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2020-08-19 05:05王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王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促使其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208-02

“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改对现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流利、准确,要求学生在语文朗读的过程中,不卡壳,不读错;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深入把握文本情感内涵,用心、用情朗读,方能读出感情[1]。这一要求乍一看并不高,然则,对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而言,要想做到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非易事。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朗读能力低下,如普通话不标准,朗读的过程中语调、情感等把握能力欠缺,最终导致学生在朗读中经常出现“唱读、喊读”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语文朗读现状

由于所处环境的资源条件有限、信息渠道有限,农村小学生的视野相对狭窄,思维触角能伸延范围相对狭小,有关的朗读文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身也存在着思维视野局限、普通话不够标准,以及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深远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朗读现状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①师生普通话不标准。受方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普通话音准上普遍不足。②朗读节奏把握不好。由于较少有机会听标准的朗读示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朗读审美标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比较模糊,所以在朗读实践时,明显在节奏上就表现得不尽如人意。③对朗读文本的情感把握不足。农村小学生由于本身阅历有限、阅读积累有限,对不少朗读文本的理解往往不到位,这就直接影响到朗读实践时对情感的处理。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强化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必

要性

为了农村小学生将来的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朗读训练,尽可能缩小他们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朗读训练的开展,能有效地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缺失的现象,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朗读训练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朗读,进而有效地改变过去应试化的语文教学现象,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朗读训练的开展,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朗读,对学生音准、情感、节奏的把握要求较高。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能够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是需要一定时间训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朗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应试化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强化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需要通过教学的改革创新,达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目的。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创设朗读情境。创设朗读情境,有助于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朗读,改变应付式、三分钟热情式的朗读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朗读情境时,可以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资源,如用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音频。这些富有“质感”的朗读资源,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能让学生跟着音频、视频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第二,开展表演性朗读。所谓表演性朗读,是指教师在朗读时,要让学生不再干巴巴的朗读,而是让学生将声音语言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有机整合。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朗读、优美散文朗读的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表演性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在朗读古诗《赠汪伦》时,教师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开展表演性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配上古典音乐,营造轻松、愉悦、自然的朗读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这样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自然就会得到有效

提升。

(二)指导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渔”更加重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避免学生“唱读、喊读”的现象,要强化对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促使其朗读能力的提升。如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的语调、语速、断句、节奏等,让学生懂得“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非一口气读完,而是要有节奏感,要有美感。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富有感情是极其关键的。在感情的把握方面,农村学生比较欠缺,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创作背景的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懂得把握情感,从而提高其朗读

能力。

(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开展,应当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能开展朗读训练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朗读至关重要。如在检查课文预习情况时,教师要要求学生进行朗读,并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在寒暑假来临之际,教师可开展“朗读打卡”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朗读,鼓励学生在协助父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朗读训练。这种巧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训练的方式,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并鼓励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促使其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宝红,李会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4(10).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 “话题式” 教学的建构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