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于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2020-08-12 03:21蔡政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肺叶核酸肺部

蔡政友

(徐闻县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广东 湛江)

0 引言

2019年末,我国湖北武汉率先出现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者,并且在此后的2个月时间内确诊人数猛增。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带来的影响,全民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国政策组织相关医院为各个省份出现不适症状的人通过筛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排除工作以及确诊患者的隔离工作。但是在此次疫情防控战前期,由于缺乏硬性条件,病毒核酸检测的方式无法大面积推广,在开展病毒核酸检测以后由于人数众多,难以一次性满足所有人员的需求。为此,在采取病毒核酸检测之前利用有效手段做好筛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CT和体温测试的方式,了解CT对于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辅助检查的意义,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20年1-3月接收的84例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14-72)岁,而对照组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16-78)岁。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和确诊患者所展开的,选取本院2020年1-3月接收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42人,对照组42人,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采取体温计和体温枪的方式,超过37.3摄氏度的患者都可以认为是疑似和确诊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测试。对于观察组的42例患者,我们采用CT作为辅助检查的手段,对于全身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患者且肺部出现明显病变的患者,要求其进行进一步的病毒核酸测试。经过病毒核酸测试以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实际确诊人数。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人数是否与前期测试一致,从而了解利用CT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辅助检查的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病毒核酸测试以后,观察组的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数量和确诊数量与最终的结果较为接近,而对照组的患者仅仅利用体温计或者体温枪的方式进行测量,与实际的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人数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并且其中不乏有因为感冒发烧、测试异常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数据如下。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组患者的情况有了较大的区别,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CT测试以后,其结果与病毒核酸测试的疑似和确诊人数较为接近,其误差只有百分之4.7,但是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在测试的过程中间,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采取体温计与体温枪进行测试的弊端,使得其余病毒核酸测试的结果有较大的出入,在测试的过程中误差达到百分之26.1。由此可见,CT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作为相关的参考依据。

通过使用CT针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42例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发现42例患者中出现30例患者CT明显出现肺叶受累的现象。其中左肺叶受累达到了16例,右肺叶受累达到了14例。在第一次的CT检查之后,30例疑似患者入院之后的第二日再次进行了CT检查,其按照国家关于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将患者进行分类,其中普通患者为21例,重型患者为9例。其中,普通患者通过CT检查发现,患者一般是单侧肺出现病灶现象,且大多为楔形样磨玻璃影。内部可以明显看见血管和支气管通过,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的现象,肺内部出现了肺实变现象。而与普通型的患者相比较,重型患者的CT表现为肺叶病灶范围比较广,双肺出现病灶现象,且同时出现磨玻璃影、实变影和纤维条索影,支气管充气症现象也是多为存在的。而在针对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救治医师也注重使用CT影像对疑似患者进行病症的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为新冠肺炎。在实际治疗工作进行中,医护人员对于疑似患者安排住院之后,通过CT获取阶段性的检查效果,随时患者的治疗进展,调整救治方案。其中,王某,男,50岁,咳嗽一周之后,通过初步确定为疑似患者。到该院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在接受CT测试和体温计等测试以后,发现该患者的核算检测阳性,胸部CT呈现明显的新冠肺炎症状。在经过多为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以后,进一步确定为新冠肺炎。该院积极针对王某进行治疗,在经过长达10天的治疗之后,再次对患者的进行胸部CT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患者的感染灶范围稍缩小、密度减低。然后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算监测,呈现阴性。王某的胸部CT与入院之初相比较而言,患者虽然的双肺感染灶范围稍缩小、密度减低,但是同样能够认识到患者的双肺呈现出一种磨玻璃样改变,这也就意味着患者在出院之后肺功能可能出现降低的现象。如,胸闷和呼吸困难现象。

再次,现代医学发展中,CT使用一般与计算机设备相连接,通过计算机设备针对CT检查结果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标记和识别。通过计算机能够计算出患者的磨玻璃影体积、实性区域体积。这样对于医护人员无论是治疗手段采用还是肉眼检查工作进行都有着重要辅助作用。在借助CT检查结果中,能够针对疑似患者的检查结果实现进一步的确定。并且对患者的检查结果按照类型实现分类处理。整体上而言,在此次实验中,通过CT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积极进行肺部的检查,对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和后期治愈之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3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在接受CT检查以后可以有效地帮助相关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CT可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肺部进行扫描,从而能够让医护人员直观地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肺部。对于累及单个或两个肺叶的,往往肺功能影响不严重,气促、呼吸困难不明显,多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诉,也就是传说中的“轻症”。但是如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会使得患者的肺部密度逐步降低,最后逐渐形成一个磨玻璃密度影,如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够强,能够有效战胜病毒,但是对于累及多个肺叶,肺泡损伤弥漫的患者来说,肺部受到严重的影响,直接需要患者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时候,就代表着患者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通过CT图像,医护人员可以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肺部是否出现阳性表现。经过CT检查,我们可以尽早帮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做出诊断,并且利用CT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的效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如果能够尽早得到诊断,就可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能够在最佳的时机接受治疗,一方面可以为确诊患者做好隔离措施,使得疫情防控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方面可以使得疑似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保持其正常的工作。因此,了解CT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临床意义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为了能够有效发挥CT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临床意义,医院应该要做好如下措施:首先,安排足够的人员做好患者的接待工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应该要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简短交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情况,并且为其做好基本的体温测试。其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体温情况,安排其接受CT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求所有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CT成像图,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5]。进一步安排其做病毒核酸检测,为确诊做好最后的准备。综上所述,此次疫情较为严重,波及范围十分广,要求各地的医院必须要积极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接受CT检查的时候可以为医护人员诊断其病情提供良好的依据,利用CT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的肺部,了解目前肺部病变情况,为后续采取隔离或者治疗提供充分的临床依据。

猜你喜欢
肺叶核酸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核酸检测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