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2020-08-06 15:00安丽娜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弊端解决策略

摘 要:“现代科技活动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①近年来,科技伦理相关的问题不断显现,社交软件作为科技技术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其虚拟性、隐蔽性的弊端,产生了网络流言和网络暴力、使人与人的交流符号化、让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等问题,本文重点针对社交软件的不足,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通过社交软件实名制、社交软件使用者树立正确伦理观,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社交软件开发者增强伦理道德责任,提高社会效益、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社交软件的使用和开发、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交软件文化氛围等策略,让社交软件符合科技伦理的相关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社交软件;弊端;伦理问题原因;解决策略

近年来,科技伦理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关于科技伦理这一大方向的研究收获颇丰,但国内外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的表现形式来研究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较少,社交软件作为当代科技哲学分支信息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为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同时还有助于丰富科技哲学的发展。由此可见科技伦理下社交媒体的研究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研究的必要性,所以笔者选择以社交软件为例,对当代科技伦理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

1 以社交软件为例分析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是共同体应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科技伦理问题”指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取向偏离,进而威胁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良性发展的问题。社交软件这一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应的伦理问题。

当代社会大多数人选择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交流,甚至更倾向于使用这些社交软件进行交流,而不是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过度使用这类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出现人类情感危机。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了社会这个整体,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随着多种社交软件的出现,传统的交流方式被取代,人们在网络上频繁交流,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动态,抒发自己的情感,然后相互之间进行互动,以此来交流和了解对方,这样长久发展下去,使人与人变得更加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

2 社交软件的弊端

2.1 社交软件的虚拟性、隐蔽性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的,交流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是彼此熟悉的。而我们在网络中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从事哪种职业,性别是什么等等,甚至完全可以虚构一个新的身份与别人进行交流。如微信可以通过摇一摇添加附近的人、qq可以按条件查找想要添加的人,微信、qq邮箱还有漂流瓶功能,通过漂流瓶和陌生人进行交流等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真实性。

好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社交软件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进行一些违法的事,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克隆他人的微信、qq、微博通讯录,给其亲人、朋友发送虚假消息进行网络诈骗等等,社交软件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使人徘徊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缘地带,容易误入歧途。

2.2 使用者易遭受网络流言和网络暴力

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传播速度快、主体自由度高,人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自发地扩散,相应地对传播内容的真实性缺乏理性的思考。再加上对于这种新的网络社交形式缺乏严格的规范化、秩序化管理,所以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人们不会对传播事件的真假性进行考量,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判,不用对自己的传播行为承担责任,所以肆意妄为。例如一个公众人物很久没有更新动态或者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就会被一些网友谣传已经死了,然后大家纷纷转发,把一些不是真实的事情传的和真实的一样;又如很多明星因为在影视剧出演了一些不好的角色,那些入戏太深的网友就会在社交软件上对他们进行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还有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进行传播,对社会大众造成恐慌,这样的网络暴力、网络流言事件在现实中存在很多。

2.3 网络使人与人的交流符号化

在现实社会进行交往时我们可以直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还可以利用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在网络中我们通过文字、图片表情等带有符号性的东西进行交流,甚至使用大量不规范的网络用语。人与人交往是需要感情的,而不是靠一堆符号,在使用符号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造成误解。

2.4 网络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从前我们总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关系密切,现在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住房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但邻里关系却变得很冷漠,大多数人宁愿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进行交流,也不愿意和左右邻居接触,还有大多数人认为,在网络上交流更方便、快捷、还节省时间,没有必要当面交流,大多数人在闲暇之余更愿意待在家里,不想在现实中增加感情,最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

3 對网络中产生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科技本身的两面性

科学技术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方面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隐患。社交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改进这些问题,让社交软件更好的运营。开发社交软件的目的是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但由于其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社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人们无法预料的问题,并冲击着人们的伦理道德。

3.2 软件开发者重视经济效益,缺少伦理道德责任

大部分软件开发者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都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这个软件才能进行长久的运营。所以软件开发者为了获得经济效益,通过五花八门的活动、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使用,甚至有些低级趣味,违背伦理道德。如微信原来有一个漂流瓶的功能,其初衷是大家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把自己开心或烦恼的事情放在漂流瓶里,让有缘人看到留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项功能,传播色情内容,非法收取费用,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所以软件开发者不仅要考虑其功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应该进行相应的监管,增强伦理责任意识。正是由于微信平台的不良监管,导致漂流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偏离了正确轨道、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最终微信平台2019年5月5日正式将漂流瓶功能下线。

3.3 社交软件网络用户自身精神文化的缺乏

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的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需求却很淡薄。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内心空虚,急需要寻找一个可以诉求和表现自己的空间,而社交软件具有虚拟性和隐形的特点,大多数人都选择在这里进行排解。他们认为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不受外界因素的约束,甚至可以畅所欲言还不用承担责任。

4 社交软件产生的伦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4.1 社交软件实名制

社交软件使用者正是抓住社交软件发展不健全,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才会做出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将社交软件实名制,就意味着使用者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说话做事都要谨慎,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传播一些虚假消息。如果使用者没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有关部门可以根据他注册的实名制信息联系到他本人,让他承担相应地责任。社交软件实名制对于规范使用者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是解决社交软件产生的伦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

4.2 社交软件使用者应树立正确伦理观,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科技伦理问题大多是人类在利用科技发展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所以要想解决社交软件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必须从使用者自身出发。一方面,使用者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明辨什么是符合伦理道德的,什么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面对社交软件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时,使用者应该加强其解读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筛选信息,正确解读出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真正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使用者还应该加强自律,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追求一些高雅的东西,不能沉溺于社交软件虚拟性和隐蔽性之中,不能迷失自己,应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准则。

4.3 社交软件开发者应增强伦理道德责任,提高社会效益

社交软件开发者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那注定是不能长久发展的,就如前面所说的微信中的漂流瓶功能,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忽略伦理责任的事情,遭到了社会大众的谴责和抵制,最终这一功能彻底下线。所以社交软件开发者从长远利益来看,应该增强伦理道德责任,提高社会效益,让软件得以良性运转。

4.4 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社交软件的使用和开发

社交软件在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软件开发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社交软件的使用和开发,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钻了空子。所以我们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完善社交软件使用和开发过程中的制度规范,发挥法律强有力的手段,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框架,保证社交软件的健康发展。

4.5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交软件文化氛围

社交软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将其进行全盘否定,而是應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这一科技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人们在使用社交软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社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社交软件的发展,让社交软件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下,不断走上正轨。

5 结论

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的同时,相应地也会产生一些问题,社交软件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坚持科技哲学的整体性原则,把社交软件的问题看成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只是考量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还应该把社交软件放在时代的大环境里,综合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发展等等,努力寻求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所以要解决社交软件本身的两面性、软件开发者重视经济效益,缺少伦理道德责任、社交软件网络用户自身精神文化的缺乏等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社交软件开发者、社交软件使用者、社交软件运营者、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让社交软件在符合科技伦理的要求下,更好地服务大众。

注释

①杨慧民.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9月。

参考文献

[1]韩东屏、欧阳康.疑难与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年.

[2]潘建红.现代科技伦理的反思与建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28):1267-1268.

[3]杨赫姣.科技伦理困境与道德哲学反思的现代性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18(9):10-15.

[4]杨慧民.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技术责任伦理的实践路径探析[M].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

作者简介

安丽娜(1993-),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研究生在读,延边大学,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弊端解决策略
跟踪导练(四)
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的弊端:历史的选择与再选择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存在的弊端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