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学生长效发展的必然策略

2020-08-25 01:57林江蓉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策略

林江蓉

摘 要:主动学习对学生长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研讨、让学生学会实践运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四个视角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动学习;长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83-0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仍存在学习被动、无效或低效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独立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创设适合其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教材,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鼓励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使学生的巧问、善思成为独立自学教材的基本行为。例如,在教授“认识垂线”时,教师可提炼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什么叫垂线?②你会画垂线吗?③垂线有什么作用?④通过自学,你还想知道什么?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主动思考、寻求答案,这不仅能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垂线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學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学会质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和好问。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更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高”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知道“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紧接着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以其中一条边为底画高。学生所画的三角形形状各异。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画的具有代表性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三角形的高画得不一样?有没有相同之处呢?”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锐角三角形的高画在图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图形外。”它们的相同点都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垂线。这种问题驱动,使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也相继提高。

(三)展开联想,架起已知未知的桥梁

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基础。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与联想能力的强弱密不可分。教师大胆启发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可以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到新的问题解决情境中,以更好地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更有意义地学习。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我们之前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加法(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乘法)结合律的呢?”重新唤醒学生关注研究过程的意识。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了想法,最后教师总结出“不完全归纳法”的一般步骤。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各种定律的形成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积累学习经验。

二、让学生学会合作研讨

数学学习不仅要依靠学习者个人的坚毅努力,还需要群体的合作研讨、集思广益。合作研讨能更快地解决数学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还能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它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学习策略。

(一)借助讨论交流,扩大信息效益

讨论交流指的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展示个体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可以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也会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扩充。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学习愿望强烈,有的剪、有的拼,方法多样,教师趁机组织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则迁移了直接剪拼的方法进行推导等。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都掌握了计算方法。通过这种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互相质疑、补充,真切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既实现了个性学习,又养成了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培养合作意识,引发良性竞争

在小组合作研讨时,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就无法促成学生的有效合作。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还应抓住时机,培养组别间的竞争意识,使全体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感受合作快乐

小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与主动态度的获得,一方面,来自学习内容本身;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他人的客观评价。教师应该制定一套激励机制,让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例如,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师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分项周评,将学生个人的进步纳入小组总分之中,期末再评出学期优胜小组。小组合作研究表现出色,相应奖励每人一朵“小红花”,积攒五朵“小红花”可更换一颗“小红星”,积攒五颗“小红星”可更换一把“金钥匙”,积攒五把“金钥匙”就颁发“小小数学家”称号,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学习评价中获得情感体验。

三、让学生学会实践运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教材中的相关生活素材,挖掘其教学意义,寻求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背景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做出创造性改变,使数学变得更富有现实性、生活性与数学味,贴近学生生活,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

(一)在联系实际中增强运用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对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培养大有益处。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教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知识;在教学了“圆的知识”后,教师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车轮的形状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不能做成其他的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教学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运用的良好素材。通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开始善于观察生活,并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联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认识—实践”是学习的法宝。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适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选择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应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来计算商品的总价或数量,并用元、角、分付款。教师拿出100元钱,请学生帮助班级购买一些练习本和笔,但必须滿足两个要求:①练习本与笔要配套,即买的练习本和笔的数量一样多;②它们的单价要尽可能便宜,且质量要尽可能好。教师出示三家商店以供选择,商品单价分别是甲商店练习本 3.2元/本,笔1.5元/支;乙商店练习本和笔共4.5元/套;丙商店练习3.2元/本,笔2.1元/支。问题:①你准备购买哪家商店的练习本和笔, 为什么?②可以购买多少套练习本和笔?像这样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能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运用问题,培养其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在联系实际中培养创新能力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好奇的且充满创造力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并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橡皮泥、土豆、萝卜、圆锥体容器、圆柱体容器、沙子等丰富的学具,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进行合作探究。有的小组借助材料自制大小不一的圆柱体并削切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小组利用沙子反复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之间的实验并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总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大量的实验材料和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概括,发现了本质特征,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现代教学论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学生应对照学习目标,不断检视自己的学习情况,看是否能达成预定的目标,以及未来应该怎样改变才能达到预定目标?这样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用自问法进行评价:“我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课后用反思法进行评价:“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是用什么方法得来的?还有哪些疑问?以后还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或用比较法进行评价,对照把自己的认识与同学的认识,对照自己的解题方法和其他人的解题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不足。这样的评价具有主动性、生成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长效发展,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追求。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重视发展学生长见识、悟道理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科学处理好学习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共同和谐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信心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