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

2020-08-07 15:40郭红春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读书作文语文

郭红春

曾经,人们常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诸如此类的美誉,并没有让我们老师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相反,在很多老师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强烈的职业自卑感。

“授业、传道、解惑”是教师的职业规范,神圣而光荣;“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教师的生活写真,艰辛而忙碌。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青丝熬成白发,“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连孩子、家人都照顾不了。平凡而单调的生活让我们一步步掉进了琐碎、平庸的深渊。写教案、上课、改作业,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终日忙忙碌碌。我们在千篇一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沦为为工作和生活琐事所累的平庸之人。

拒绝平庸,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是我们获得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必由之路。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从几个方面,与各位同人分享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一、忍受寂寞,心如止水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喧嚣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浮躁的快节奏。快递、快餐、快手、快压、高铁、迅雷、腾讯、光速侠、云速……我们置身于“快节奏”的时代氛围中,很难平静地坐下来读书、备课、写作。

很欣赏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意思是说,坚守信念,才能做到“正道”在心,心无旁骛。对于教师而言,“正道”就是“为师之道”,就是“忠于教师的职业操守”,就是拥有心如止水、忍耐寂寞与艰辛的平常心。拥有这种平常心,才能在浮躁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在日常的教学中获得乐趣,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创造价值、成就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领地,每个人都想拥有熠熠闪光的事业光环。不论是自觉自愿步入教师行列,还是无可奈何地成为一名教师,我们注定都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身为教师,我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做一个照本宣科、因循守旧的“教书先生”,还是做一个掌握一定教学技巧的“教书匠”?是做一个安于现状、浑浑噩噩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做一个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专家型名师?我最终的选择是,努力让自己成为“教书匠”和专家型名师。

老实说,在參加教育工作的前几年,我的心也很浮躁。我原本的梦想是当一名“无冕之王”——新闻记者,最终不情愿地做了教师。上课之余,我四处采访,撰写新闻,妄图实现自己跳槽的野心,结果成绩是有了,却被批“不务正业”,无奈只得放弃。看到同事考调进城、考取公务员、升官提拔,总是“满怀愁肠”、愤懑不平。几经周折,铩羽而归,在历经一次次失败后终于明白,原来,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才是我唯一的“正道”。从那时起,我开始真正静下心来做自己的职业规划,那就是,我要做一个好老师。从那时起,我开始坐下来研读魏书生、钱梦龙、于漪等前辈们的书籍,从前辈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渐渐地,我掌握了一些教学技巧,知道怎样上好一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语文课,知道怎样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我忍受寂寞、潜心钻研教法、用心教语文的结果是,大批学生能用准确流利的普通话朗读和说话,很多学生的优秀作文纷纷在报刊上发表,班上的整体语文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学生的优异表现,让我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敢于担当,磐石在肩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敢于担当,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本分;作为乡村教师,敢于担当,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职责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敢于担当,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经典、热爱祖国的神圣使命。

敢于担当,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背在背上,面对责任毫不推诿、毫不逃避。敢于担当,是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的根本保证。从国家意志和社会舆论上看,教师的职责坚如磐石、重如泰山。拥有磐石在肩、力拔山兮的魄力与决心,是我们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源泉。辛苦之中享受到的乐趣和敢于担当所造就的业绩,远比唾手可得的东西有价值得多、厚重得多。阳光总在风雨后,敢于担当,需要付出十倍于他人的努力,艰苦自不必说,但乐趣也在其中。

这里和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其一,2007年,县教育局组织课赛,全校10余个语文老师互相观望,谁也不愿意报名参赛,学校领导也不知如何是好。见此情景,我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参加。要知道,当时我连PPT是什么都不知道,要代表学校去县上参赛,实在是自不量力。任务允下来,就是磐石在肩。我丝毫不敢怠慢,为了写好一堂45分钟的语文课教案,我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课余时间精心准备,第二个星期,又专门请了两天假,到昆明市师训中心请教信息技术专家,学习PPT的制作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如愿获得县级课赛第一名。赛后,教科所范一成老师告诉我,将由我代表寻甸县到市里参加比赛。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又是一番艰苦的备战、精心的打磨。最后的结果是,我获得了昆明市首届课赛一等奖,开创了寻甸县参加上级课赛取得良好成绩的先河。

