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化境说”和钱钟书翻译观

2020-08-06 15:00邢星郭雅欣
卷宗 2020年15期

邢星 郭雅欣

摘 要: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为重新阐释翻译标準提出了新的理论构建,本文结合实例阐释了钱钟书先生“化境论”的含义,并通过阐述钱钟书先生对于“信”、“达”、“雅”的理解,提出了自己对于“信”、“达”、“雅”的见解。

关键词:“化境论”;翻译标准“信”、“达”、“雅”

1 引言

纵观翻译研究的历史长河,不同时代的翻译大家数不胜数。严复先生译有著作《天演论》;精通中英双语的大师林语堂写了多本英文著作,也有多本译作;翻译大家林纾,虽不精通外文,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翻译标准,其中钱钟书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林纾的翻译》,在书中钱钟书先生专门讲述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看法。本文论述了笔者对于钱钟书先生的翻译理论的一些见解,意在从“化境”和“信达雅”的角度阐释翻译标准,以期理论结合实践得到最佳译作。

2 “化境说”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林纾的翻译》中表述过何为“化境”,他认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就是“化”,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字间的相互转化,不应因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造成译文的生硬和牵强,而是要在译文行云流畅、通俗易懂的前提下,保持原作的原本的风貌,这才称得上“化境”。正如钱钟书老先生所言,翻译是将一国语言在保存原作风味的条件下转变成另一国语言的过程。如此一来,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在这一过程中的发挥便是重中之重了。对此,笔者在此认为,实现两种语码的转译,译者首先要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以钱钟书老先生译约翰生的名言为例。

Source Language: Life is a progress from want to want, not from enjoyment to enjoyment.

译文:人生乃缺憾续缺憾,而非享受接享受。

对这句英文的翻译,钱钟书采取了直译的方法,翻译为“人生乃缺憾续缺憾, 而非享受接享受”。从句式结构来看,原文译文相差无几,句式对仗,且将原文中表达出的转折关系尽数移植到译文里;原文是两个小分句组成一个句子,并且两个分句都是系表结构,译文中同样以系表结构呈现,并包含一个转折关系;在内容上看,原文词语简单易懂,并且蕴含哲理,译文同样用词简朴同时又不失道理,可以说是完成了“化境”的佳作。

文化差异的存在致使跨越语言之间的鸿沟始终是一件难事,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译者能够针对背景环境找到最恰当的译法,创造出易于目的语受众理解的译作。在笔者看来,“化”代表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原语言通过译者的转化变成目的语,在此过程中一个好的译文不仅仅是状态的改变,其中还融入了原作者的写作情感、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等,这些元素都是需要译者自己亲身体会和理解,然后将其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这些没有通过文字直接表达出来的内涵因素,都融化在译者的译文中,才能算上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达到“ 最高理想”的译文。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西方学者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的观点,在该理论中奈达提出了“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其中所说的“对等”就是钱钟书先生“化境论”中‘化的体现,因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于一个标准译文的要求是有共同之处的。

3 钱钟书的“信”“达”“雅”

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先生曾对“信”、“达”、“雅 ”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翻译过程中的“信”应囊括“达”、“雅”在其中,译者按照原文意义翻译,同时兼顾原文的风格,此谓之“信”,不“达”的译文不能称之为“信”。在他看来,“信”“达”“雅”是一个同步的整体,这三者中“信”包含“达”和“雅”,只有通文达意,才能做到忠实原文,忠实原作者。从这一点看来,钱钟书先生所认为的二者关系应表述为:“信”是“达”的前提条件,以钱钟书翻译拜伦书信的例句为例:

Source Language: 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钱老先生在处理这句的翻译时,不仅将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而且以文言的形式做到了译文的“雅”,甚至比原文更妙几分,十分优雅的将离别之苦倾诉出来。

在笔者看来,“信”是目的,而“达”是达到目的“信”的方式或者说途径,“雅”则像一个附属物,可以为“信”和“达”做点缀。在钱钟书先生对“信”“达”“雅”的阐述中,作者总结出以下观点:“信”——准确的译文,指的就是之前所说的译者的身份问题,译者要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将原文作者想说的话,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地翻译出来,同时也要尽量表达出原文章的整体风格和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原文是散文等文学作品,译文就应该行文优美、富有文采,若是说明文这类非文学作品,译文则应该说理明确、例证有力;“达”——通顺的译文,指的就是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标准,不应该带有浓重的翻译腔,做到行文流畅、“ 入乡随俗 ”,例如原文是小说等文学作品,语言可以优美,也可以朴素平实,如果是议论文、科技文献等非文学作品,就应该做到例证精确、使人信服;“雅”——优雅的译文,长期以来“雅”都是各译者热议的一个话题,译者可以根据文体来决定是否需要“雅”,如果是非文学作品,其写作目的是阐述一个观点或者是向读者介绍产品等,译者只需在“达”的基础上做到“信”即可,对于“雅”的要求并不高,而反之如果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其写作目的则是直抒作者胸臆,表达作者情感,这样则需要译者将原文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么则需要“雅”来体现出原文作者的情感和文学造诣,当然同时“信”和“达”也缺一不可。

4 总结

通过对钱钟书先生“化境论”的分析,及其对于“信”、“达”、“雅”的理解,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多样性及译文的不同标准,而真正好的译文就如同文中阐述的那样,译者的翻译过程就好像一次旅行,目的地是“信”,旅行中路线选择是“达”,而沿途中的风景是“雅”,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到达目的地——“信”,想要可以到达目的地就需要选择一条正确的线路——“达”,这时会有两种可能出现,即:如果沿途中有很吸引你的风景——“雅”,则可以锦上添花;如果没有,那么就做到在正确的路线——“达”上一路前行到达终点“信”即可。

参考文献

[1]陈逸.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译主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8-150.

[2]顾庆达.以钱钟书“化境”说分析《教父I》翻译[J].现代交际,2017(21):44-45.

[3]聂友军.钱钟书的翻译观念与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2):2-3.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级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王婉贞.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翻译观[J].安徽文学,2018,3(416)50-51.

[7]朱宏清.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先生的翻译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