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8-27 02:12孟庆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线术单纯性瘘管

孟庆超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肛肠医院 154002

高位单纯性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且只有一个管道的肛瘘,可引起括约肌损伤,导致排便失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演变成复杂性肛瘘,严重干扰患者日常生活[1]。临床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多采用手术方式,但因瘘管走行复杂,且病情反复发作导致的腔状管道,临床出现多种不同的手术方案,但关于何种术式的疗效最好尚存在争议[2]。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4.24±3.17)岁。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5.89±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CT确诊,拟行手术治疗者;②无肛瘘病史;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具体方法:将探针置入肛瘘外口,沿瘘管从内口穿出,切开内外口,剔除周围0.2cm左右黏膜和瘘管周围瘢痕组织。于探针下方系1条10号丝线和橡皮筋,用血管钳适度用力扎紧橡皮筋,使用丝线结扎橡皮筋,固定于肛周以维持对肛管直肠环适当张力。继续用探针探查,无其余分支瘘管后,使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创面,用无菌纱布在外部包扎固定。患者术后食用半流质饮食,控制排便2d,静脉滴注抗生素3d,次日进行高锰酸钾坐浴2次/d,每日进行伤口换药,术后5d若结扎处松弛,可收紧缝线让橡皮筋继续切割组织,至完全脱落。观察组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具体方法:行局麻后,首先切开内口,将切口向上延伸直至肠腔,再向下延伸直至肛缘,对瘘管上端至顶端使用中弯止血钳探查,并将手指伸入肠腔内作为引导,穿透肠壁造口,退出手指,套上4个专用的丝线再送入肠腔,止血钳在引出丝线后收拢两端,用适当力度打结固定,最后将乳胶管置于瘘管腔内,尾端暴露在肛门外,用于引流和冲洗,术后7d可拆除乳胶管,10~14d可拆除松弛的丝线。术后清洁换药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肛门功能及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4d,分别应用肛门功能评分表(Wexner)[3]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患者的肛门功能及疼痛程度,其中Wexner满分30分,得分越低,肛门功能越好;VAS满分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2)生活质量:术后1个月,应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5]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感功能、活力、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评估生活质量,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 结果

2.1 肛门功能及疼痛程度 术前,两组Wexner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对比,观察组Wexner和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肛门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 术后组间对比,观察组SF-36的8个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高位单纯性肛瘘形成是由于肛门的齿状线结构特殊,肛管内部的压力较高,极易造成肛腺、肛窦损伤,从而形成肛瘘[6]。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其基本原则是消除瘘管,引流通畅,并尽量减少对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形态及功能,故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减少瘢痕组织引起的肛管缺损。因此,临床致力于寻找治疗效果最好的手术方案。

本文结果显示,对比对照组,观察组Wexner、VAS评分较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高,表明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有助于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切开挂线术的主要原理是切开整个肛瘘通道,对感染灶进行引流,致其坏死脱落,让创面肉芽填充愈合。但对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瘘管穿越了整个肛直环肌肉组织,切开挂线术在切开瘘管时也将切开肛直环,从而影响肛门功能,并且对瘘管周围组织切割时创面较大,极易出现细菌感染,出现瘢痕过大的情况,延长愈合时间,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关闭不全的情况[7]。有研究显示,高位单纯性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肛管内齿线处承受压力高于外口及齿线上瘘管腔的压力,而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将肛瘘内口向上移出高压区,在瘘管顶端肠腔内人工造口,让瘘管的上下口处于同一压力,无需切开,从而保护肛直肠和肛门功能的完整性[8]。此外,丝线比橡皮筋细,与创面接触面积小,但同等切割力下压强较大,故具有紧箍作用,挂开速度快,有助于将分泌物、坏死体液等引流至肛门外敷料,最终使病变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分离。因此,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相较于切开挂线术具有保护肛门功能、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但由于本文纳入样本量较少,术后随访时间短,为验证结果的真实性,临床还需纳入大样本量研究。

综上所述,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有助于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

猜你喜欢
线术单纯性瘘管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128例临床研究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一次切开结合反挂线术治疗肛瘘68例临床分析
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60例患者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