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0-08-12 03:21王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阿替普瑞克脑组织

王芬

(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西 阳泉)

0 引言

神经内科治疗时急性脑梗死较为常见,该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病因为机体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或不足,导致患者脑组织内部呈现出缺血和缺氧的状况,从而逐渐出现坏死性、不可回转性改变[1-2]。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而急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对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受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年人不注意养生,在饮食方面极不注意,致使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害性疾病,这对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增加一定难度,而在治疗时,像阿司匹林这类常规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限制,对治疗不利。文中就此展开论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先入院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阿替普酶联合常规治疗;后入院50例患者为观察组,治疗时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均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神内科收治。

(1)患者纳入研究基本标准。不存在颅内出血史,发病后意识清楚,从发病到入院时间间隔不超过4.5小时;患者7d内不存在动脉穿刺史,30d内不存在胃肠道或泌尿出血情况;而且在患者和其家属都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权同意书,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2)患者排除研究基本标准。存在痴呆或相关精神类疾病;合并脑外伤或其他脑部疾病;出现重要器官衰竭或系统感染。

1.2 治疗措施

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降脂治疗、活血化瘀、自由基清除等。

(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依据患者体重确定药物剂量,即0.9mg/kg,前1min时间内,以10%剂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剩余的药量选择静脉滴注方式,

(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阿替普酶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选择0.15PNA但尤瑞克林注射用药,并用10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选择静脉滴注方式。

2组患者治疗10-14d,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1.3 评价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经过14d治疗后采取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

(2)治疗预后情况评价。治疗后3个月利用mRS量表评价患者预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保证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对比

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14d治疗后,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评价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对比(n=50,分)

2.2 患者治疗前后预后情况评价对比

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14d治疗后,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评价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预后情况对比(n=50,分)

3 讨论

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脑部血管发生阻塞,进而导致患者大脑中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局部神经受损[4-6]。脑梗死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机体功能性障碍,例如偏瘫、失语症等,而病情严重者可能导致抽搐或者昏迷症状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患者脑动脉的主干神经受到闭塞,使脑组织内部出现大量的缺血、缺氧、软化、或者坏死等[7-9]。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控制并阻止已经发生脑梗死的部位持续推进或发生恶化,对于脑组织内部缺血、缺氧区的血氧供应问题进行改善,确保脑部循环维持正常,同时因为脑部缺血而引起的脑水肿问题实行全面预防,以防患者病情不断加重。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性治疗和特殊治疗。一般性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患者的病因,颅内压增高是降颅压治疗。如果有意识障碍时给予醒脑治疗[10]。如果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时,应给抑酸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合并有肺部感染或者是泌尿系感染,褥疮感染时,应给抗炎治疗,殊性的治疗主要包括超早期适合溶栓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药物将血栓溶开,使血流恢复。血流恢复以后会减少血流中断引起的神经元细胞死亡,使患者心功能有很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脑组织是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的组织器官。整个脑组织血流量占整个循环血量的20%,脑细胞是对血流要求特别高的组织。当血流中断以后,会在5-10分钟之内不可逆的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引起脑功能的异常。所以静脉溶栓需要争分夺秒。

阿替普酶促使人体内纤维蛋白酶原和赖氨酸残基结合,转化之后形成一种新的物质——纤溶酶,而纤溶酶能增强人体血管中纤维蛋白酶的应用活性,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对已经发生阻塞的脑动脉进行疏通。因为阿替普酶不会与其他物质相互结合,对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作为一种经由人体尿液制取的糖蛋白,尤瑞克林的主要作用是舒张人体已阻塞血管,对人体缺血部位进行保护,同时能促进人体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再生,有效改善易病变部位和损伤部位对人体周围正常神经的影响,同时对已经造成影响的病变部位和缺血部位有明显保护和改善。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在常规基础上,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从而有效控制并改善患者脑部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利用联合用药、调整用药方式等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价观察组 (14.23±3.07)与对照组 (3.32±0.68)(P>0.05)。经过10-14d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差异显著,观察组 (1.13±0.21)与对照组 (2.13±0.45)(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评价,观察组(3.24±0.76)与对照组 (3.32±0.68),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 10-14d治疗后,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评价,观察组(1.13±0.21)与对照组(2.13±0.45)差异显著(P<0.05)。此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基础治疗疗效较好。相关药物适合治疗效果要求高或症状控制较好的患者,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同时需要高度关注用药不良反应,一旦发现药物反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病情加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总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的治疗方案,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大幅度提升预后情况,改善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

猜你喜欢
阿替普瑞克脑组织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评价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