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编排特点 提升学生复述能力

2020-08-31 14:58钱兆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支架习题文本

钱兆兰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既不是背诵课文,也不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而是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材料进行表达的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并依据学生的语言特点以及能力阶梯,把复述的要素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教材中。其中,低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支架完成复述,中年级要求学生从学习详细复述逐步过渡到简要复述,到了高年级则又提出了创造性复述课文的要求。那么,在统编本教材背景下,在阶梯性复述目标的引导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呢?

一、关注插图,鼓励表演,培养学生整体复述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在复述课文的时候,有了视觉的支撑才能唤醒他们完整的记忆,从而有效避免复述时遗漏现象的产生。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为例,课后习题中有这样的要求:“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图片中,小蝌蚪从只有尾巴没有腿到有尾巴和腿最后到变成青蛙,学生借助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图片把课文的顺序转换成图片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借助插图想一想课文是如何说的,最后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自己听,也讲给同学听,使复述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再如,在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提出了“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上学期学到的方法运用其中,让学生借助图片复述的方法得以巩固。在《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千人糕》这两篇课文中,教材相机提出了让学生借助插图复述课文的要求。而在《青蛙卖泥塘》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采取分角色演一演的形式来完成复述任务。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复述难度,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

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复述的起步阶段,培养他们从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能力非常重要;而借助插图把学生需要复述的内容有机地串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复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二、借助习题,依托支架,培养学生详细复述能力

统编本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为学生的复述提供了很多策略,搭建了适切的支架,这些支架有图片支架、表格支架、关键词支架、示意图支架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紧扣支架,让学生进行复述,以使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提升。

教材中的复述要求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就日趋增加了,如《大象的耳朵》一文中提出了“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蜘蛛开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的要求,《小毛虫》一文中鼓励学生“画出相关词句,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羿射九日》一文中提出让学生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复述课文等,都会为学生今后的复述课文奠定基础。又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要求学生“红头的旅行真实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还如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则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漏》一文中要求学生“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对复述的方法做了归纳与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托课后习题,借助复述支架,要求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以提升学生复述的层次性与复述语言的感染力。这种基于文本内容基础上的详细复述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知,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阶梯性复述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需要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复述,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详细复述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三、提炼主线,关注提纲,培养学生简要复述能力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要在文本语言品味与吸收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提炼,再以概括性复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教学,可以顺应学生复述心理认知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对复述过程的梳理。因此,在学生复述课文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文本表达的层面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脉络层次进行梳理,列出相关提纲,提炼出相关的语文要素,以降低学生复述的难度,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

如在四年级上册的《普罗米修斯》一文中要求學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西门豹治邺》一文中提出了“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等等。从这些复述要求来看,它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复述的终极目标,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切复述课文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复述难度,为学生探寻文本结构提供了指引。因此,教师要围绕这些提纲,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

由此可见,相较于详细复述而言,简要复述是概述,更是对详细复述的提升。教师要注重依托教材,对教材中的复述提纲予以特别的重视与关注,以帮助学生逐步由借助支架详细复述过渡到简要复述,以使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四、延展补白,放飞想象,培养创造性复述能力

到了高年级之后,教材对学生的复述要求就不再是简单的,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的空白处,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种复述属于对文本内容的二次挖掘与提升,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在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一文的课后习题中指出:“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从这个习题要求来看,它为学生的想象补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想象,同时进行合理的补白,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版的《牛郎织女》。当然,学生的想象与补白也不应局限于课后习题中提出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自由想象,大胆补白,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而精彩。再如,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中提出了“用自己的话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的要求。在这篇课文的复述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创造性复述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鼓励学生在复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自由发挥,尽情复述。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由此可见,创造性复述是高年级复述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复述,让每位学生从中享受到复述课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中,各个年级、各本教材都对学生的复述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细化目标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在复述方面的要求,并能够采取适切的方法引导学生复述。这样教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可以深化学生的复述体验,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支架习题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