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2020-08-25 01:57李亚男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审美能力小学音乐

李亚男

摘 要: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正在被不断强化,情境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音乐审美能力不仅在于学生的倾听,还在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思考、联想,形成正确的自我音乐审美体系。文章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从巧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巧妙设计课堂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审美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水平。

關键词:课堂情境;小学音乐;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110-02

音乐能感人心智、启迪心灵。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音乐、感受和欣赏音乐的重要学习期。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建立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上,正确的、深入的欣赏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从音乐中感知到美的存在和力量。诚然,小学生在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时,其反应该是积极、活跃的,而激发学生对音乐主动进行感知、尝试、赏析的动力就来源于课堂环境的构建。设计巧妙的情境氛围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将情境和音乐合二为一,带领学生体味音乐世界中的知识和力量。

一、故事情境:引人入胜,初步感知

在教学中,利用故事来构建音乐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要表达的内容和歌曲的样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以通过有趣有味、百转千回的生动故事,带领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歌曲,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来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要明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度。像《三个和尚》《小红帽》这些歌曲,学生大都已经知道其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可以简略介绍故事,然后以故事为蓝本带领学生进行影视欣赏、游戏参与等活动。而对较陌生的歌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故事情境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音乐小屋》这首歌的时候,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与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宽学生的音乐认知视野,使学生能够以欢乐的心态和情绪唱好这首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故事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美丽而神奇的“音乐小屋”,让学生自己为“小屋”取名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引起学生关注的目的。教师首先应为故事情境的构建打好基础,在一开始上课时,通过课件制作,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动画地图,并告诉学生:“这里展示的是多姿多彩的动画城,如果我们能跟随线索找到音乐小屋,那么将会有很大的惊喜等着我们!”于是学生的注意力便被教师带动起来了,跟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寻找音乐小屋。但是要到达“音乐小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通过一道道关卡才可以来到动画城,在去往动画城的途中会碰上节奏的难题,要求学生掌握好节奏才可以通过。这时候教师进行示范,学生通过模仿掌握好节奏,这一关就算通过了。接着后面又出现了一座音乐阶梯,要求学生准确地唱好音阶,并跟着教师一起做柯尔文手势,把握好几个特殊音符的音准,才能够通过。来到“音乐小屋”门前,通过按响门铃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摸索这首歌的旋律,并引导学生唱准唱对。如果学生唱得感情不足,则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或者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和分辨哪一种歌唱方式更适合表现歌曲情感。最后小屋的门打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乐器的世界,有钢琴、小提琴、大鼓、长笛、单簧管等各种各样的乐器,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赏析让学生认识与学习各种乐器,并自由选择乐器模仿演奏,边表演边演唱,打开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新世界的大门,也让依本节情景构建的课堂更加完满,学生的审美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拔高了。教师通过这种自主设置故事情境、带领学生步步深入的方法,使得故事情境教学法贯穿课堂,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学习并不是跟唱、会唱歌那样简单,而是与课堂活动密切相关。这种故事情境的构建也大大增加了歌曲本身的魅力;带领学生用歌声和充分的表现力为歌曲增添色彩,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生活情境:点滴品味,内化素养

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应当是朴素可感的,这样才有助于小学生从音乐中品到真味。有的学生可能由于音乐学习的天赋一般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认为自己唱歌很难听,于是对音乐学习失去了兴趣,也不喜欢上音乐课;有的学生会认为音乐是那些唱歌唱得好听的人才能学会的,个人了解音乐的主动性不是很强。这些情况都说明不少学生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看得太过高深,认为音乐太过高雅而自身能力不足。

小学音乐课程是通俗大众化的课程,教师不必要求学生乐感有多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绝非精细到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会赏析音乐。音乐课恰恰是最为开放的环境,不论学生有多少音乐学习的经验,只要其能够主动品味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跟进课程学习、有所反思,那么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也就达成一大半了。面对小学生对音乐的“惧怕”、对“音乐是绝对高雅的艺术”的误解,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明晰当前的教学内容及现状,合理分析教材,让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感知音乐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例如,在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的时候,歌曲的主题是溪水这种小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物,所以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学生更容易与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小溪流水的音频,带学生进入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学生当然很容易猜到答案,继而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感受中欣赏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小溪流和溪流边的美丽风景,并引导学生不断回想生活中在小溪边嬉戏玩耍的愉悦经历,回味其美感,引起共鸣。紧接着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的情绪,通过构建图形谱、画旋律线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歌曲的美感与乐感。然后出示歌曲的两条旋律:一条旋律欢快跳跃,好似蜿蜒曲折的小溪;另一条旋律优美抒情,好似平缓安静的小溪。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出示两条不同形态的小溪流的图片,对比两条不同的旋律,诠释出小溪的不同“性格”。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结合小溪流的属性来帮助学生解决歌曲学习的难点问题,使其渐入式地学习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这种回味和体验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变得愉悦起来,还深化了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品味,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生命的灵动可爱,这种情感的激发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为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游戏情境:充实有趣,实践巩固

游戏对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也占据了其除学习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而音乐游戏正是学生需要的,也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这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构建游戏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让教学环节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巨大潜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使其能更好地演唱歌曲,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与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春天举行音乐会》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明确歌曲中出现的主要自然物,歌曲把春雨、春风、春雷、春水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还把春笋比喻成小小指挥家。因为歌曲中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休止符,使歌曲节奏活泼、跳跃,旋律富有流动性,所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节奏并理清每个角色所发出的声音,教师可以将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四个角色按组分配给全班的学生,由教师担任春笋这一“指挥家”角色。将角色分配好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带有休止符节奏的旋律并加深对歌曲的印象,这首歌出现了许多的象声词,各组根据自己承担的角色自主地讨论出可以用身体哪些部位来模拟自己所扮演角色发出的“滴答滴答”“沙沙沙沙”“轰隆隆隆隆”“哗啦啦啦”等声音。游戏第一部分:教师承担春笋“指挥家”的角色,负责唱歌曲每一句的前半部分,学生通过身体模拟声音演唱后半部分。第二部分:教师可以放手由全班进行配合,如春雨组只负责演唱春雨发出的象声词,其余三组负责演唱歌曲的其他部分,以此类推,再换成春风、春雷、春水组分别演唱象声词,其他组再配合帮唱其他部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轻松愉悦的游戏方式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节奏、理解曲子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最后,大家齐唱“春天哟举行音乐会,春笋是个春笋是个指挥家”这一句歌词。这样的游戏設置让学生通过互动方式,既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又体现了各组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使歌曲演唱有声有色。学生在唱歌的时候领会春天音乐会的意象,达成了对其的审美认识。通过游戏,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巩固,体会到了“玩音乐”的乐趣。实践证明,游戏情境不仅充实了课堂、活跃了教学过程,而且使得学生能直接参与其中,在欢快悠扬的歌声中巩固已学内容,在多元化的演唱实践中懂得歌唱的多种方法,感受到歌曲的另一种美感,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应从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的构建等方面入手,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充实有趣的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中去,一步步带领学生品味音乐的无限魅力。在多元化的情境中,学生所体验到的不仅是音乐学习的趣味,还有音乐欣赏的层次性、广阔性,他们能够从音乐中品到美的存在、感受到美的力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外化为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萍.情境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99-200.

[2]张馨仁.在情境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培养情感——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设计[J].儿童音乐,2018(2):71-73.

[3]王梦怡.与美共舞 快乐相伴——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22):19.

[4]魏莹莹.用音乐游戏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游戏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1(7):104.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审美能力小学音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