其二,也是在2007年,某单位通过校长找到我,让我编写供初中三个年级使用的单元检测卷,每学期需要编写24套试卷,每学年是48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也不问给不给报酬。学期结束后,他们给我发了稿费,不过少得可怜。但我并不在乎,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掐指一算,至今我已经坚持了11个年头。11年的坚守,11年的默默耕耘,让我赢得了他人的信任与肯定,让我体会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感和成就感。2011年,这家单位要我物色一个老师来编写试卷。我找到一个看上去很勤奋的年轻教师,邀请他参与写稿,但被他以报酬太低拒绝了。一个有利于自身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就这样被白白葬送掉,我替他感到惋惜。时至今日,这家单位的报酬,已今非昔比,整整翻了6倍,高品质的试卷也赢得了师生和社会的认可。我想,如果这位年轻人获知此情,定当懊悔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要敢于担当,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当我们不想收獲时,收获往往会不期而至。因为敢于担当,促使我不断学习、自强自立,在一次又一次的担当中,我享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勇于吃苦,果满枝头

我们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把读书和写作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点缀。要求学生多读书,你自己不读,不行;要求学生写作文,你自己不写也不行。统编新教材主编、北大教授温儒敏说,“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因此,现行的统编教材增大阅读量,试图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状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老师务必要多读书、多写作。但来自《语文学习》的调查情况显示,中小学语文教师读课外书刊极少,其现状很不乐观,具体表现在:对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不多;对当代知名作家和诗人知之甚少;对优秀青少年读物缺少关注;对当今名牌期刊留意不多。很多语文老师竟然从未看过《语文报》《语文周报》《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中考现代文选材热门报刊,也不认识包利民、张丽钧、赵冬、马国福、丁立梅等中考热点作家。在这种状况下,想要大幅提升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大可能的事。

另外,曹茂才在《中学语文教师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现状是:从事写作的教师人数寥寥无几,即便写作也是急功近利,对“自身写作与作文教学关系”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教师不写作,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语文教师写作的直接经验缺失,以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教师失去了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的榜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语文教师不读书、不写作,归根究底,还是一个“懒”字在作怪,怕动脑筋,怕吃苦。勇于吃苦,静心读书和写作,乃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另一个职业本分。戒除“懒病”,敢于吃苦,努力读书写作,既是我们成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成长为专家型语文教师的根本保证。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读书方面,我常年订阅《意林》《思维与智慧》《美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园地》《云南教育》《创新作文》《作文与考试》《语文报》《语文周报》《学生新报》《百科知识》等报刊,每年订阅报刊的花费不下1000元。博览群刊,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而且让我积累了众多的名家美文,教会我怎样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为全面提升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别人闲暇时通过旅游玩耍、喝酒唱歌来放纵自己,我则通过品读美文、学习教法来愉悦自己。不一样的活法,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情趣;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注定将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写作方面,我常常率先垂范,写下水文,与学生PK。每次作文课上师生佳作共赏环节,都成了全班同学共同期待的精神盛宴。学生的好作文纷纷脱颖而出,我常常不厌其烦地帮他们加工润色,并让很多学生实现了在报刊公开发表作文的梦想。截至目前,经我推荐发表的学生作文共计1261篇。每个同学看到自己的铅字作文时,满心欢喜,心存感激。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2008年,我开始在全国教辅报刊崭露头角。从那以后,因为严谨,也因为勤奋,每年我都能接到北京、山西、重庆、河北等地报刊的大量约稿,每年的写稿量都在25万字以上。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北京的《语文导刊》邀请我开设了《写作点津》《跟着课文学写作》等专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生优秀作文》杂志社邀请我开设了《考场作文得分技巧》《名师教你改作文》等专栏,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专栏作者”。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我有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积淀,2012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帮助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个人专著——《考场作文满分宝典》;2015年,在北京《语文导刊》编辑的帮助下,我主编了《初中文言文古诗词优学优练1+1》一书,并于次年出版了个人的第二本专著——《云南省历届中考满分作文权威解密》。

2014年,我接到了陕西一家出版公司邀请我主编一本书的任务,我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所有日日夜夜,编写出了50多万字的书稿,令人遗憾的是,这本书最终因为市场问题,没能出版,但公司很讲信誉,并没有亏待我,稿费照付。因为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今年,这家出版公司再次给了我一份主编合同。整个暑假,我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夜夜奋战。在工作室同人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编写任务,这本书就是《“一战成名”考前新方案(昆明专版)》。

我要强调的是,读书、写作乃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本分,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读书者,天天快乐;写作者,远离平庸。古人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勇于吃苦,成功如影随形,苦尽甘来,善莫大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名言激励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上进。在探寻语文教学的漫漫征途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魏书生、钱梦龙、于漪、余映潮、李镇西、黄厚江、曹公奇……众多的名师和前辈是我们仰慕和学习的典范和楷模。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坚信,如果我们拒绝平庸,勇于奋斗,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最后,我想用多年前自撰的一副对联与各位同人共勉——蜗居乡野,山幽水碧;鹰击长空,地广天宽!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读书作文语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