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翻译视角下看功能翻译理论

2020-08-06 15:00单志昂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

单志昂

摘 要:随着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大,很多西方读者对中国古典诗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帮助这些读者更好地认识、了解古诗词的审美情感,降低民族间的距离感,很多优秀的翻译家在翻译古诗词时都使用了功能翻译理论,较为恰当、合理地传达出了古诗词的意蕴。本文从古诗词翻译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运用。

关键词:古诗词;翻译视角;功能翻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又融合了浪漫主义特色。可以说对古诗词进行翻译,是一件颇具挑战的工作,很多翻译家在翻译古诗词中的意象时都深受其困扰,恰恰功能翻译理论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 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交际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与传统翻译较为依赖源语言文本不同,该理论翻译的核心为目的论,即在对源语言翻译过程中其主要服务于翻译的目的。

和传统的翻译方法不同,功能翻译理论在实际运用时,其翻译的起点主要是语用,目的是翻译,译文功能则是标准。首先,功能翻译理论会关注译文功能,比如说交际需要、背景知识等,其次才会注意原文分析与翻译方法。可以说,这种翻译方式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虽说达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文的意蕴有所差距[1]。

翻译功能理论主要分为翻译目的理论和翻译行为理论两种,当然翻译原则会一直贯穿于这两种翻译方法中。除此之外,在使用功能翻译理论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原文的理解,可能会违背原文的写作意图,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和作者的本意相符。

2 功能翻译理论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古诗词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就是情感、意境以及情感,这三个因素主要通过诗词中的词汇、语音以及句式表达出来,因此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这也是许多优秀的翻译家认为不能对诗歌进行翻译的原因。那么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功能翻译理论保留诗词中的神韵和意境,就成为在对古诗词翻译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确定翻译的目的

一般来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既成的目的,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也不会例外,译者在完成这一目的时需要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归化法和异化法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但是将这两种翻译方法在运用到古诗词翻译的过程中时,学术界一直存在着

争议。

而功能翻译理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种翻译方法的核心就是强调翻译目的,而且较好地将古诗词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较好地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新得解读了文学翻译。而在功能翻译理论中,使用归化法和异化法只是达到最终翻译目的的一种手段[2]。

可以说在功能翻译理论中,翻译古诗词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蕴和情感,并从中获得感动和启迪。

2.2 错位的文化意象

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着特定的文化意象,但是同一意象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具有不同的涵义,如果将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直译,可能会让译文读者在理解诗词中的意蕴时遇到一定的困难。

错位的文化意蕴就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意象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为了能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意蕴,功能翻译理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诗词中有一个常见的意象:“西风”,比如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古道西风瘦马”等等,通常中文读者都会将西风同萧索、凄凉等含义联系起来,可是对英文读者来说,理解这些诗句中的西风含义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在英文中也会有“West Wind”的意象,一般來说在英语国家“西风”代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古诗词中与之对应的意象应当就是“东风”了[3]。

为了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西风”的含义,使用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家通常会使用“West Wind ”对“西风”意象进行直译,英文读者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猜出“West Wind”中包含的萧瑟、凄凉的意蕴。由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也能理解古诗词中“西风”意象所体现出的凄凉含义。可以说,在古诗词中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不仅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文信息,而且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蕴和情感,并从中获得感动和启迪,并实现了文化交流。

2.3 缺失的文化意象

在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文读者可能不能较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和背后的深层含义,而功能翻译理论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达到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蕴和情感的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古诗词采用了意译的方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古诗词中的意象大多数都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例如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后庭花”,它通常都代表着亡国之音,但是在英文中却没有直接对应的意象。由于在英文中找不到“后庭”的对应词,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在翻译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时抓住了“《后庭》遗曲”的典型意蕴,并将其意译成了“The song composed in vain by a captive king”,从而使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后庭”的意蕴,并从中体味该首诗的悲剧意味。

除此之外,在英文也找不到《何满子》的相应翻译,白居易在诗中称其是“临就刑时曲始成”,在以《何满子》命名的词中,通常会充满着悲剧意味。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蕴含的悲剧意味,译者通常会将其译为英文读者较为熟悉的“swan song”。

3 结语

可以说,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了传统诗歌翻译方法的束缚,强调了翻译古诗词的主要目的,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蕴。虽说在翻译古诗词中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受到了不少的质疑,但是随着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功能翻译理论将会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为翻译古诗词提供更多的思路,为宣传中华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辰玥.从翻译的操作规范视角看翟理斯的诗词翻译[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7,000(001):203-205.

[2]邹幸居.ICM理论视角下汉语古诗词中的转喻及其翻译[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3-77.

[3]李磊.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及其英译再现策略——基于描写翻译理论的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84-89+94.

猜你喜欢
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当TVB台词遇上古诗词
玲珑阁·古诗词专页
玲珑阁·古诗词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