即自由人应受的教育,通过自由教育开启民智、遵循理性,激发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了解和探索。这种探索是一种本体的求知欲望衍生的,而非以此探索的知识为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成为专业的、经典的、广泛的综合教育,它的出现是专业学科的局限性所致,也是社会变革中历史潮流所致,更是人类发展中自身局限性所致。现今很多工科教学就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文科教學出现“有文化、没知识”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很多人认为学好专业课才能在未来赢得自己的天地,其余的课程可以忽略;也有人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专业课以外的附加课程。这些思维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通识课程是专业的辅助或者助力课程,双方是需要相互融合的,只注重专业课程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更难培养人才。我们应该正视一个理念:通识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二者相辅相成。在此理念下,配合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呈现出教学课程名目繁多、课程设置如何贴近专业等等难点,这些难点也是我们未来通识教育的突破点。

由于通识教育涵盖面广、综合性强,出现了教师专业比较多且难以整合,形成了教师队伍一盘散沙,合力不易形成,向心力不足,导致整个团队交流上出现很多屏障,这种屏障是教师队伍自身专业所限制,很难改变,目前多以座谈会的形式促进交流,凝聚通识教育队伍。

1.3 教学、科研成果少

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在19世纪就提出“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他从人才的培养、教师的职责、师生的联系上来阐述大学应该具有“教学”与“研究”这两项职能,可见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而教师团队的年轻化是教学和科研最大的障碍,很多教师毕业后走上讲台,虽然教学态度积极,但是教学方法稚嫩,教学水准亟待提升,加之年龄和工龄有限,很多科研项目无法参与和申报,导致教学和科研成果少。而教师团队专业的分散性更使集中研究成为一种奢望。

上述三个比较宏观的问题是当前通识教育的通病,而通识教育现今所面临的困局却不仅仅是教师团队自身内部,还有来自学生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跨专业学习,兴趣是支撑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关键;二是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2 教师作为教学导师的迫切性

就目前来看改变学生仅仅是在思想上能够下功夫,而提高通识教育部教师的教学能力才是最首要最突出的问题,对教师的培养和、对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2.1 教学内容要服务于社会

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制定教学内容上就要使教学内容贴合于社会发展。教师的视野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内容要着重于社会的最新发展技术,而教学的根本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上需求下,教师需要走向社会了解校园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通识教育系统内部有一门很受学生喜爱的课程—《生命科学中的伦理》,教师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学,作为一名通识课程教师,应该对当下生命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中的发展状况与学生分享,这是一个生命科学专业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只有掌握当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才能将最新的资讯和最新的社会信息传达给学生,也才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2 教学内容应该更广阔

传统的专业教育把人的社会完整性割裂了,只是在自己专业内畅游,而通识教育恰恰是缝补裂痕的针线。为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仅仅靠对社会的了解是不够的。通识教育要求教师的视野要开阔。《新唐书·艺文志一》曾这样记载:“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通识教育的教师虽不能将经史子集四部全部了解,最起码要对其中的一个类别有所了解,工科最缺的就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类方面的认知。仅仅靠自身通识教育的课程来弥补鸿沟是完全不够的。

教师在制定计划和培养方式上应具有全局观和战略观,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自身专业的讲授,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宏观的视角授课,制定完善、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通过通识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自我考察、分析、鉴赏的能力,进一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意识、态度、价值观,对自身专业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这些能力的由来不是家庭,不是朋友,不是权威科学,更不是建立在无端的臆想和意识的偏见之上,而是根据自身接受的良好的通识教育去理解、考察、分析、鉴赏、论证以及科学的评判得来的,是主动的、积极的、向上的探索。在这样的探索下,才会使自身的观点、态度、意识、价值观更具有哲学的思辨性、生活的积极性、事业的进取性,为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的、主动的定位。

2.3 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于《论语·先进篇》,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但因材施教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生源质量,现今学生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学习积极性就出现下降的状况,加之自律性差,自我约束力低,意志力弱,缺乏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而课堂之外的社团活动学生却是积极的参加,踊跃报名,如果想将这部分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强、参加文娱活动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课堂上,教学内容上的改进成为关键。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要将“因性施教”、“因龄施教”相结合。

二者的结合是从男女生心理差异的客观存在在不同年龄下的发展变化而言的,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形成男女心理发展性别差异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而环境因素在形成男女心理差异中起决定作用。通识教育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等因素因材施教,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特点和不同成因,在实施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上做到男女有别,因性施教,因龄施教。通识课程正是学生从高中踏入大学甚至可以说是面向社会之前完善心智、思想、价值观等的教育,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多多思考、推演。

3 教学相长,“通识”与“专业”结合

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范围三个方面的提高是自身对本职工作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的自我提高。而高校在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能期望教师的自觉性,更多的需要高校组织学习。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未来的趋势必然是融合,这种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当下现代专业教育而言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專业课程划分极其细化,导致高校教育的人才人格不健全,发展呈现片面化和模式化。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社会发展需要专业教育,因为社会发展需要大分工,然而细化专业会将学生的人才的性格培养忽视,过多的专业教育使得学生的性格和素质偏向于某一狭窄的方向发展,思维慢慢僵化并趋向于禁锢化。例如关于程序员的故事,程序员的妻子给当程序员打电话:亲爱的,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买一个。当晚,程序员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妻子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程序员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这真的是个笑话,但是折射出长期在某一专业领域内使人的思维出现了定式。

2)人文素养的缺失。现代社会普遍重视生存之道,往往在高考选报专业之时会绞尽脑汁报考最热门,最“吃香”的专业,这是社会发展下人的功利主义的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3)素质失衡、创新力不足。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应对考试,经常我们看到社会人谈论大学生是一群“高分低能”、“有知识、没常识”的人群,这不能怪社会人,这是应试教育初期试验的偶然性和后期发展的必然性造成的。只应对考试,对探索精神失去了兴趣,老师教了只要考试能用应用就行,至于如何去活学活用再到创造,那更是妄想。

孔子坐而论道,收弟子三千,出贤人七十二,孔子的道不是专业知识,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立人之本,是立德、崇德、尚德,换成现代教育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才。潘光旦先生就曾指出:“教育的理想就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此言而论,教育的本身就是通识教育,而现今专业教育成为本身教育,已然偏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带上了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必要课程,是教育立德、崇德、尚德的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培养就应该在教师的知识宽度、知识深度以及知识的综合度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1)通识教育部门内部应积极加强交流沟通。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调研会、茶话会、互相听取课程等形式来学习、提高、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

2)加强与名校的通识类专家的交流与沟通以此为契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强学习。

3)引进或者外聘名校专家兼职,以此为中心,利用有限的资源迅速的组建一支由外校专家带头的教学团队,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关注最前沿的课题和教学规划。

4 总结

正所谓“小赢靠智,大赢靠德”,高校必须扭转教学一心倾向于专业教育的困局,对通识教育也必须重视起来。教育应该回归教育本身,加强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培养、激励等多方面去着手,不断的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的本我,避免功利主义的侵蚀,端正教师职业精神,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拓宽自身教学内容,秉承“以德树人”的理念开展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许树沛,王秀艳.通识教育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6-08.

[2]梁苗.论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通识课程的设置[J].辽宁行行政学院学报,2012-06.

[3]刘向红.人力资源开发与通识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4]霍华德·加德纳.我是怎样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的结构出版25周年纪念[J].人民教育,2008-09.

作者简介

邓渝(1989-),女,本科,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吴兵兵(1987-),男,讲师,硕士研究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方向:伦理学,政治学。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