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能 线上线下双提升

2020-08-24 10:54华姝
当代贵州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办事服务中心政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华姝

贵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审批服务标准不统一、业务协同难、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高等问题,加快实现政务服务网与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双提升,让“跑一次”成为上限、“不用跑”成为常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02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是政府系统“效能提升年”,将大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营造便民利企的良好发展环境。

为深入践行“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贵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印发了《贵州省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审批服务标准不统一、业务协同难、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各地探索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加快实现政务服务网与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双提升,让“跑一次”成为上限、“不用跑”成为常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标准化建设确保服务高效便民

近日,记者走进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眼望去,几名戴着口罩的群众正间隔一米的距离,在大厅等候。

“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效率也高,我只需要在旁边提供一些基本信息,他们就把事情办好了,才花了10多分钟。”拿到营业执照的罗仕荣高兴地说。

罗仕荣是从册亨县搬迁到兴义市万屯镇阿泥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最近,他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经营一家物业管理公司。4月10日一大早,他便来到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公司设立登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所有程序于当天办理完结。

事实上,由于义龙新区成立之后政务服务工作起步较晚,且初期无实体政务大厅、各审批单位分散办公,群众办事较为麻烦。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义龙新区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实行软服务硬指标,通过标准化建设使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明显提升。

“义龙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使用面积约7000平方米,一共进驻了社会事务、税务、公安、消防等28个部门,设置办事窗口114个,投入使用以来,已受理业务17977件。”义龙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庆云介绍,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已于2020年1月底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成功打破新区无实体政务大厅的历史,改善了群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实现了办事“只进一扇门”的目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贵州蹄疾步稳——

持续优化标准化建设考核指标,在完成68个标准化示范市县评估验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分散办到集中办的嬗变。

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在城市采取市区共建、州市共建政务服务大厅的模式,在乡村采取赶场天值守、固定场所收件和预约办理等方式开展服务。

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同一事项在全省同一层级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审查要点、流程和时限等要素统一,为“全省通办”提供基础支撑。

一站式服务强化业务协同联动

“现在的服务很人性化、很方便,开办企业的申请手续也越来越简便了。”4月8日下午,市民熊先生来到三都自治县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服务之家”办公室,领取了公司营业执照和公章。

因此,新经济环境是技术进步和市场进步的共同结果,技术和市场对于中小制造企业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认识技术环境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发展状况,是中小制造企业制定战略的思维基础。

两天前,熊先生带着资料走进“企业服务之家”,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我想开办企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理。”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首先询问熊先生是否带齐所需材料,在得知材料齐全后,便立即着手为熊先生办理企业名称核准、工商注册登记等手续。

“您好,我们已将您的申请提交至县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将会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我们将联合公安窗口及刻印公章窗口为您免费刻印公章,届时您直接过来领取就可以了。”半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向熊先生说道。

为切实解决企业落地难、群众办事忧问题,近年来,三都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不断优化“集成套餐”服务模式,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之家”,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审批服务,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业务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群众、企业到‘企业服务之家’提出需求,形成清单,工作人员根据清单派工,把相关材料分发到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再联合各业务部门进行审批、出证,极大缩短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三都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科科长吴鸿浩说。

围绕营商环境核心指标,全省深入推进集成服务并联审批,通过打通多部门交叉办理事项的数据接口,推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改革从单一事项向多个事项集成通办转变。

《方案》明确,下一步,贵州将继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增加通办事项数量,对300项“全省通办”事项进行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部门单一性封闭流程向整体高效协同性流程的转变,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融合发展,加速审批权力运转,提升政府整体效能。

信息化探索实现“互联网+”新突破

三都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一站式定制服务,有效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都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供图)

在电脑上填写好企业申请基本信息后,企业法人、股东可通过手机在线完成签名,之后等待审核便可。“从网上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全程只需要3至5小时,在贵阳开办企业最短只需一个工作日。”注册登记许可处工作人员邱卓越告诉记者。

网上系统建立了数据采集共享机制,统一录入了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税务等部门的基础信息,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电子签名、实名认证、电子归档等无纸化登记服务,大大减少了办事环节和程序,实现了“群众跑”向“数据跑”的转变,有利于推动各类信息基础平台互联互通和集成运用,减轻工作负载,提高办事效率。

依托大数据技术,贵州不断强化“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目标要求,一桩桩“减”和“放”并行的改革探索,成为贵州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鲜活实践——

整合各级各部门办事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形成省级统筹、基层为主、协同联动的用户需求机制。

组建数据共享专班,全面推进数据共享工作。目前,省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市县网上可办率平均达到91.64%,网办能力显著增强。

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管”系统,汇集市场主体、监管行为、投诉举报等数据,为监管部门提供趋势预测、智能预警、风险评估等业务场景应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协同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企业和群众的评判,倒逼“放管服”改革落细落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

猜你喜欢
办事服务中心政务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各自为政
特鲁多:被政务“耽误”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